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正>刚刚孵化出来的鱼苗,生命力非常脆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差;因此,做好鱼苗放养前后的管理工作,使鱼苗在弱势阶段生活在一个条件较为适宜的水体环境中,是提高  相似文献   

2.
<正> 水花鱼苗的培育俗称“发花”,这是养鱼生产的第一道重要环节。水花鱼苗身子细小幼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稍有不慎,会造成大批死亡。生产上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正>水花鱼苗的培育俗称“发花”,这是养鱼生产的第一道重要环节。水花鱼苗身子细小娇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稍有不慎,会造成大批死亡。生产操作上要做好以下六条: 1、清淤消毒用于发花的池塘,在放苗前半月左右  相似文献   

4.
<正> 鱼苗培育是指鱼苗、鱼种饲养的第一阶段,即从孵化后出环的鱼苗饲养到夏花鱼种。鱼苗培育在养鱼生产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因为鱼苗身体微小,细若针芒,活动力弱,摄食能力低,对饵料的选择要求高,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及避敌害生物袭击的能力差。因此,必须在良好的池塘环境条件下精心培育,才能获得较高的成活率。一般在鱼苗培育过程中的生产指标,要求成活率达到80%以上;其规格要求在3厘米左右,而且群体整齐、健壮、无病伤。 一、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与鱼苗的生长快慢和成活率高低有密切关系,一般应根据鱼苗的体质、种类、水质肥度、人工饵料的多少、注水排水条件、培育技术和计划培育夏花鱼种的规格要求等灵活掌握。放养密度过大,鱼苗生长慢,成活率低;密度过小,虽然鱼苗生长快,成活率高,但浪费水面。合理的放养密度应掌握以下原则:①  相似文献   

5.
<正>鱼苗培育阶段,决定鱼苗的成活率、鱼种培育的质量乃至后期成鱼养殖的速度和产量,做好鱼苗下塘工作,应做好以下“十要点”:  相似文献   

6.
<正> 鱼苗、鱼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是生命周期中死亡率较高的阶段。所以,放养前做好清整池塘、培育水质等改良环境条件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创造最适合苗种生活的场所,是提高成活率和生长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一、鱼苗池的要求 (一)池形整齐,面积适中,水深适度:鱼苗池的形状,最好是东西走向,长方形,面积1—3亩,池深1—1.5米为宜。这样的鱼池光照充足,易调节水质肥度,便于饲养管理和拉网操作。面积过大,水过深,则水质不易培肥,饲养管理不便,风浪对幼小鱼  相似文献   

7.
<正>草鱼鱼苗在培育过程中的成活率较其他鱼类低,在许多地区只有30%左右甚至更低。原因是:草鱼鱼苗刚刚孵化出来,生命力非常脆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另一方面,鱼苗下塘后的天然饵料调节,在时间  相似文献   

8.
<正>鱼苗的培育是指鱼苗经过15-20天的饲养,长成3厘米左右的夏花鱼种,饲养鱼苗要细致和小心,这是因为鱼苗小,游动能力弱,取食能力低,对外界环境和敌害生物袭击的抵抗力差,新陈代谢水平高等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山区池塘大多数都以老塘、山塘居多;排灌方便、标准化成片的池塘毕竟较少。普遍存在“浅、小、漏、瘦”制约因素,因此,做好池塘改造,科学进行消毒,是改善池塘养殖水体环境,杀灭病原体,减少病害发生,提高鱼苗成活率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 鱼苗下塘的好坏,对鱼苗生长发育十分重要,鱼塘放苗应该要做到以下十点。 一是冬春下塘。常言道:冬放鱼苗长三分。由于冬季到初春时节,鱼苗壮,鳞片紧,适应力强,加之水温低,损伤小,此时下塘能较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是放苗的黄金时期,不但成活率是一年四季中最高的,还极有利于  相似文献   

