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全球低碳经济浪潮引发了世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能源产业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对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北京城市采暖供热模式的研究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琳 《消费导刊》2010,(4):96-96
本文根据北京市的能源现状和能源政策,从热效率、投资和运行费用等角度,通过对四种典型供热方式的比较,并以保护环境为基本出发点,对北京的供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能源等,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任务,根本上从经济形态的高度为“低碳经济”的推行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声音     
《品牌》2010,(9):5-5
<正>实现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的实质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变能源使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建低碳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山西将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积极推进能源经济绿色化和高碳经济低碳化。  相似文献   

5.
物流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物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凸显出一些问题,其中能源消耗是重大的问题,物流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能源,这对于我国健康持续发展非常不利。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加强物流发展和能源消费之间关系的分析,发展先进的物流方式,减少物流业的能源消耗,从而缓解我国的能源紧张问题。  相似文献   

6.
《化工科技市场》2009,32(3):40-40
长期以来,我国化学工业的单位GDP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出许多,高耗能产业发展较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缓慢,能源消耗不断增加,增长中的能源供给跟不上更快增长的能源消费,供求矛盾压力很大。  相似文献   

7.
中国能源战略的最终目标,是以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燃料。为此,本世纪头20年的中国能源战略,应着眼于长远目标实现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的“转型”。实现这种转型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4年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鼓励发展风能、太阳能,开工一批水电、核电项目;发展清洁生产、绿色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长期以来,能源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能源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转变发展方式是一场深刻变革。蔚县大力实施“文化立县、旅游活县、工业强县、特色兴县”四大战略,大力发展能源产业、旅游产业、特色农业、现代物流四大产业,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以转变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以来,经过积极探索,中非之间建立起卓有成效的能源外交模式,双方大多遵循自上而下的合作路径,逐渐形成四种各具特色的能源外交合作方式。随着国际能源格局深刻变革,21世纪中非能源外交面临巨大挑战,国际能源消费中心和生产中心的转移已然对中非能源外交的战略、方式造成巨大挑战。中国应积极应对变革,探索适合中国的大国外交之路。  相似文献   

11.
《化工科技市场》2003,26(12):32-32
日前,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能源战略和改革国际研讨会预备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刘世锦将中国未来20年内能源发展的战略概括为:节能优先、清洁环保、供应安全、市场推动。按照目前的能源消耗方式预测,中国在2020年需要消耗煤炭28亿t,原油6亿t,能源消费比2000年增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7%。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和69%,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随着煤炭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煤炭用途的扩展,煤炭的战略地位愈显重要。为此,我们就2007年煤炭工业发展的趋势,采访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第一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濮洪九。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纪实频道播放的一个纪录片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它讲述的是,丹麦一个小镇遭遇世界石油危机后,促使—直以石油为能源的小镇居民投票决定可再生能源发展,小镇居民遂以集资、入股等方式加入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中。他们利用海风、海潮发电,家家户户在屋顶、院内安装太阳能,建立了秸秆发电厂将以前视为废物的秸秆转换为电能,炉灰用作肥料。几年以后,小镇不仅解决了家中的供电、供暧问题,多余电力还向外输送,赢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一、过去20年中国能源发展成就 过去的20年,中国在能源领域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十三五”能源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对科学编制能源战略规划、促进能源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十三五”能源规划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改革创新,科学谋划“十三五”能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四阶段博弈模型,比较分析了新能源价格补贴三种不同分摊方式下最优价格与社会福利差异。结果表明:价格方面,市场规模较低时,消费方分摊方式的补贴价格最高,传统能源企业分摊方式最低。社会福利方面,电力市场规模、新能源企业成本系数与污染物损害程度越大,传统能源企业分摊方式下的社会福利越大。因此,未来我国新能源价格补贴应由消费者分摊方式逐步向传统能源企业分摊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7.
“低碳经济”是人类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创建清洁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意味着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能源利用技术的创新,同时也意味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人类社会解决当前全球气候恶化与能源短缺问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各个国家都在为争取开发新能源来拉动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方式而努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节能技术、节能产品和服务已经成为各国能源战略的重点。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于2011年末发起了"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倡议,提出全球在2030年实现三大目标:人人享有现代能源服务、能源效率在全球范围内提高一倍、全球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翻番,并将2012年定为"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国际年。2012年8月20日,商务部发布关于对美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部分扶  相似文献   

19.
周大地,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作为中国最著名的能源专家之一,周大地长期从事能源经济、能源政策和能源系统分析研究,在中国能源进口政策、能源价格改革、能源结构优质化、能源效率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对可持续能源发展、全球气候变化等课题的研究,在国内外能源研究界享有盛誉。  相似文献   

20.
《化工科技市场》2005,28(7):50-50
日前,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周凤起透露,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和财政部正在研究有关征收能源税的政策,相关政策将择机出台。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也表示,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各种能源税,亦已经上报到上级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