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会计信息披露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会计信息披露成本、会计理论发展程度、会计信息披露法律规定、会计信息披露技术方法限制等。在产权理论下考察会计信息披露将有助于人们对会计本质和不同产权制度下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认识。一、产权制度与会计信息披露的关系探讨产权制度与会计信息披露的关系,有必要将“会计责任”的概念引入分析之中。任何一个企业(或经济主体)都要对其财产进行运营,并通过这种运营获得利益。经营者和所有者合二为一的企业,无所谓“受托经济责任”解除问题,而经营者与财产所有者分离的企业,经营者必须要向财产所有者说明其经营情况,并通过适当的会计信息披露解除其“受托经济责任”。但无论是在何种产权制度下,经营者都负有管好、用好企业财产的责任,而且其保管和使用财产的权限是有边界的,因此,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计算和报告是经营者的使命。另外,一个企业不管其财产多少,都有必要按照会计的专门方法,依据一定的规则,进行适当的账务处理,披露企业的会计信息,完成“会计责任”。可以说,只要财产制度(即产权制度)存在,企业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的“会计责任”就不会被免除。会计信息披露是一项理论性与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理论性主要是指会计信息披露必须依据...  相似文献   

2.
非油气矿产资源会计信息披露应贯彻充分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采掘企业的财务报告披露非油气矿产资源的历史成本,非油气(储量)资产报告披露储量数量,另外还应披露储量价值、价值评估方法与评估参数,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使会计信息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结合网络技术手段,按照会计信息披露要满足会计信息需求的目标,对会计信息披露原则、披露内容、披露形式和手段进行探讨,创新会计披露模式.  相似文献   

4.
肖湘 《企业家天地》2007,(10):117-120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十多年来,在逐步向规范化、法律化发展的同时,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也已建立较为完整的体系,但是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中仍存在不少违规行为,散布假会计信息、隐匿真实信息或滥用会计信息、操纵市场、欺诈投资者、转嫁风险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干扰了证券市场的完善和有序化。本文在介绍会计信息披露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进行了分析,从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出发,详细说明了中国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指出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方面已取得的巨大成绩和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无疑推动着会计改革的发展。对此,本文围绕着会计信息需求主体、需求结构、需求质量三方面的变化来讨论会计的改革。具体来看, (1) 会计信息需求主体多元化和平等化格局对会计准则改革提出了要求;(2)信息使用者由财务信息、历史信息、整体信息向非财务信息、未来信息及分部信息的关注要求在增大会计信息披露范围的同时, 对传统会计模式提出了挑战; (3) 多元化信息需求主体的介入对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6.
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是针对现有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不考虑企业规模、组织和法律形式,均使用几乎相同的信息披露方式存在的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对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的动因进行分析,有助于人们对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7.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披露安全性、网络信息披露基础设施等方面问题,因而需要加强会计信息数据录入管理,强化技术安全,加强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数据的控制,强化内部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完善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制度,对会计信息披露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8.
继美国安然公司之后,美国世通公司(Worldcom)、施乐公司(Xerox)、默克公司(Merck)以及日本的Orix公司等大公司的一系列会计丑闻相继被曝光。而我国也相继出现银广夏、麦科特、蓝田股份等会计造假事件。会计造假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如何防范企业的财务报告造假问题成为一项非常重要而又非常复杂的工程。本将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从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角度对会计信息披露的主体、行为策略及支付函数进行分析,以促使会计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用达到“帕累托最优”,实现会计信息披露的纳什均衡。并借助于博弈分析的结论,对我国会计信息监管模式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循环经济对环境会计提出的要求出发,针对当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发达国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基础上,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方式和内容等多方面,提出了循环经济下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讨论了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演进过程,并将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与强制性会计信息披露置于该过程来考察,提出两种争论不休的披露观点在经济本质上具有共性。通过分析企业清算价值和相关会计信息变量的分布,证明了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临界水平,使自愿会计信息披露表现出选择性特征。分析指出,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选择性特征,支持了强制性会计信息披露的管制需求。因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安排,不应在自愿性和强制性之间进行不相容选择,而更重要的是在非管制条件下的效率损失、管制条件下的收益和管制成本三者之间进行权衡。  相似文献   

11.
会计目标要满足会计信息需求,资本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多项研究表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预测性信息有着较大的需求。从美国和我国预测性信息披露与监管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在预测性信息披露与监管方面应引入市场约束机制,引导公司进行风险的充分披露,建立开放型的预测信息披露监管体系以及预测性信息更正与披露的免责制度。  相似文献   

12.
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起源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和委托代理关系的形成。尤其是1929年发生的经济危机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备受关注。1933年美国成立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作为一个独立的管制机构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管制,并授权美国会计师协会制定会计准则,填补了自律性行业规范和相关法律之间的空白,至此行业自律性规范管制、准则(制度)管制、法律管制的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管制模式形成,后相继被其他一些国家借鉴。19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有效市场理论的提出、发展和完善,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不论从国内还是国外看,政府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管制并没有收到人们预期的效果。文章从会计信息披露的动机出发,运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会计信息披露各方的策略行为,得出会计信息披露的适度管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针对WTO框架下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应该正确处理各利益方的关系,在会计标准制定、会计信息披露的重点、建立信息披露支持系统,按照国际惯例坚持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成本效益原则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从会计信息的披露目标、披露内容、披露形式、披露时效和披露监管等方面分析了高科技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在要求;然后从建立集成化的会计信息系统、扩充资产与所有者权益的内容、变革财务报告模式和注重提升表外信息的质量四个方面论述了高科技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5.
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直接影响公司治理的效果,创新会计披露应强化表外信息披露,强化审计报告的再审计。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准确披露是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事件屡禁不止,引发了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诚信危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在质量、制度体系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应当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上市公司信息虚假披露问题。  相似文献   

17.
浅谈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一些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存在着遗漏、虚假、滞后等问题,为了保障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行,我们应通过有效的对策,规范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如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健全会计信息披露准则;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改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现状;发展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加强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健全法律制度建设;加强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等。  相似文献   

18.
论网络技术下的会计信息披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技术下会计信息披露遇到了一些问题,可以从数据录入、软件维护、信息控制、人员管 理、法律制度、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等方面提出网络技术下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一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公司治理趋同与会计信息披露趋同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都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产物,它们相伴而生、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从发展前景来看,随着公司治理的逐步趋同,会计信息披露全球趋同的步伐也在加快;同样,会计信息披露的趋同,也促进了公司治理趋同的进程,二者之间呈现出互相推动的关系.这种互动关系既有其产生的渊源,也面临着一些障碍,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研究,有利于促进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