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战国时名医秦越人 ,医术高超 ,人们用扁鹊来称呼他。扁鹊初见蔡桓侯时 ,发现桓侯有病便直言奉告 ,结果惹得桓侯不高兴 ,认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之后的日子里 ,扁鹊又复见桓侯两次 ,指出他的病情在发展 ,如不接受治疗将会不可救药。结果 ,讳疾忌医的桓侯终因贻误诊治而病入膏肓 ,等他再使人求救扁鹊已经为时太晚了。这是则很著名的历史典故 ,它通过扁鹊三次劝告而桓侯固执不听致使病入骨髓 ,终于死亡的教训告诉人们 :有了疾病 ,必须请医生及早诊治 ,讳疾忌医 ,终必丧身。这则典故还教育我们 ,有了缺点和错误或存在问题如不正视和及时克…  相似文献   

2.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  相似文献   

3.
扁鹊的医术     
魏文王曾求教于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百姓由于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于病情初起时。百姓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我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  相似文献   

4.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  相似文献   

5.
相传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少年时就才华横溢。他十六岁独闯京城长安,试图在更大的舞台上一展才华。可他来到长安后举目无亲,于是就去拜访京城名士顾况,希望得到帮助。顾况看到拜帖上书写的三个大字“白居易”时,心中顿生不悦,说到:“长安米贵,岂可白居?”遂决定不见。可当他将拜帖递还下人时,忽然又发现帖后有字,于是收回帖来翻转一看,见上面写着一首小诗:  相似文献   

6.
论政商关系     
《中国企业家》2011,(22):34-34
公元前3世纪 “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  相似文献   

7.
扁鹊是齐国最有名的医生,出生于医生世家。魏文王曾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可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鹞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  相似文献   

8.
扁鹊是齐国最有名的医生,出生于医生世家。魏文王曾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可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鹞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  相似文献   

9.
扁鹊最差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哪一位最善于医术?”扁鹊答复说:“长兄最佳,中兄其次,我最差。”魏文王说:“为什么会是这样?你能说明白一些吗?”  相似文献   

10.
人物     
《房地产导刊》2008,(1):I0012-I0012
王石:“拐点说”并非指楼价将大跌,肖捷:明年将研究并推进房地产税制改革,刘士余:央行严格控制地产信贷管理,徐绍史;小产权房的业主权益将无法保障,任志强:反对地产市场“拐点论”,  相似文献   

11.
扁鹊的医术     
《中外企业文化》2007,(11):I0016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昵?”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事前不知道他能铲除病因,所以名气无法传出去;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发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止于我的家乡;而我自己治病,是治病于病情最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会在人的脑袋上、肚子里动大手术,就以为我的医术高明,所以名气响彻全国!”  相似文献   

12.
和尚应考     
和尚应考从前有一个和尚,羡慕读书人中进士、中举人、中秀才,决定去考场一试。第一场口试对联,主考官出上联:“孔圣人三千弟子下场上。”和尚忙答道:“如来佛五百罗汉上西天。”主考官又出联:“子曰,克己复礼。”和尚略加思索答道:“佛道;回头是岸。”考官一听火...  相似文献   

13.
2008股市畅想     
盘点跌宕起伏的2007年股市,相信大多数朋友留下的会是遗憾和懊悔。你可能错过了上半年垃圾股的鸡犬升天,也可能错过了下半年绩优股的大象起舞,却不小心遭遇了“2.27”这个沪深股市十年来最大的单日大跌,之后在“5.30”的大调整中惨遭五个跌停板的厄运,最后在11月被孤独地留在了6000点的山顶上。  相似文献   

14.
徐匡 《秘书工作》2014,(1):40-40
◎原文 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延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导刊》2006,(10):73-73
政府眼中的开发商:不听话的猴子 开发商在政府眼中就是一只猴子,政府对这只猴子是又爱又恨。一方面,政府需要这只猴子不断爬上高大的树木,为自己摘下“GDP”的果实:另一方面,这只猴子又非常的不听话,爬在树上不下来,将摘到的果实咬了一口后从树上抛了下来,砸在了政府的脚上。  相似文献   

16.
哲理故事     
《中国新时代》2010,(7):97-97
扁鹊的医术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融子,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相似文献   

17.
漫画与幽默     
叫她等一等德国“数学王子”高斯结婚后,夫妇感情很好。婚后的第四年,他夫人患重病。一天,高 斯正聚精会神地工作,仆人来报告:“先生,夫人病重,她要立即见你。”高斯答应了一声 :“知道了。”又专心致志地工作。仆人第二次来催促:“夫人病危了!”高斯答:“我就 来。”说罢又埋头工作。仆人第三次气喘吁吁来报告:“夫人不行了,如果你不立即去,恐 怕见不到最后一面了。”高斯抓了抓头皮说:“请你叫她等一等。”半疯子一个老头走进磨房,把别人的麦子装进自己的粮袋。别人问他:“老头,你为什么把别人 的麦子装进你的粮袋?”“…  相似文献   

18.
《辽宁经济统计》2010,(6):31-31
据6月9日中国经济信息报,盛宏清撰文指出,5月份以来,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引发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忧虑风起云涌,国内一些人对经济增长下滑风险和通胀的担忧也在升温。上述忧虑情绪在金融市场上表现为欧美股市和中国股市大跌,国际石油价格下跌,而具有避险作用的美国国债和国际黄金价格屡创新高。  相似文献   

19.
众生论富     
某建筑老板说:“若要富,敢将工程变豆腐,哪管房子塌窗户。”某投资者说:“若要富,先用金钱开通路。”某破产国企领导说:“若要富,请将国有财产当私库。”贪官说:“若要富,收贿赂,印章底下出财富。”亡命之徒说:“若要富,抢金库,哪管他日没生路。”农民朋友针对水果价格大跌则说:“若要富,种果树,种了才知没销路。”远在大洋彼岸的莱温斯基小姐看见国人生财有道,忍不住也道出秘诀,便曰:“若要富,露私处,瞧我的蓝裙子酷不酷?”众生论富  相似文献   

20.
拓宽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一直是业内的热点话题,而入市就是其中一条备受业内人士看好的重要途径。然而,鉴于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成熟以及中国保险业自身的诸多问题,保险资金入市后的安全性一直成为监管当局颇为头疼的问题。不入,巨量资金得不到充分的保值增值,人称“坐失”;入,股市浮沉、波云诡谲难免不出差错,人称“抛失”。入还是不入,这是个问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证监会方面对保险资金的入市倒表现出一脸的热忱,当然,补仓救市是他们再也清楚不过的意图。9月9日上证综指跌破1300点的市场心理防线,为近五年来首次。于是,犯难的就是保监会了,基金、证券还是股市,看来这又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