11.
<正>鱼苗指卵黄囊基本消失,鳔充气,能平游和主动摄食的仔鱼,又称水花、鱼花、海花。鱼苗因受亲鱼、鱼卵质量和孵化过程中环境条件、管理措施的影响,体制有强有弱,这对鱼苗的生长和成活率带来很大的影响。人工繁  相似文献   

12.
<正> 在鱼苗培育过程中,做好肥水下塘和精心投喂两项工作至关重要。现介绍一种豆浆与粪肥混合培育鱼苗方法,以供参考。 一、施足基肥。在清塘消毒后,鱼苗下塘前5—8天,必须施足基肥,以培育池塘中的轮虫,使鱼苗下塘后有充足可口的饵料,一般按每亩施经发酵的粪肥250—350kg。 二、制作豆浆。将黄豆用水浸泡到豆瓣之间的凹隙胀平,浸泡时间过长过短都会影响出浆率。水温18℃时,浸泡10—12小时;水温25℃—30℃时,浸泡6—7小时。磨浆时,水和黄豆一次均匀加入,不能磨成豆浆之后加水,否则会沉淀。2.5—3kg黄豆可磨成50kg豆浆。磨好的豆浆应及时投喂,否则会沉淀。 三、豆浆投喂。鱼苗下塘后5天内,主要以轮虫为食。下塘3小时就应泼洒豆浆。投喂时注意以下四点:(1)投喂方法:每天上午、中  相似文献   

13.
<正>春天是鱼苗培育的季节。有些养鱼户的水花鱼苗培育成活率较低,有的甚至全军覆灭,究其原因主要有:1、鱼苗培育池的条件太差。调查中我们发现,大约有一半以上的鱼苗池条件很差或  相似文献   

14.
<正> (四)豆浆培育法:豆浆培育法系江浙一带的传统饲养法。是用黄豆或豆饼磨成豆浆作鱼苗的饲料。泼洒的豆浆,一部分被鱼苗吞食,一部分成为培养浮游生物的肥料。从利用率来看,鱼苗直接摄食的越多越好,因此,务必注意制浆和投喂方法。 1、浸泡黄豆要适度:黄豆泡至两瓣缝隙涨满,轻捏散瓣为度,切不可泡至发芽。在24℃—30%范围内,一般泡6—7小时即可。各种饼类应先粉碎,再泡至发粘。浸泡适度,出浆多,质量好,浆白而厚,在水中悬浮时间长,鱼苗摄食机会多,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15.
<正>鱼苗下塘是鱼苗培育提高成活率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鱼苗由于身体纤弱,对天气、水温、水质、敌害清除及放养时的操作等要求严格,养鱼者稍微疏忽,轻则造成鱼苗不同程  相似文献   

16.
<正> 鱼苗鱼种,特别是大规格鱼种,在运输上往往需要鱼苗专用运输车运输,才能有效保证成活率。由于鱼苗专用车费用高,特别是边远落后山区又无此设备,单个用户需鱼种量小、分散,鱼苗气袋难以买到,鱼苗鱼种运输成为农民急需解决的问题。现介绍一种采用农膜运输鱼苗鱼种简单易行方法,成本低,供养鱼户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鱼苗因个体小、游动能力较弱、摄食力低下、对敌害的袭击及外界环境条件的抵抗力差、新陈代谢强度大等特点,决定鱼苗培育要精细。现将培育的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鱼苗培育是乌鳢养殖中的重要环节,乌鳢鱼苗娇嫩幼弱,抗逆能力较差,对管理操作有着较严格的要求,生产上操作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鱼苗损失,因此在管理时必须十分注  相似文献   

19.
<正> 鱼苗、鱼种阶段是鱼类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其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生活习性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且有明显的阶段性。由于不同发育阶段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不一样,所以必须弄懂鱼类在各个阶段的生物学特点,以便制定相适应的科学饲养和管理措施,以提高鱼苗、鱼种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20.
<正>如何提高鱼苗运输中的成活率,一直是鱼苗生产经营者孜孜以求的经营法宝。现结合实际谈一谈鱼苗运输的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