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有巨大影响,文章以湖北省房地产业为例,基于2019—2021年的数据,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了货币政策对湖北省房地产业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给予了房企友好的融资环境,有效振奋了湖北省房地产业的活力,引领经济恢复。在此基础上,对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企业稳定房价提出建议,继续助力房地产业进一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社会中的各种因素影响下房地产形势越来越严峻,房企的压力和负担也在日益加重,近年来,房企破产的案例频发,说明如果不能妥善应对房产开发存在的风险,将导致房地产投资开发的失败。本文认真分析了房产开发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明确风险的来源,针对这些风险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以保证房地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迟来的春天     
一望无垠的太平洋,让人深度迷醉,不过在绝美景象的背后,人们往往淡忘海平面下隐藏的凶潮暗涌,以及冰寒坚硬的无情冰川。经历了2013年的市场狂欢,中国房企在2014年的市场严寒中撞上了坚硬的冰川。整个2014年,中国房地产业经历了深度调整和不断洗牌,在阵痛与分化中,宏观政策频繁调控、土地成本高企、市场飘忽不定、利润空间降低,中国的房地产业不可避免地由"黄金时代"转变到"白银时代"。严寒中,一些房企选择停止扩张,或者干脆冬眠,期望可以积蓄力量等待春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业高管离职率高企的背后,是行业发展环境变迁、互联网思维渗透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对各微企业而言,过于关注这一数据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意义。2015年3月9日,毛大庆离职媒体见面会在北京万科中心举办,一场甚嚣尘上的"分手大戏"终于尘埃落定,同时也将自2014年以来屡次上演的房企高管出走"连续剧"推向了高潮。毛大庆的出走,尽管是顶着个人理想的光环再次上路,但光环之下,想必依旧是他对整个房地产业的悲观判断所使然。毛大庆并不孤独,根据克而瑞针对108家重点房企人事变动的数据显示,2014年,该108家房企内出现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房企破产风起,各银行对房地产业的开发贷款均持谨慎态度,开发贷缩紧或停贷可能已经是大势所趋。所谓依靠刚性的需求只能作为不切实际的安慰,实际上,只能通过降价实现现金流的回笼才能有效支撑未来的生存。  相似文献   

6.
这一年,有许多的不寻常影响着中国房地产,紧锣密鼓的调控政策在影响整体宏观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对房地产业产生重大影响。房价高企不下,由此引来的社会事件层出不穷.投资热从一线城市蔓延到二三线城市,各地地王踊跃出现.房企上市紧锣密鼓,地铁一响,黄金万两,市场的种种,反应在这10大事件中,是一种缩影。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是一个具有高度综合性和高度关联性的行业,同时也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近年来,受楼市调控影响,我国房企的资金链普遍吃紧,信贷、信托等融资方式都已受到限制,着力持续经营的房企急需通过“金融创新”缓解开发资金饥渴;同时,在市场整体流动性充裕的背帚下,大量社会资本也需要寻找投资出口、、因此,房地产私募基金或将是房地产业融资的重要方向。然而,我国的房地产私募基金市场刚开始起步,尚不成熟,由此,本项目将对房地产私募基金在我国的现状以及其可行性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潜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房企千亿时代来临 2013年,对于中国房地产业而言,仍然是一个堪称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之年。在全国房价保持全面上涨态势、一线城市更是录得两成以上涨幅的宏观大市背景下,采取了进取策略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普遍盈利喜人。  相似文献   

9.
