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个人、团体或者部门倾向于保护其势力范围,并通过晕构周边环境来实现控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当我们打开历史的大门,从二十一世纪回到金戈铁马的汉唐时代,会发现“削藩”早已经被帝王们运用得纯熟而富于艺术。历史上最有名的“削藩”案例则出自汉朝、唐朝、明朝和清朝。在古中国时代,夏商周朝基本上属于联盟组织,类似于现在的代理商制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建立了秦国集团,下设事业部、分公司以及办事处(郡县制)。只有集团有法人资格,其他机构则没有,财权、人权全部收归到总公司,实现了高度集权化,这是当时  相似文献   

3.
4.
施工索赔在实际操作中充满悬念和魅力,常常是喜忧愁参半,挑战和机会并存,因此要搞好施工索赔,在严格按索赔的规定和程序办理外,还必须讲究策略和技巧.  相似文献   

5.
柳已青 《环境经济》2011,(10):67-68
《中老胡同三十二号:老北大宿舍纪事(1946-1952)》是一本钩沉历史记忆之书,以中老胡同三十二号为经,以北大教授的家事国事为纬,交织出一幅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记忆图景。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更多的施工单位投入到铁路建设中来.为了争取中标,采用一定的报价技巧与策略是必不可少的.投标人为了使自己的报价更有竞争力,经常采用低价中标的策略,然后在合同实施过程中通过二次经营来获取较大利益.当投标人的总报价水平确定后,经常采用"不平衡报价"的方法来调整单价,最终在工程结算时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以下内容将对投标报价和不平衡报价做一下简单的经验与体会.  相似文献   

7.
王晓文 《经济地理》2003,23(5):699-703
在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中,植根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福建商业经济一直不断加强着与海内外的联系。宋元以后随着人口和经济的繁荣,福建的对外贸易更是发展迅猛,随之出现了大量的海商乃至海商集团,成为海洋商业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近代以后,由于国内外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福建海商逐渐步入衰弱,但其海洋人文影响却至今犹存。  相似文献   

8.
赵灵敏 《商周刊》2013,(21):46-47
近期的韩国政坛,有两宗和前任领导人相关的贪腐案件正闹得纷纷扰扰。  相似文献   

9.
冯丽 《大陆桥视野》2014,(16):28-2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越来越成熟,建筑工程招投标市场竞争也随之变得越来越激烈。如何正确运用工程投标报价策略,使其在竞标中获胜,已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必须研究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所谓投标报价是指建筑施工企业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企业自身的状况,运用不同的报价技巧,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中标率.  相似文献   

12.
工程建设投标报价策略与技巧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投标报价阶段,投标人投标报价策略和投标报价技巧的研究,对投标人在确定投标报价策略应考虑的因素及应采用的策略,以及在投标报价中所使用的技巧提出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建设工程的投标策略、投标报价、技巧运用,开标后的投标策略和投标报价技巧运用作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从建设工程的投标策略、投标报价、技巧运用,开标后的投标策略和投标报价技巧运用作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5.
唐代以后,随着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抚州成为北方人南迁的重要定居区域,尤其是唐末五代,地方割据势力兴起,危全讽入主抚州数十年,采取保境安民,劝课农桑,招徕商旅的政策,使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呈现出“既完且富”的局部繁荣景象,吸引了大批中原人士竞相投奔。两宋时期,经过进一步开发,已经是“盱江南北,田园如绣,树如烟云,鲜有旷土。”这个时候抚州人口有多少?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经验,重点探讨了建筑工程的投标策略和报价技巧,希望对同行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介绍文学史上的曹操和历史上的曹操的区别,借这一话题,明确提出了读文学书和读史学书应持的态度,即坚持“读史求实,读文求味;文史有别,不应混同”的读书态度和原则。目的不仅是探讨当代大学生如何读书和掌握知识的问题,而且还涉及到培养当代大学生如何求真、务实的学风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在近代中国乡村借贷体系中,私人借贷、店铺借贷、典当借贷以及钱会借贷等传统借贷形态一直占居统治地位。其中,除了钱会借贷为互助借贷以外,其他三类借贷主要属于高利贷,而私人、店铺借贷又是传统高利贷的核心。高利贷新中国成立之前,高利贷在农民借贷中一直扮演着霸主角色。如何评价高利贷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以往无  相似文献   

19.
《商周刊》2013,(24):74-77
变法和改革能不能成功,关键就是能不能给全社会带来收益。能不能使所有的社会成员从中受益。要使所有社会成员从一项改革中或变法中受益,变法必须能够增加社会总产出,增加社会总财富,而为了增加社会总财富,在资源总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变法必须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这一逻辑是我们理解历史上变法成功与失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