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勇 《现代审计》2011,(6):65-66
近年来,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在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范围后有了较快发展。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方面逐渐形成体系.审计业务软件开发应用有了较快发展。但在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将影响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邢琦 《企业导报》2014,(10):140-140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快速发展,传统审计方式早已不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进程。无论是审计环境、审计内容、还是审计技术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为了迎合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加强地方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力度和规范度,国家审计署确立"金审工程",相继下发了三个意见指导各级审计机关开展审计信息化建设。在各级审计机关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同时,由于受到地域、资源、人才等因素的制约,基层审计机关在其建设中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及时妥当的解决,必定会影响审计信息化建设整体的速度和质量,阻碍审计信息化的平稳推进。  相似文献   

3.
审计信息化是审计技术创新的最重要方面。加快审计化信息建设,是各级审计机关特别是基层审计机关顺应国家电子政务发展趋势,提高审计水平,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随着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不少基层审计机关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基层审计机关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县级审计机关作为最基层的国家审计机关自成立以来,在当地党委、政府及上级审计机关的双重领导下,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不断拓宽审计领域,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维护财经法纪、加强廉政建设、促进依法行政、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及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县级审计机关面临的审计环境、审计对象等发生了重大变化,县级审计的发展问题引起了审计署及省审计厅的高度关注。为此,省审计厅连续多年将县级审计发展趋势列为科研重点,着力推进县级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现仅就县级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王杨 《现代审计》2013,(3):75-76
一、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些市、县两级审计机关审计在上级审计机关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审计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加强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审计信息化建设越发重要.对基层审计机关来讲.信息化建设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审计质量是审计机关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提高审计质量不仅是审计机关自身的内在需求,也是全社会和各级人大、政府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审计质量的高低体现出审计机关和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随着审计机关审计信息化建设和AO系统的运用,审计质量在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但目前部分审计项目质量低下的问题依然存在。究其原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8.
当前,作为我国电子政务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已经越来越成为各级审计机关必须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县级审计机关应如何应对,已成为当务之急。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县级审计机关审计信息化建设应冷静思考、沉着应对、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9.
不断提高审计信息化建设水平,全面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监督能力,为审计事业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省审计机关必须大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深化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推进审计信息化建  相似文献   

10.
《审计与理财》2005,(9):4-4
为了推动和加快全省的审计信息化建设,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条件下审计机关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需要.江西省审计厅制定了《江西省2004至2007年审计信息化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1.
《审计与理财》2005,(8):4-4
为适应全省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江西省审计厅于2004年成立信息中心。江西省审计厅信息中心履行协调指导全省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和直接承担厅机关信息化建设的职能.是江西省审计厅负责审计信息化工作的专门机构,对全省审计机关和厅机关的信息化事项实行归口管理。主要职责是:  相似文献   

12.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为了使审计工作适应信息化环境下新形势的需要,开展计算机审计,是审计机关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发挥审计免疫功能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趋势。《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以数字化为基础,创新计算机审计的形式和内容,总结推广数字化审计模式,探索形成适应信息化环境的审计方式。"近年来,各地审计机关都加大了对信息化建  相似文献   

13.
孙焕军 《山东审计》2002,(11):43-43
目前,许多审计机关审计信息化建设正在加速发展,给审计工作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不可否认,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且带有一定普遍性,理应引起审计人员的关注以期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一、审计信息化建设找不着重心。中国加入WTO促进了审计工作的国际化和现代化,但审计机关面对如何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管理,审计信息化从哪里起步,其支点在哪儿等一系问题却束手无策,感到茫然。迫于形势,不少审计机关勒紧腰带纷纷引进辅助审计软件或大搞网络建设,结果大多软件束之高阁,网络则成了空中楼阁。笔者曾对审计署推广的软件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的不断应用和“科技强审”“审计全覆盖”的政策驱动背景,探讨信息技术和国家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信息化环境提高给国家审计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而国家审计机关选择加大信息化投入,开展信息化建设、组织审计人员参加信息技术培训的应对策略,能显著改善社会信息化环境对审计质量带来的冲击,提高国家审计质量。当前信息技术已进入大数据时代,研究结论对国家审计机关持续开展信息化建设和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供启示;审计人员更应该提高信息化审计分析技能,提升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使得信息技术更好地为国家审计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5.
《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自2004年年底在全国审计系统推行以来,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县级审计机关为推动审计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推进AO审计,制定了多项政策措施,在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动计算机审计的全面应用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现结合近年来的审计工作实际,就县级审计机关利用AO系统进行现场审计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在一些地方基层审计机关,特别是县级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缓慢,存在许多阻碍信息化建设的因素,为此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相似文献   

17.
《审计月刊》2004,(7):1-1
前几年,有一种说法:不懂计算机审计,就会失去未来的审计权。这种预言,现在似乎已经成为现实。是主动迎战也好,是形势所逼也好,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利用计算机审计的热潮涌动。 2001年,湖北省审计厅从审计工作的现实和发展战略出发,在《关于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了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措施。老河口市审计局用了几年时间,实现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完成了计算机审计的一步步跨越,如今实行联网审计,占据了审计信息技术的制高点,掌握了计算机审计的主动权。(见本期《跨进联网审计时代》) 老河口市一个县级市局,条件、基础、人才与很多审计机关相比并无明显优势。但老河口市审计  相似文献   

18.
白俊生 《河北审计》2002,(12):22-22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迅速崛起,信息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最主要的驱动力。如何在书写电子化,信息传递数据化,支付手段现代化,财务审计电算化的今天充分运用计算机审计手段,改善审计工作条件,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已成为各级审计机关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为此,各级领导必须充分认识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抓住当前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机遇,为尽快实现审计方式及手段的电子化、网络化和审计办公的现代化而努力。一、审计信息化建设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一是新经济的发展,为推进审计信…  相似文献   

19.
一、审计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审计机关作为各级政府的组成部门,其审计信息化建设,即金审工程被列为国家治理所规划的12金工程总体架构。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特别是自金审一、二期工程实施以来,按照国家治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总体规划,初步建立了五大应用系统和信息化相关设施,为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是建成了以审计管理系统(OA系统)为基础的审计业务管理和网上办公应用平台,作为审计机关领导决策、公文流转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城市化,以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等已成为热门话题。去年审计署在南京召开了计算机开发应用成果展示会,李金华审计长提出:要提高审计工作的科技含量,要把信息化建设,把计算机的推广应用,看成是我们提高审计效率,改善审计手段,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成本,加强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审计机关的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个方法、手段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审计事业发展的问题,要提高审计效率、改善审计手段,对审计对象的财务信息系统、电子数据系统实施有效监督,改变审计手工作业的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