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是指土壤生态系统中所有的微生物种类,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结构多样性及功能多样性等4个方面。综述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研究方法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分析了影响土壤微生物环境多样性的环境因子,并分析展望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在生态系统功能和气候变化条件下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利用55个1m×1m的野外样方调查数据初步分析了达日县高寒草甸3种植被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及其同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pH值和养分全量含量越低,其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速效养分含量越高。(2)在9个样地55个1m×1m的样方中共出现105种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为27种/m2,最低为4种/m2。(3)对于所有群落而言,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不同群落间,除矮嵩草群落外,小嵩草群落和山生柳+金露梅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与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对于Shannon-Wiener指数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除山生柳+金露梅群落中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外,矮嵩草群落和小嵩草群落均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4)对于所有群落,土壤速效氮对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都有很大的影响,速效氮含量越高,物种多样性越丰富,地上生物量越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揭示开垦草原退耕后不同恢复期的植物多样性变化,旨在为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管理和恢复受损草地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运用样方调查和室内分析,对不同退耕年限退耕地与对照的天然草地的植被特征进行同步调查,并借助单变量一般线性模型对退耕地和天然草地的植被特征,分物种重要值,植物多样性指数及响应比等进行差异性分析,研究了开垦草原退耕后不同恢复期的植物多样性变化。[结果]退耕5年、13年和17年的样地植物丰富度和植物多样性指数均显著小于对照的天然草地,而退耕19年的样地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与对照天然草地无显著差异;相较于退耕5年的退耕地,在退耕时间更长的退耕地中,植物群落主要层片由菊科植物转变为禾本科植物。退耕地群落演替过程中,随退耕年限增加,与天然草地间差异性减小,逐渐接近天然草地。[结论]退耕是一种有效地促使植物多样性接近天然草地的措施。且除退耕年限外,退耕地与天然草地间群落相似程度同时受天然草地初始状况影响。  相似文献   

4.
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不同放牧强度下植被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利用草地的野外实测数据,计算了物种综合优势比、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及其群落高度、盖度、密度、地上生物量等数量指标,对两种草甸草原样地三种放牧强度的群落结构和功能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物种水平分析,羊草草甸草原样地(LM)和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样地(SM)的建群种的综合优势比随放牧强度加大而下降,而退化标志物种,如寸草苔、糙隐子草及冷蒿等呈上升趋势。从群落水平分析,LM样地比SM样地物种多样性维持能力弱,耐牧性弱。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围封条件下植物群落中物种变化的分布特征,有助于解释退化草地在不同围封阶段演替规律。方法 文章以温性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定位随机采样方法,调查群落生物量、植物物种种类、密度、盖度及高度,探讨时间尺度封育状态下的温性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 (1)封育措施显著增加了群落盖度,比围栏外的自由放牧样地提高了13.79%~114.75%,且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群落盖度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而封育措施对群落密度没有显著性影响。(2)封育显著增加了植被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以及禾草生物量,其中地上生物量较围栏外的自由放牧样地提高了66%~887.3%,禾草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均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降低—增加—降低的波动变化,地下生物量在监测年份下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封育措施可以提升植物多样性,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结论 封育措施可以显著提高草地生产力,并且对物种多样性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应对退化温性草甸草原恢复的有效措施,但退化草地在长期围封后,应进行适度利用来维持较高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小叶章是东北地区典型草甸、沼泽化草甸的建群植物和优势植物,沼泽植被中的优势种、亚优势种或重要的伴生种。