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闻潜 《经济纵横》2006,(11):20-22
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处于高位,但产能过剩问题也日趋严重。经济的高增长和产能过剩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我国出现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是投资与消费矛盾的深化,而根本性原因在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滞后。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的产能过剩为什么这么严重、而且久治不愈?这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产能过剩和货币超发这两大顽症,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和社会。不解决这两个问题,中国经济无法回归到稳增长之路。产能过剩严重危害中国经济在中国,产能过剩现在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2013年,《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说:"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消耗、高排放行业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2013年12月17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54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如何有效化解过剩产能"。中国有色金属协会副会长文献军介绍了当前我国电解铝行业的基本情况,提出了电解铝产能是否过剩的判断指标,剖析了我国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提出了控制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加快退出缺乏竞争力产能和扩大铝消费等化解电解铝产能过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5年中国经济高增长、低膨胀的大趋势已定。 产能过剩的问题已经在经济高增长的背后浮现。  相似文献   

5.
钢铁行业因为其生产周期长,投入产出时滞较长的原因,极易引发产能过剩。我国钢铁工业的产能过剩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工业本身的技术经济特征有关,也和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以及政府行为有关。本文就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我国钢铁产能过程问题的几条措施。  相似文献   

6.
解决好产能过剩问题是我国调结构、稳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前提之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西方国家的实践都证明,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本质决定的,仅市场机制自身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我国出现产能过剩问题,既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般性原因,也有我国独特的国内外原因。从长期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将政府指导和调节与市场调节很好结合,才能较好地缓解产能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7.
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境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产能过剩的概念,接着从政府干预过多,市场机制不完善、产业集中度低、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这四个方面分析了产能过剩的原因,从而提出了解决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对外贸易也步入以中低速增长、对创新和品牌的要求变高,以及贸易摩擦持续不断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贸易伙伴国经济增速放缓、大宗商品价格走低,以及贸易摩擦动力增强,是导致外贸进入新常态的外部原因;国内产能过剩、劳动力优势丧失,以及出口产品附加值低则是其内部原因。外贸新常态虽不利于经济增长、以及过剩产能的输出,但可以促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外贸结构和外贸企业的转型。面对外贸新常态,我国出口企业可以从调节贸易地理方向、创新机制和加快培育自有品牌等方面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9.
正计划经济时代"短缺"是经济运行的常态。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实行了市场经济制度,经济运行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由卖方市场逐步转为买方市场。随之而来,出现了"产能过剩"现象,重工业领域尤其严重。如何认识和度量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对于中国的投资和经济增长有何影响,以及如何治理产能过剩,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领域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低速稳增长的新常态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供需错位,即供给和有效需求的失衡问题,具体表现为在某些领域的有效需求不足和该领域的供给过剩.其中产能过剩是造成供需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很多行业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尤以钢铁产业最为严重.河北省是我国的钢铁大省,近几年来钢铁产能过剩比较严重.本文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河北省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现状、表现以及原因,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提出了下一步去产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可瑜 《当代经济》2016,(18):34-35
目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同时产能过剩问题的严峻性愈发突出.在我国投资率偏高、外需萎缩的环境下,提振居民消费可以打破我国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消费不足的非均衡局面,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并拉动经济增长,进而实现经济均衡发展.本文利用机制设计理论分析探讨了通过提振居民消费化解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扩大居民消费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产能过剩原因与机理分析。1.产能过剩的周期性和阶段性原因:(1)产能过剩标志着中国第三个增长周期的结束。从中国经济增长周期看,2008年后出现的低增长,是中国经济自身周期调节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叠加效应。目前的产能过剩既有市场周期的因素,也有2008年以来刺激经济留下的后遗症。(2)产能过剩与我国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有关。(3)产能过剩与我国科技创新动力不足、能力不强有关。2.中国产能过剩属于"体制性产能过剩"。过度使用政策杠杆,形成了政府大于市场的"政府价格信号"。进入21世纪以来,各级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快速增长,过度使用各种经济政策杠杆,大幅降低了投资要素价格,政府创造的价格信号成为引导企业投资的重要调节信号,使许多投资不是依据市场信号,而是依据政府价格信号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讲,目前中国产能过剩属于"体制性产能过剩"。3.逆向激励的政绩考核机制,成为过度投资的内在动力。经济"追赶"在相当长时期内构成了中国的首要发展要务。尤其是在中国特色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下,由中央政府始作俑,每层级政府都为下级政府,制定一套以GDP增长为核心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打造出一种竞争性干部晋升机制。加之,大力发展更能带来GDP和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重化工业。从而为产能过剩的异军突起埋下体制伏笔。可以说,这种GDP导向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在推动"经济赶超"的同时,对行业产能的过度膨胀产生了巨大的逆向激励作用,即引致不断加剧的产能过剩。4.扭曲的财政体制,导致政府行为经济人化,是政府盲目追求投资的深层原因所在。房地产泡沫已经形成对政府财政的捆绑。地方政府之所以有抑制不住的负债投资的冲动,根源于两大原因:一是外部的因素,即缺乏刚性约束的金融融资体制和政府负债的管理体制;二是内部的原因,房地产催发的土地财政收益的驱动,使政府行为经济人化。在现有土地财政带来巨大吸引力下,政府变成了以实现土地增值为目标的经营,由公共人角色,变成了经营土地资本、追求土地收益最大的经济人。5.从经济系统看,产能过剩不是经济问题的根源,是系统危机的先兆。不能以一般产品过剩的标准,来判断房地产过剩。房地产具有的虚假繁荣掩盖其的过剩,往往使我们忽视它危机。把产能过剩放在经济系统去考察,产能过剩只是房地产泡沫破裂前夜的前兆。房地产泡沫是产能过剩的深层原因。化解房地产泡沫是从根源上化解产能过剩的关键。(二)以长短结合、内外兼治的思路化解产业过剩的对策。1.总体治理思路:围绕四个主体进行标本兼治。政府是宏观上推动产能过剩的宏观主体。市场是经济系统周期性调节形成产能过剩的客观主体。企业是化解产能过剩的终端和微观主体。员工是化解产能过剩的相关利益主体。上述四个主体是化解产能过剩的着力点和路径,按照长短结合、表里兼治的思路进行,是课题组研究治理产能过剩的主要思路。2.短期治理对策:以法律和行政手段进行应急式治理。治理产能过剩,目前最需要的就是要启动对已经"大出血"的经济系统进行应急治理。遏制住产能过剩、投资盲目扩张的势头。围绕短期应急治理,需要合理使用行政手段和严格利用法律手段。一是坚决遏制产能盲目扩张;严禁建设新增产能项目;妥善处理在建违规项目。二是清理整顿建设违规产能。三是要进行点对点的分业治理。3.长期治理对策之一:给"高烧病"经济系统降温。从中医系统辩证思路诊断中国经济系统,产能过剩是多年来多种因素导致经济系统"高烧病"的结果。要从宏观、系统上为中国经济高烧病降温。(1)战略降温:调整大力热推的城镇化战略。需要把热推的城镇战略调整为降温、整顿、稳步发展的城镇化战略。(2)系统降温:主动降低经济增长速度,为整个系统降温,为中国经济过冬做好准备。(3)预期降温,中国需要有限市场化的房地产管理模式。让中国房地产回归消费品角色、弱化其资本属性,强化房地产行业的福利性质、弱化其盈利性。4.长期治理对策之二:把纠正政府行为经济人化上升为当前改革的首要任务。一是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弱化地方政府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程度。二是加大地方政府负债管理和政府融资体制改革。三是改革官员政绩考核体制。5.长期治理对策之三: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化解产能过剩。(1)推进价格改革,发挥市场价格在化解产能过剩与产业升级的作用。(2)大力促进科技创新,推动过剩产业整合升级。(3)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推动产能过剩产业生态化、节能、绿色发展。6.长期治理对策之四:利用国际市场化解产能过剩。(1)通过海外投资,与非洲、拉美等地建立产业垂直分工体系,以带动我国技术和设备出口。(2)实施"中国式马歇尔计划",以商品输出方式对外援助,以消化过剩产能。(3)如果是信贷援助,应设立"定向采购"绑定方案。(4)通过发行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将过剩的国内过剩产能转化为国家债权。7.长期治理对策之五:制定应对经济系统危机预案。(1)要关注与产能过剩相关联的房地产泡沫破裂带来的系统风险的应对预案。(2)要研究随着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系统经济危机之后应对预案。(3)要研究淘汰落后产业、压缩产能过剩,形成连锁反应带来的危机。  相似文献   

