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国企业的实力不断壮大以及国家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海外并购成为中国企业继续做大做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企业海外"试水"每迈出一步都异常艰辛:一方面,遭受各种阻碍和风险,多数企业并购过程一波三折,以致无法完成并购;另一方面,少数企业并购完成之后,由于对整合风险估计不足,导致最终并购失败。因此,海外并购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构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防范体系,规避风险、注重整合,减少并购盲目性、提高并购成功率,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真正地"走出去",成为名副其实的跨国大公司。  相似文献   

2.
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西方各国经济受到重创,企业市值大幅缩水,这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然而,海外并购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并不是一条康庄大道,很多失败的案例值得我们探讨.海外并购也不只是资盒问题.对被并购企业的消化和吸收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如何使中国企业抓住这次机遇,不仅能够走出去,而且走得稳,走得远,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3.
金融海啸下全球经济陷入困境,给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巨大机遇,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春天已经来临。可是对于没有经验的中国企业来说,海外并购如何走得好、不摔跤成了一个崭新的课题。根据麦肯锡的一项最新研究数据,在过去20年全球大型企业兼并案中,真正取得预期效果的比例不到50%,而中国则有67%的海外收购以失败告终。本文希望在这一方面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财经界(学术)》2005,(8):93-94
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在中国加入世贸后迎来了新的高峰,但海外并购案例的成功率仅为两到三成。对此颇有研究,他指出,海外并购成为国内企业融资和谋求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但不要贸然“走出去”,为“走出去”而“走出去”,“走出去”前应扫清“门前雪”,也就是说先要理清“家门口”的竞争,否则贸然出去只会铩羽而归。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走出去”并购战略:风险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走出去"并购战略是我国新阶段对外开放中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路径之一,这一现象正方兴未艾。但对并购中的高度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问题却缺乏系统的认识与关注。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从理论上分析了"走出去"并购的"风险链",指出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现实风险,并提出了相关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世界范围内并购浪潮的持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走出去",通过跨国并购参与到国际贸易合作与竞争中去。近年来,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逐年攀升,其并购总额在世界跨国并购总额中举足轻重。通过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深入探讨其实施跨国并购的动因,在此基础上从正负两方面分析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效应。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世界范围内并购浪潮的持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走出去",通过跨国并购参与到国际贸易合作与竞争中去。但是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的途中存在的问题也给企业国际化带来了很大的阻力。本文在系统性分析其中动因的基础上,就如何有效提高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成功率,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牛文文 《商务周刊》2010,(13):94-94
中国企业走出去并购,这是一个“奢侈品”,不是廉价品。现在我们所有中国的企业走出去基于一个共同心态:把低成本优势和低成本竞争策略,用在海外去抄底、去捡便宜货、去扭亏、去快鱼吃慢鱼。但目前这样的做法还鲜有成功的案例,从汽车产业上汽收购双龙,TCL收购汤姆逊,甚至中国台湾的明基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全部不成功。  相似文献   

9.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历史短暂但发展迅猛,其中有成功经验,但也有失败的教训.2009年2月中铝宣布向力拓注资195亿美元解其燃眉之急.然而6月初力拓单方宣布与中铝毁约,本文从政治、市场、中铝自身及其它方面寻找中铝此次海外并购失败的原因,意在给"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以启示:建立并细化长期海外并购战略、采用隐蔽方式并购、采用有效途径解决资金问题、强化自由贸易理念等.  相似文献   

10.
一、海外并购--中国企业应该走出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我国企业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应不失时机走出去,到"狼窝"与狼共舞,在海外市场进行并购.  相似文献   

11.
在"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政策的指引下,很多中国企业走上了海外并购的道路,但是很大比例的并购活动却是以失败告终的,大多数学者将其归因于并购后的整合没有成功,尤其是忽视了文化整合这一核心因素.因此本文将国内外关于文化整合领域的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归纳,以期对有并购意向的企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分析境外中国企业的状况,指出了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失败的原因,并通过总结“走出去”的成功典范,对中国企业靠什么“走出去”、如何实施“走出去”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后金融危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势头迅猛。在这一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多失败的案例。究其原因,主要是“走出去”时缺乏清晰的并购思路,缺乏长远的并购战略规划,企业知识管理的能力不足。中国企业应从战略高度思考并购,应不断提高动态能力,提升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改善国有企业占主体的投资结构,加快支持海外并购的金融体系建设,逐步解除民营企业在融资上的政策壁垒、融资额度、融资利率等多种约束,大力芡展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境外中国企业的状况,指出了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失败的原因,并通过总结“走出去”的成功典范,对中国企业靠什么“走出去”、如何实施“走出去”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西方跨国公司通过并购等方式大举进入中国,抢占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中国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纷纷实施"走出去"战略,而跨国并购正日益成为中国企业实现迅速发展并获得全球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这些年来,中国企业真正成功的跨国并购并不多,各种微观和宏观因素制约着我国企业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7年之后的今天,中国的市场已全面开放而被完全纳入到全球市场之中,中国企业需要“走出去“寻求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已是毋庸置疑。通过对中国企业出口、跨国战略联盟、跨国并购、新建企业四种主要国际化途径的综合比较得出跨国联盟是目前中国企业实现“走出去“最合适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国商务部对外发布的消息,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方式,境外并购类投资占我们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0%以上。中国企业在实行跨国并购的过程中,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资金融通、技术吸收、结构整合、规制协调等方面,而对外国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整合风险及应对之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实践“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大胆尝试跨国并购,颇有收获。但是,不少企业在跨国并购整合风险的问题上存在着理论和实践误区,它们常常仅关注并购本身,轻视整合,从而使不少前景看好的并购,最终以失败告终。因此,本文借鉴国际企业的并购经验,联系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实践,拟就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特点、整合风险及对策,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与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不断深入发展,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于完善自身资本结构与提高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考量,利用企业并购与重组迅速壮大企业的方式屡见不鲜,然而,企业并购与重组工作失败案例的凸显也在警示着企业一定要做好相关风险的分析与控制措施。本文主要从企业并购重组的过程出发,对并购准备阶段、并购交易阶段以及交易后整合阶段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20.
2009年被称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以海外并购的方式实现走出去战略。五矿收购OZ矿业,中铝以159亿注资力拓,四川腾中重工收购悍马,吉利牵手沃尔沃,中国企业上演了一连串波澜起伏的海外收购的商战大戏,尽管其中一些收购功败垂成,但是这些失败并没有阻碍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壮志雄心。相反,中国企业仍在不断寻觅。只要它们掌握好战略战术,定能成就美满的跨国姻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