从不同层面开展小叶章研究对揭示东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促进湿地保护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采用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对1950-2018年CNKI总库中的536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小叶章研究动态、作者群以及主要研究机构的知识结构图谱。研究结果表明:(1)小叶章的研究始于1965年,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江平原地区,围绕物种多样性、氮沉降、凋落物、土壤微生物、干扰强度等方面展开。(2)小叶章的研究主要形成了四个研究学者群,刘景双、宋长春、吕宪国、倪红伟、孙志高等是主要作者。(3)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和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是主要的研究机构,并对小叶章的研究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4)《黑龙江畜牧兽医》是小叶章相关研究刊载论文数量最多的期刊,《生态学报》和《环境科学》是刊载小叶章研究论文重要的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三江平原湿地典型草甸小叶章群落为研究对象,从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等方面探讨其季节动态规律.典型草甸小叶章群落物种丰富度在7月份最高,生态优势度指数季节动态变化呈“V”型;多样性信息指数季节动态变化呈单峰型,6月末7月初群落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高,种类之间个体分配的均匀性最大;均匀度指数季节动态变化呈线型.群落α多样性的测度指标的季节动态变化表现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2012年4月10日-5月15日,在黑龙江珍宝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春迁徙水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7目13科45种99567只次。共记录到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13种26899只。应用鸟类多样性公式对春季水鸟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其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别为1.849641、0.336797、和0.00042。并对水域、沼泽、草甸和农田水鸟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其多样性为水域(1.791485)>沼泽(1.789785)>草甸(1.629579)>农田(0.098193);均匀性指数为草甸(0.701821)>沼泽(0.368422)>水域(0.330151)>农田(0.098193);物种丰富度指数为草甸(0.037313)>农田(0.003175)>沼泽(0.000951)>水域(0.00063。本研究为今后水鸟资源管理和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东北一带称之的“甸子地”,是指生长着中、湿生草类为主的草甸低平湿地。它是黑龙江省及呼伦贝尔盟境内一项重要的宜垦土地资源。根据考察资料,甸子地约占该区宜农荒地总面积的46.2%。因此,深入研究甸子地上的土壤—草甸土,将为甸子地的开发、利用、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嫩江流域跨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三个地带,条件复杂,草甸土有较完整的类型分化,因之,通过该流域草甸土的分析,就可基本了解黑龙江省与呼伦贝尔盟甸子地的土壤条件。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有缬草属(Valeriana)4种1变种1变型分布,其主要分布在草甸、沼泽化草甸、次生阔叶林和次生阔叶林林缘内,其主要分布区常见植物有354种,其中种子植物为338种;分析了缬草分布区种子植物组成科、属、种的多样性,以期为缬草种质资源的采集、保护、引种驯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垂直绿化植物生长主要限制因子--土壤干旱与贫瘠的基础上,从黑龙江省山地植被中引种栽培19种攀援树种,对其生物学特性、生活习性、抗旱性等关键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试验及露地栽培观察结果,采用"百分法"综合评价出17种适宜立体绿化的攀援树种,为立体绿化与植被恢复提供了更多可供参考的植物种类,以满足绿化中对景观多样性、植物多样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河南伏牛山植物多样性特点及其保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伏牛山分布着野生高等植物175科,892属,2879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29种,省级保护植物30种;由于自然、人为及社会综合因素的影响,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植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分析了伏牛山植物多样性特点、保护状况及其变化动态,提出了植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疏勒河、黑河、石羊河、黄河上游、嘉陵江5个流域为评价单元,研究2001—2016年甘肃省的流域农业水土资源配置效率的趋势、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基于不同流域农业生产投入及其冗余状况对生产效率提升途径进行探索。[方法]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中的BCC和CCR模型分析该省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特征,并利用Mann Kendall法进行趋势检验,最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2001—2016年甘肃省农业水土资源利用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总体走向呈现上升并趋于稳定,这种上升趋势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2)从时间序列来看, 2001—2016年甘肃省及各流域地区的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程度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并趋于稳定状态; 从流域空间上来看,各流域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程度比较结果为:黑河>石羊河>黄河上游>疏勒河>嘉陵江;(3)总人口数、城镇化率、降水量、产水模数及GDP耗水量这5个影响因子的显著性和代表性增强,对甘肃省水土资源匹配的解释程度也较强。