13.
郭影 《经济前沿》2006,(8):34-37
本文针对当前经济热点进行分析,提出产能过剩的现实问题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并针对引起产能过剩的不同原因,以“堵”和“疏”两种方式双管齐下,即一方面从源头上堵住已经过剩的产能继续加剧,另一方面探索一些切实可行的渠道来疏散已经过剩的产能,以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经济受到重创,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同时产能过剩问题的严峻性愈发突出。在我国投资率偏高、外需萎缩的环境下,提振居民消费可以打破我国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消费不足的非均衡局面,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并拉动经济增长,进而实现经济均衡发展。本文利用机理图论述了我国产能过剩形成机理以及通过提振居民消费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进而提出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居民形成理性消费观并改善消费环境等三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贺铿 《经济》2013,(6):118-118
当前,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面临要素成本上升、市场萎缩的困境。引起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第一是内需增长乏力,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不足;第二是长期以来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导致了金融风险的不断积聚;第三是长期依赖投资保增长,导致一些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经济结  相似文献   

16.
《生产力研究》2014,(7):J0001-J0001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产业转型升级与产能过剩治理”研讨会征文启事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产业转型升级与产能过剩治理”研讨会,定于10月18日在湖南科技大学召开。现将会议征文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产业转型升级与产能过剩治理 二、选题范围:(1)现阶段我国产能过剩现状与成因;(2)产能过剩与产业结构调整;(3)产能过剩与企业技术创新;(4)产能过剩与地方政府行为;(5)市场供求关系与产能过剩;(6)治理产能过剩的财税金融政策;(7)治理产能过剩的产业政策;(8)治理产能过剩的国际经验;(9)治理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10)企业应对产能过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受金融危机和产能过剩的影响形势不容乐观,制造业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在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应与“互联网+”相结合,合理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创造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来实现战略转型,完成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通胀压力持续,经济增长放缓,面临“低增长、高通胀”的滞胀风险。究其根源,在于出口下滑与产能过剩、产权和分配制度的缺陷、人口红利消失、流动性过剩以及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既要防止通胀问题,又要避免因政策过分紧缩导致经济增长过快下滑,陷入经济停滞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资本市场》2012,(10):34-35
刺激我国经济增长无外乎两条路,一条路是推出类似2009年那样的4万亿元刺激计划,但我国尚未形成以创新驱动和技术主导的内涵式增长模式,一味继续扩大投资只会造成产能过剩和通胀,将给经济转型带来更大困难;另外一条路就是通过减税刺激经济增长,这正是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战略意义所在。而且,结构性减税政策对减少收入差距、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也是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20.
吕家进 《环境经济》2013,(12):39-40
化解产能过剩是当前我国经济金融工作的重要任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化解产能过剩和推行绿色信贷作为提升银行管理水平和发展转型的重要内容,作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