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年来,中国电力企业的用工方式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始终没有停止,从机制改良角度的“优化组合、竞争上岗、发展三产、减人增效、动态管理”(下称内向性变革),到市场化的“人事代理、劳务派遣”(下称外向性变革),一直在探索和调整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何银基 《中国石化》2005,(11):54-56
石油销售企业引进劳务派遣员工(通常称之劳务工)这种新型用工形式已经多年了,数量越来越多,在企业用工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从事的工作岗位也越来越广。以这种劳务派遣方式建立的劳动关系主体是石油公司和劳务派遣公司。石油公司提供诸如加油工、油库卸油工、付油工、消防员、司机等后勤勤杂等工作职位,劳务派遣公司提供符合石油公司职位要求的人员,提供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服务。劳务派遣公司与石油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合同,与劳务派遣员工建立劳动关系并承担劳动保障事务管理。劳务派遣员工的管理主体虽然是劳务派遣公司,但对他们的管理也是石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保护好劳务派遣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务派遣员工的使用效益,是石化企业一个不可忽视的紧迫问题,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韩辉 《中国电业》2006,(9):68-6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已经正式公布。其对电力行业现行的农电用工政策无疑将产生较大的冲击。虽然部分电力企业改革了用工制度。采用曲线使用的办法.组建了“农村电力服务公司”等形式的法人实体.并与之签订了劳务输入协议或“外委”、“外包”合同.但由于此类型的法人实体往往是由供电企业或其下属多种经营单位出资组建,如因用工不当而产生劳动争议案件.至少会给供电企业的“半壁江山”带来经济损失。因此。正确理解《劳动合同法》,规范农电用工行为已经迫在眉睫。[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当前,劳务派遣已经成为国有施工企业用工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务工在不断为企,2~JJ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企业的用工管理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规范劳务用工,打造“共生共存、共存共赢、共赢共荣、和谐发展”的劳务管理文化,成为企业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韩春桃 《广西电业》2013,(Z1):56-58
劳务派遣,就是由具有法人资格的劳务派遣机构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务人员的一种用工方式,劳务人员与派遣机构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机构是劳务关系,派遣员工与派遣机构则是一种劳动关系。劳务派遣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这种新的用工优势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当前广西水电工程局也正在采用这种用工形式,其优点是可以节约成本、转移劳务风险、人事管理便捷、优化人才结构,  相似文献   

6.
有关工程“转包”和“分包”的规定不幸同建筑工程劳务分包的规定发生碰撞,以致造成施工企业在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后而不得不继续沿袭向“包工头”转包分包工程或劳务的用工方式。为何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场面呢?  相似文献   

7.
农电用工问题种种 劳动法规带来的用工主体问题。为规避用工风险,有相当一部分农电企业采用劳务输入方式使用农电工,但随着《劳动合同法》草案的颁布,意味着此类用工行为将不再是有效的“防火墙”。该草案首先对劳务派遣单位实施了严格的准入制度:“以劳动力派遣形式用工的用人单位(以下简称劳动力派遣单位),注册资本不得少于50万元,并应当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保障主管部门指定的银行账户中,以每一名被派遣的劳动者不少于5000元为标准存入备用金。”并就具体用工行为指出:“劳动者被派遣到接受单位工作满1年,接受单位继续使用该劳动者的,劳动力派遣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终止,由接受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接受单位不再使用该劳动者的,该劳动者所在岗位不得以劳动力派遣方式使用其他劳动者。”这无疑是给农电企业上了一道令人头疼的“紧箍咒”,宣告了劳务派遣制用工的实质性终结。  相似文献   

8.
劳务成本在建筑业全部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劳务成本的进项税额抵扣情况,直接影响了建筑企业“营改增”后的实际税负.“营改增”后,劳务用工模式、结算方式、供应商选择、发票管理等方面都将对企业产生较大影响. 劳务用工模式的影响 目前建筑企业劳务用工模式主要有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劳务派遣、架子队、个人挂靠分包等.  相似文献   

