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农业产业化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离不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基础,但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存在着生产分散、规模偏小等问题,解决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和分散生产与规模经营矛盾的途径之一,就是实施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提出的“两个飞跃”思想,即从废除人民公社飞跃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飞跃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发展社会化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揭示了我国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阐述了我国未来农业的战略构想,指明了发展集体经济是中国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孙世芳 《经济论坛》1996,(12):10-12
对农业产业化几个问题的认识孙世芳农业产业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大变革。如果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侧重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农业产业化则是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进步,是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的大发展。它的出现和发展不...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农业产业化在各地方兴未艾,许多地区把它看作是发展市场农业的基本途径,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振兴农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本文结合冀东农业发展的实践,对当前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几个基本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龙头企业建设——坚持生产力标准原则农业产业化是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的又一伟大创举。与家庭联产承包不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既要注重现实…  相似文献   

5.
艾德文 《经济论坛》1996,(19):20-22
重塑新型的中国农业合作社势在必行□艾德文一、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中遇到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中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广大农民的一大创造,体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使按劳分配原则得以有效的贯彻,曾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推动我国农业登上了...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在我国农村,一种新型的经营机制应运而生,这就是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一、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产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开始推行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为农村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后来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矛盾:一是农业的分散经营与市场经济的矛盾;二是农业社会效益高与农民收益低的矛盾;三是农户经营规模狭小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矛盾。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矛盾,在深化农村改革的过程中,各地政府和当地农民进行了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就此应运而生并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国农村第一步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反思,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不完全公有制,不完全按劳分配的新型合作经济形式;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是农业合作制建立的基础。实行家庭经营与发展农业合作,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  相似文献   

8.
孟繁增 《经济论坛》1995,(24):13-1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再造农业发展优势,走产业化的路子,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一、农业产业化源于群众的实践 河间的农业、农村和农民从1980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从目前看也遇到不少的问题。诸如农民的商品意识差,经营方式封闭,进入市场难;生产选择盲目,家庭经营分散,占领市场难;农业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投入严重不足,生产条件恶化,失去发展后劲;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内在  相似文献   

9.
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实行了三十几年,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中国社会的农业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随着我国现代农业化的带来,特别是十八大中明确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现代农业的用地需求急剧攀升。一方面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的零散化,另一方面是现代农业发展急需的规模土地,两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集中。本文从目前农业现代化的视角出发,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之间存在的矛盾,并对这些矛盾产生的原因及较为成功的解决模式作出一个总结。在最后,针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解决之路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当前问题和政策抉择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林毅夫一、当前农业问题我国经济改革开始于70年代后期的耕作制度变革,1978-1984年,我国农村从生产队制度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转变带来了粮食和其它农产品产量惊人的增长,这一改革的成功推动了农村...  相似文献   

11.
从路径依赖和体制锁定看家庭联产承包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宪明  郝赪  王建红 《经济论坛》2004,(21):112-11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农村现有制度的核心制度。我国学者林毅夫曾运用生产函数对此进行估计,认为在1978-1984年农业总产值以不变价格计算增加了42.23%,其中有46.89%是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带来的贡献。1985年以后制度效率就开始下降,以成本收益为例,1985年为70.8%。1990年为60.5%。1996年为56.1%。曾几何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成了制约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路径绩效具有时间性。诚如诺斯  相似文献   

12.
代耕代营:农地经营制度创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小亮 《经济问题》1994,(12):12-15
代耕代营:农地经营制度创新探索周小亮一、问题的提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生产队经营方式,给中国农村经济注入了空前未有的活力,使农村经济出现了超常规发展。但近几年来,农村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新...  相似文献   

13.
罗雷 《财经科学》2000,(6):103-10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生产关系的一项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进入八十年代后期农业发展停滞不前,尤其是当今建立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诸多的矛盾和问题,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状况和农民状况始终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即这一问题解决不好,势必将严重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陈晓军  黄橙 《经济师》1998,(1):51-52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构建农村经济新秩序●陈晓军黄橙邱峰进入80年代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引发了我国农村的一场产业革命,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农民收入普遍提高,开始由温饱向小康过渡。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农村经济体...  相似文献   

15.
李月 《经济视角》2003,(6):57-60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自1980年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农业的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由于家庭经营规模小,交易环节受损相当严重。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农户家庭经营交易受损的深层根源,并对农民的合作需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以“人民公社”为形式的农业生产组织,但由于其低效及产生的大量问题难以维持下去,当时的现实迫切要求对农业生产组织进行适当的创新,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我国农业生产组织一次成功的诱致性、自发性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产业化经营不可忽视的几个问题唐金玉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大发展之后的第三次农业发展浪潮,是农业全面走向市场的必然选择,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趋势。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农业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9.
政府如何推动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鹏鹏 《当代经济》2002,(10):43-43
农业产业化是在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之后,发生在我国农村的又一伟大创举。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形成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机制。由于农业是一种先天不足的弱势产业,同时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从  相似文献   

20.
家庭经营与农业现代化曾福生,李明贤农村实行改革以来,我国农业经营形式变成了家庭经营,农业家庭经营的性质如何,它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农业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或者说在农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如何实现农业社会化,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此作一些探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