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随着打假工作的不断深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活动也在不断变换花样。从形式上看,方法在改变,地点在转移、伪装更巧妙;从本质上看,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始终没有停止。因此,打假工作必须常抓不懈。 商品的多样化和产品更新换代的高频率,决定了假冒伪劣产品存在的广泛性。假冒伪劣产品是隐藏在其他商品中的“特殊商品”,作为一个消费者,仅靠眼看、嘴尝、耳听、鼻闻、手  相似文献   

2.
随着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假冒伪劣磁盘磁带也大量上市,而打假工作中至今还未涉及对磁盘磁带的打假。本文提出有关问题,以引起有关部门和使用者的重视,彻底制止这些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 一、假冒伪劣磁盘磁带大量充斥市场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的重要讲话精神,配合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的以从源头"查假冒伪劣,保生活安全","查热销商品,保假日经济"为主题的"百日打假联合行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所属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于2001年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热销名优商品源头打假交流会"。  相似文献   

4.
全国“打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打假”面临的形势仍很严峻,任务仍然繁重,有些地区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危及人身健康安全的重大恶性事故屡有发生;有暴力抗拒执法的恶性案件有增无减,且规模越来越大;假冒伪劣商品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蔓延,假冒伪劣商品从生活用品到工业用品无所没有;假冒伪劣商品造成国家  相似文献   

5.
假冒伪劣商品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健康的发展,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败坏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但如何打假、消灭假冒伪劣商品?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纷,莫衷一是。开展产品质量月,进行“质量万里行”,对假冒伪劣商品进行“曝光”,开展全国性的“打假”,对提高全民的质量意识,净化商品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开展的“打假”活动从面上来讲,仅仅局  相似文献   

6.
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是多年来存在于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大顽症。如何加强打假工作的有效性,以强有力地遏制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为打假的重要话题。笔者认为提高打假有效性途径有三。  相似文献   

7.
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不仅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危害,而且也强烈地冲击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妨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势必如同过街之鼠,要人人喊打。从工商部门的打假案件看,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又呈现出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九龙坡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市打假办的统一指挥下,从2000年10月至2001年9月底,共依法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案件269起,查获假冒伪劣商品货值总额626.2万元,捣毁制假售假黑窝点27个,罚没款总额297.27万元,有力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秩序,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我们的工作作法是:一、加强领导,落实打假工作领导责任制为了加强对打假联合行动的领导和协调,我区成立了有16个区级部门参加的“九龙坡区打假联合行动领导小组”,并将区打假办设在…  相似文献   

9.
自国务院发出开展全国打假联合行动的号令以来,全市各区县(自治县、市)局,按照市政府和打假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开展联合打假斗争,不少地方雷厉风行,围绕国务院和市政府确定的重点产品,已经端掉了一批制假售假窝点,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可谓初战告捷,社会反响良好。截至11月17日,全市查获假冒伪劣商品标值近3000万元。其中,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2500人次,查获假冒伪劣商品标值885.78万元,立案查办制假售假案件20余起,捣毁制假售假窝点5个。从目前情况看,开展这项活动…  相似文献   

10.
从11月20日起,全国质检系统将再掀打假高潮。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质检系统作出百日打假联合行动工作部署:从今年11月至明年2月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查假冒伪劣,保生活安全”、“查热销商品,保假日经济”为主题的“双查双保”百日打假联合行动。 据悉,此次百日打假联合行动,将紧紧围绕与老百姓生命健康和安全消费密切相关的食品等重要产品。围绕“元  相似文献   