[结论]甘肃省水土资源匹配度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各流域水土资源利用和管理特点出发,采取具体措施优化限制因子,可以促进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又能够引导区域农业经济空间的合理化,最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居民幸福感是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终极目标,文章从环境、经济、社会3个维度构建居民幸福视域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体系。方法 文章基于改进熵值法(Improved Entropy Method,IEM)、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室法(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解释结构模型法(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Method,ISM)3种方法组合对我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进行测度、识别影响因素、找出传导路径。结果 (1)居民幸福视域下我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普遍偏低,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2)卫生环境、客源市场、自然资源、文化资源是根源影响因素,产业规模、旅游接待能力、品牌建设是深层影响因素,环境治理、吸纳就业能力、乡村建设、服务设施投入是中层影响因素,生态环境、乡村交通设施、乡村居民收入、信息服务、社会服务是表层影响因素;(3)找到了影响因素开启各要素间影响的3条传导路径。结论 居民幸福视域下的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点线结合调控的结果,即在改善各关键影响因素的同时,沿着主导传递路径实施对关键结果因素的良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土壤pH值对蓝莓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调节土壤pH值对适宜在北方栽种的两个优良蓝莓品种幼苗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pH值是影响蓝莓栽培最重要的一个土壤因子,不同品种的蓝莓最适宜的土壤pH值不同,"美登"在土壤pH=4.0-4.5生长最好,"北村"在土壤pH=4.5-5.0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6.
荚果蕨生长环境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处荚果蕨生长地点的土壤、伴生植物、郁闭度等环境和营养叶生长状况进行调查,并得出调查结果:荚果蕨生长环境基本是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水分含量较高,透气好,伴生植物丰富,对光照强度有较大适应性,郁闭度30%长势最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运用生态学中的健康距离模型,对大连城市居住用地安全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城市居住用地安全空间差异性明显,普兰店、瓦房店、甘井子和庄河城市居住用地安全良好,沙河口、旅顺口和金州属于临界安全区,西岗、中山和长海属于敏感区。城市居住用地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与地震断裂带的距离、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距离、与泄洪区的距离、与海岸带的距离以及其周边土地生态敏感度、水土流失程度等。  相似文献   

18.
在梳理国内外BIM采纳与扩散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新制度主义理论出发,提出了水利水电工程组织场域并分析了其特征;进而运用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和匹配理论,分别讨论了水利水电工程组织场域BIM扩散的主要影响因素,形成一个整体的理论分析框架。分析表明,水利水电工程组织场域BIM扩散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相对优势、兼容性和复杂性等技术因素,组织沟通、资源就绪度和高层领导支持等组织因素,以及制度环境、市场环境等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探究福建省安溪县茶园土壤碳素储量,揭示各碳素指标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有助于为减少茶园温室气体排放和建设生态茶园提供决策支撑。[方法]文章运用反硝化分解(denitrification decomposition, DNDC)模型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茶园土壤碳素进行模拟和研究。[结果](1)经过参数率定的DNDC模型对茶园土壤碳素动态循环的模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2)安溪茶园土壤有机碳含量丰富,土壤肥力较好。凋落物输入碳是茶园土壤碳素输入的主要来源,平均输入量为505.52 kg/hm2,而通过呼吸作用转化为CO2排放是茶园土壤碳素输出的重要途径,平均CO2排放量为883.78 kg/hm2;(3)茶园SOC10~20cm量、凋落物输入碳量、CH4排放量、CO2排放量均呈现空间聚集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安溪县西部的低山与中低山地区;(4)初始土壤属性中黏粒含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影响安溪县茶园土壤碳素空间分异的关键因子,其中土壤黏粒含量对茶园土壤CO2排放量和CH4排放量的影响最强且负向作用效果明显。[结论]安溪县西部等低山和中低山区域土壤肥力较好,但亦应谨慎对待该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