9.
劳务派遣随着劳动力的市场化出现,成为企业的一种新的用工形式。劳务派遣亦称人才租赁,即用工单位向劳务派遣机构提出所需人员的标准和工资待遇,由派遣机构通过市场招聘等方式搜索合格人员,把筛选合格的人送交用工单位。劳务派遣单位是用人单位,应当履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呼啸而至,一时之间,施工企业资金压力增大,人工费用支付滞后,导致一些实力不强的劳务派遣、劳务分包企业走向倒闭、破产;部分施工企业在劳务用工上,放松资质准入审查标准,更多地关注劳务价格;还有的企业开始直接组织劳务施工队伍,以减轻资金上的压力。这就使得施工企业在劳务用工方面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既有规范的劳务分包和劳务派遣用工,又有不规范的劳务分包用工,还有直接的雇用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建市[2014]92号)精神,加强建筑劳务用工管理,进一步落实建筑施工企业在队伍培育、权益保护、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责任,保障劳务人员合法权益,构建起有利于形成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长效机制,提高工程质量水平,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提出以下意见:一、倡导多元化建筑用工方式,推行实名制管理(一)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可通过自有劳务人员或劳务分包、劳务派遣等多种方式完成劳  相似文献   

12.
尽管政策至今尚未尘埃落定,但限定劳务派遣用工范围、限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已成不可逆转之势,未决之处仅仅是一个“度”的问题而已。  相似文献   

13.
用工合法化。按照国家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方向,安徽省对现有的农电工招聘和使用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建立农电工劳动关系代理的用工机制.规避生产安全和经营风险,设立农电用人的“防火墙”。农电工通过“劳动中介”或“服务公司”统一招工,统一建立劳务关系,统一建立个人档案,统一派遣到供电企业使用。原县供电企业所聘用的农电工按自愿原则转入“服务公司”管理,并签订合法、规范、有效的劳动合  相似文献   

14.
提高劳务用工管理水平是我国施工企业粗放型向集约型、专业化转变的必然选择。提高劳务用工管理水平是我国施工企业粗放型向集约型、专业化转变的必然选择。现今一线劳务用工数量庞大,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综合素质较低,管理难度很大。劳务用工管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总承包企业的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信誉。劳务企业存在的问题很多劳务企业只是为别人"挂靠"而备。收取少量管理费用,而真正"以营利为目的,以劳务为卖点"成立的劳务企业很少。目前,极少有劳务公司是  相似文献   

15.
劳务派遣,就是由具有法人资格的劳务派遣机构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务人员的一种用工方式,劳务人员与派遣机构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机构是劳务关系,派遣员工与派遣机构则是一种劳动关系.劳务派遣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这种新的用工优势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当前广西水电工程局也正在采用这种用工形式,其优点是可以节约成本、转移劳务风险、人事管理便捷、优化人才结构,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如80后、90后的劳务派遣职工各方面压力大、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工作不积极,责任心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电力企业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要求,超前谋划,研究劳务派遣用工新模式,规避法律风险。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劳务派遣用工合法权益。当前,劳务派遣员工作为一支重要的人力资源队伍,在电力企业的生产、营销、后勤、工程施工等专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补充。但也存在一些消极影响,如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因劳务派遣用工导致的劳动争议有增长趋势等。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和新颁布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已分别于2013年7月1日和2014年3月1  相似文献   

17.
1987年,借鉴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提出了我国施工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实行“两层分开”,建立劳务基地,是总体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立劳务基地的必要性、劳务基地的作用、劳务基地与国营承包企业的结合、劳务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等,江苏省江都县建工局李家骥同志“深化建筑业用工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一文,结合该县的实践,作了较系统的阐述,现予刊登,供有关方面参考。同时希望有更多的单位,对用工制度改革及劳务基地建设提供经验、意见和建议,进行交流,以推动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8.
建筑施工劳务分包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阶段与施工劳务相关的问题如施工质量、安全、劳务权益保护等还普遍存在,施工劳务需要得到有效地管理和规范。施工劳务分包是组织施工劳务的主要方式。在确定施工劳务分包机制时必须考虑两个核心问题即施工劳务组织和施工劳务交易。施工劳务组织应该禁止采用零散用工的方式,施工企业直接雇佣的所有劳务应该由施工企业负责管理并对他们的作业承担直接责任。成建制的劳务企业和施工企业之间的交易应该在有形劳务分包市场上进行,具体交易形式应该以交易合同备案制为主。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的修改决定,并于2013年7月1日开始实施.本次《劳动合同法》修改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劳务派遣的相关规定,修法对劳动密集型的电力企业影响重大.在新法环境下,电力企业如何应对及防范普遍存在的劳务派遣用工管理不规范、劳务派遣用工比例过高、正式员工与劳务派遣员工同工不同酬等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对于企业来讲,《劳动合同法》实质规定两种不同的用工形式。一为企业以劳动合同形式聘用员工,二为劳务派遣形式用工。在《劳动合同法》规定外,企业尚有其他用工形式,较常见为借调。由于《劳动合同法》强化了企业应当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情形,企业要规避用人责任,减轻企业人员包袱;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恰当地利用合同约定规范不同的劳动用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