11.
假冒伪劣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级打假机构虽历经千辛万苦,但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并未被彻底扼制甚至在一些地方仍泛滥成灾。本文试图从人们的心理定势上分析几种阻碍打假深入发展的认识误区,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开展“打假” 活动莫忘农村“阵地”国务院发出关于《严厉打击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的通知后,全国各大中城市纷纷开展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活动,一批非法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商品的不法分子被依法查处;大批假冒伪劣商品被曝光;有力地保护了名、优产品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广东各级政府日益重视并加大力度,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省政府两次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听取“打假”汇报并要求全省深入开展“打假”工作,各级领导亲自动员并作具体部署。省人大也组织了对重点地区“打假”执法情况的大检查,促进了工作的开展。二是在流通领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清查整顿工作。全省组织了10万多户商业企业开展自查自纠“清柜台”活动,主动建立抵御假冒伪劣商品的机制,开展“不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商店”、“放心店”、“信誉好商店’:等活动。整顿各类市场共7302个(次),取缔了一批问题严重的市场。三是加大了对重点地区的“打假”整顿力度。省里组织7  相似文献   

14.
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和打假是一对矛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不断出现新问题、新情况,打假的难度将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面对新的打假形势,单纯依靠政府执法部门打假,其打击的力度、广度、深度都是有限的。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是一场整体的、持久的人民战争,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调动全民打假的积极性,使假冒伪劣产品真正成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笔者认为,政府部门在加大打假力度的同时,要加大社会力量遏制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首先,新闻媒体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重大事件要加大追踪报道力度和曝光力度,在舆论上、道德上对制假售假分子进行穷追猛打;开辟假冒伪劣产品曝光栏,定期公布制假售假者的名单,让制假售假者的丑恶行径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一些产品制假出现西移的发展趋势;认识上的误区往往是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的思想根源;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打假扶优工作是我们完成各项任务的根本保证;打击制假售假应该让法律制度约束与思想道德规范相互配合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1992年,国务院《关于严厉打击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的通知》发布后,集中"打假"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当时设想,各有关部门上下联动,协同作战,采用法律的、经济的、舆论的、行政的多种手段,在较短时间内,把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活动蔓延的势头遏制下去;然而,"打假"的难度比想象的要大得多,"打假"遭遇到了各种势力的抗争,制假售假的行为受到了盘根错节的保护。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现象有其深刻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背景,"打假"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当前,我国出现的"打假"难,涉及的深层次问题比  相似文献   

17.
提起假冒伪劣商品,人们痛恨万分。几年来的打假活动,震慑了一些不法分子,使他们闻风丧胆。然而正因为打假的强大声势,使造假者更加隐蔽,打假的难度增加。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者采用“游击”战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白天休息,夜晚生产对付打假者。从临沂市技术监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以及“质量万里行”活动的开展,全国各地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高潮迭起,虽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但制假售假的歪风还远远没有刹住,在某些地方和产品领域甚至仍有蔓延的势趋,这里面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笔者仅就几年来的“打假”经验,从一个侧面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打击制假售假行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赋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重要行政职能。打假,这是多年的话题,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如何有效行使打假职能,如何从根本上杜绝假冒伪劣的泛滥,多年的实践表明,只有从源头抓起,严格把好出厂关是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的关键所在。一、任何假冒伪劣产品,都有生产源头,抓源头管理,把好出厂关,可以将假冒伪劣产品解决在生产领域。任何商品,在进入流通领域之前,都离不开加工、生产和运输等过程,而加工、生产阶段就是决定商品质量优劣的过程。在加工生产领域,生产者的主观意识、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设备水平等多种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商品的内在质量,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者的主观意识,实践证明,大多数制假现象都是生产者的故意行为,这与流通领域非故意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只有在产品投入生产加工之前,首先解决生产者的思想意识问题,使生产者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生产加工假冒伪劣商品是违法犯罪行为,是为追求高额利润不惜铤而走险的冒险行为,最终势必害人害己,从而主动放弃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主观愿望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制假行为。至于生产者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设备水平等各种因素,虽然也会影响产品的内在...  相似文献   

20.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深入开展打击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意见的通知》精神,切实加大打击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的力度,进一步推动全国“打假”工作,1996年5月9日,国家经贸委、国家工商局、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在北京召开了第八次“打假”工作协调会。会上,国家工商局、国家技术监督局、卫生部、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