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管理规范的房地产公司竞争力越来越强,因此,如何快速提升内部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房地产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内部审计是房地产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本文通过对房地产行业销售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分析,针对性的提出审计思路与策略,对规范房地产业的管理、防范风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房地产业的规模和竞争力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房地产业内部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2008年开始,由于通胀压力,国家的财政政策开始趋紧,融资困难等开始出现。本文提出了如何在新时期提升房地产业的竞争力,以及解决现实困难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房地产业在改革开放近30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中国房地产业在投资开发总量、竣工面积和销售总额等几个方面都已经达到相当大的规模。房地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中国的房地产业还处于起步、成长阶段,无论在技术含量,还是管理水平上都是比较落后的。虽然中国房地产企业多、从业人员多,但真正有实力、高素质、高水平的企业并不多,从而导致企业综合竞争力不强。对拟建小区的市场需求、建设条件、规划设计、技术指标、经济指标、营销方略、风险评估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最终得到项目具备可行性的结论,可为开发商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因篇幅有限,仅对其中的营销方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去杠杆政策背景下,2021年中国恒大等26家百强房企陷入财务困境,探究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百强房企及其所属的1044个楼盘为样本,使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三道红线”(去杠杆政策)对房企销售的影响及其原因,进而从经营视角解释了房企的财务困境。研究发现,“三道红线”显著提高了国有房企的销售额,降低了民营房企的销售额。楼盘层面的数据能较好地控制住房需求因素的影响,也支持上述结果;在对两组样本进行匹配或者重新分组后,上述结果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三道红线”主要通过限制房企的融资而限制了可售存货的供应和销售的增长;此外,在购房者认识到房企的债务风险后房企的档次也能作为一种风险识别信号抑制购房需求。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去杠杆政策下过严的融资限制会恶化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反而提高企业的债务风险。这为现有政策的优化和后续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对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房地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性产业,其经营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降低并合理使用企业资金,做好企业财务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迎取市场份额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吾维 《浙商》2006,(4):126-127
浙江的楼市犹如初春的天气一般,阴晴不定。 春节期间的总体放量并没有持续太久,浙江的楼市便又重新陷入低迷之中,而成交量似乎比节前更不景气,于是,刚刚度过年关的开发商们还来不及松口气,就发现由于楼市的持续低迷,自己的资金链已经亮起了红灯。 这一波“倒春寒”似的行情来得是如此迅猛,以至于大多数的房企都措不及防,在这种情况下,绿城、坤和、广厦、通知等多家浙江房地产业的大腕们,动作频频,或被动、或主动、浙江房企的整合已经拉开了序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房地产业有点像火山,谁靠近它谁火,火得声名大作,火得一塌糊涂。每一个开发商老总又都像头戴荆冠、身背十字架、脚踏地狱之门的大众明星。当然,中国房地产业遭受的非议也与日俱增,原因是复杂的,更不是一两个。房地产市场如同一出大戏,吸引着全民入戏,剧情一波三折。从民众预期到房企变身,拉扯纠结,有时候谁也说不清楚。拿营销来说,一些同行野蛮的行销手段成为楼市最彻底的自残术。为了能在最快的速度卖出房子,一些地产职业经理人总是不按市场规则出牌。营销手段也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对资金的依赖性很高,对于项目回款要求更高,很大程度上,房企的短期赢利能力及发展质量将越来越受到关注。而眼下,中国楼市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发展前景依然不明朗,大部分交易还处在"冻结"状态。于是,有关于资金周转或融资模式等问题引发的连锁效应,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房价走势甚至直接影响大部分地产公司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颠覆的勇气     
颠覆需要足够的勇气,但颠覆的最终结果却是可以载入史册。2015年堪称中国房企的转型年,各种具备颠覆形态的地产创新层出不穷,令人侧目。而一向有中国房地产业风向标之称的"中国地产年度风云榜"也开启了筹划已久的转型大戏。毋庸置疑,这是一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并且具备颠覆意义的盛会,注定会因诸多变革与创新具备伟大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业作为高负债行业,其偿债能力一直倍受关注。2010年楼市宏观调控政策使信贷趋紧,房企直接融资受阻,偿债能力再次成为焦点问题。本文通过系统抽样,选取我国30家上市房地产企业作为为样本,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结合其他因素综合分析我国上市房地产公司偿债能力。为股东、潜在投资者及企业客户提供相关信息和趋势分析;为房产企业管理者提供建议,以改善和提高地产公司偿债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年前深圳媒体的招聘专栏上,招商、中海等品牌地产大肆招兵买马,而中原、世联等主流中介也是不舍重金广纳贤才,一股人才大战的烽烟燃遍了整个深圳地产。保利(香港)投资有限公司收购保利上海全部股权后大举扩张,缺少人才的保利开出了3倍于很多地产公司的薪水,大肆“挖角”,这一行动在房企中激起了不小的波澜。有关专家指出,土地、资金、人才是房地产行业的三大核心竞争力。在房地产飞速发展的今天,房地产业已经走过了土地为王、资金为大的时期,人才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人才断档危机,也许是房地产企业继资金、土地之后的又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房地产投资的经济问题已经是中国的一个民生问题。而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在经历了2008年的短暂下行后,在国家的扶持下,2009年以后便恢复了上涨,然而随着房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又再次引起国家对地产业的调控,从这一系列的调控政策不难看出我国对房地产行业调控的力度和决心。与此同时,国家的这些宏观调控政策却给房地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得不少的房企都在面临很大的发展困难。所以说,在国家的调控政策越发严厉的情形下,我国的房企如何避开威胁,抓住外部环境带来的机遇,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房地产投资、甚至商业地产投资项目进行合理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是所有地产企业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