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刚 《新疆金融》2007,(6):42-44
事后监督中心自2005年成立至今,建立了一系列内控制度,促进监督机制逐步完善,除外汇业务因核算体制变革无法实施监督外,先后实现了对会计、国库、发行等核算领域的业务监督,为提高全辖会计核算质量,防范核算风险发挥了事后监督工作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后,事后监督机构在各行普遍设立.对各种核算业务的事后监督工作真正摆到了人民银行内部管理的议事日程。本文就事后监督的职能定位、目标与方法、运行机制等方面谈谈个人的认识和观点。  相似文献   

3.
2004年,根据总行“三定”方案,人民银行在大区行以下中心支行设立事后监督中心,负责辖内会计国库核算业务的事后监督工作,开始独立行使会计监督职能。从运行近五年多来的情况看,基层央行事后监督中心在规范业务操作,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查堵资金风险漏洞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事后监督工作是人民银行调节、完善、加强内控制度的一种有效手段,在纠正核算差错,规范核算行为,保证央行资金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后监督中心的成立,无论从履行调整后的中央银行职能来看,还是从适应人民银行工作的发展来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全面推广运行,业务核算方式有了新的变化,如何防范控制业务风险是基层央行事后监督工作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人民银行系统事后监督监督工作自2004年独立行使监督职能以来,经过2年多的运行,对提高核算质量,规范核算操作,保障资金安全,防范支付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具体运行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如管理体制、监督手段、信息渠道、业务培训及人员素质等困难和问题,且反映强烈。为此,我们对全省事后监督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6.
人民银行职能转换后,从防范资金风险、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高度,将事后监督业务从会计核算部门独立出来,事后监督工作对央行提高核算质量,规范核算行为,防范资金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些扎实有效的工作对防范人民银行内部资金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央行全面防范风险的需要来看,事后监督部门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事后监督部门的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成立事后监督机构,目的是进一步防范人民银行自身资金风险。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事后监督中心工作规程》的要求,事后监督部门应独立于各业务核算部门,操作上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这样,能够保证国库事后监督业务真实、准确、合法,不受人为因素干扰,做到后台监督与前台核算严格分离,有效地避免内部遮丑、掩盖矛盾等问题发生。  相似文献   

8.
《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操作规程》第一章第三节"辖内转账业务"规定:"收、付款人在同一核算中心的不同网点开户的转账业务使用转账支票等结算凭证。"央行事后监督人员在实际监督操作过程中,应重点把握五个监督审核环节。一、央行事后监督人员应注意把握的五个环节(一)正确理解"收、付款人在同一核算中心的不同网  相似文献   

9.
赵刚 《金融会计》2007,(11):71-76
事后监督中心成立以来,人民银行会计核算质量大幅提高,但是风险控制工作仍然需要不断加强。目前事后监督工作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现象,本文认为,加强对核算过程的监督是强化资金风险控制的有力措施。通过对核算系统日志实施电子化监督,验证核算过程的合规性及其与核算结果的一致性,有助于深化风险防范、完善风险控制体系、提升事后监督的工作效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增设的事后监督部门,是人民银行对核算业务监督工作的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实践创新,对提高人民银行业务核算质量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发挥事后监督在规范核算业务操作、防范和化解各类核算业务风险的作用、确保银行资金安全,是当前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一、事后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由于核算业务的新变化和监督机制的新要求,使得事后监督在具体操作上缺乏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并且由于核  相似文献   

11.
赵果仙 《时代金融》2008,(4):128-129
<正>会计集中核算和事后监督体系的实施,改变了人民银行总行、分行、中心支行、县支行四级会计核算管理体制。建立以中心支行为基本核算单位,辖属县支行为网点终端的网络化、集中式的会计核算体系,同时建立了以中心支行为基本事后监督单位,对中支级会计、国库发行及所辖县支行的会计原始凭证集中管理,人工监督,并进行二次录入、复核的事后监督体系。会计集中核算和事后  相似文献   

12.
会计核算风险监督是指事后监督部门在全面监督的基础上,对重要业务核算内容、重要业务岗位及重点业务核算环节等可能引发资金风险的事项进行的重点审核、监督和监控,并依据监督结果对核算风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央行职能转换,央行防范自身经营风险,确保国家资金安全已成为央行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人总行根据新形势、新要求,适时提出在中支以上人民银行增设独立于核算部门之外的内设机构——“事后监督中心”。笔者立足岳阳,广泛调查了解湖南省其他中支事后监督中心的运行情况,对当前事后监督破茧之道作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王燕 《西安金融》2005,(2):75-76
事后监督部门独立行使监督职责,是央行职能调整后内部分工的一个重大变化。本文立足于事后监督工作操作模式相对固定、时效性强,从业人员操作技能熟、综合素质精的特点,从处理提升监督人员政治业务素质与提高工作效率,处理全面监督与重点部位监督,处理事后监督与业务核算三种关系入手,提出了强化内部管理,落实监督机制,完善监督程序,推进核算质量,防范资金风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国库事后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库事后监督作为规范会计核算、防范资金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国库会计核算流程中一个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处于核算的最后一道环节,同时也是第一道监督环节,它的时效性、全面性是其他任何检查、监督所不能代替的。随着财政国库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库资金结算方式的根本转变及财、税、库联网的全面推广,事后监督还将担负起改进核算流程、推进核算手段、完善内控制度的职责。但是,由于事后监督内容不明确、核查手段落后,常常会导致事后监督不落实,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白守应 《西安金融》2011,(11):77-78
实施国库现场监督的难点在于事后监督权责不相称、国库核算业务的监督内容与核算系统本身设置的内容有一定的差距、上级国库对辖属国库管理核算信息缺失、账表数据难以核对相符的情况时有发生等。对此,本文提出:应明确现场监督是事后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合理设定现场监督内容、灵活采用现场监督方式,国库核算系统应增加相应的功能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芸 《西安金融》2004,(7):57-57
一、央行事后监督的作用近几年,由于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体制的改变,核算主体提升,核算方式变繁为简,核算过程和环节大大简化,与之相适应的事后监督业务由独立的事后监督中心来完成,即核算完成后的后续监督工作如凭证整理装订及会计档案保管、查询等交由事后监督中心办理。目前与会计集中核算相适应的事后监督中心的主要作用有:1、针对会计核算体制的改变,配套建立独立的事后监督机构,便于实行事后集中监督。这既是会计集中核算对事后监督工作的客观要求,也是更有效地开展事后监督工作的实际需要。2、独立行使事后监督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监督…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库事后监督工作已经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地(市)以上中心支库的事后监督工作都由事后监督部门负责,县支库的事后监督工作由独立于国库核算业务之外的人员负责。事后监督工作的独立运行,在提高国库会计核算质量,有效防范国库资金风险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事后监督中心承担着资金风险性监督、财务准确性监督和业务规范性监督,对于防范业务风险、规范业务操作和提高业务核算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相关机制的不健全制约了事后监督效能的充分发挥。在新形势下,如何优化提高监督效能成为事后监督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支付系统的推广运行,形成了以中心支行为核算中心负责集中处理会计账务、中心支行本级营业部及所属各县支行为营业网点的核算体系,实现了会计核算、事后监督、查询查复、会计档案的集中管理。事后监督业务作为人民银行监督和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对其业务操作的正确性、准确性和时效性的要求尤为突出和迫切,现行传统的手工操作已明显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为了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