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深入剖析大营销建设推进过程的主要问题.如员工思想不稳定,由于工作界面不清而形成管理真空,以及时间紧、任务重、推进难度高等难题,以成都供电公司的成功管理实践为蓝本.以企业文化管理改进为主要抓手.紧密结合具体业务工作.构建了适合大营销体系的企业文化落地“五力”模型.通过近一年的探索、实践、修正与改进,大大提升了企业文化管理水平,保障了大营销体系顺利推进到“回头看”阶段,企业各方面工作平稳过渡并稳步提升.形成“统一文化引领企业全面发展”的良好工作局面。  相似文献   

2.
辽河油田公司在企业文化的探索和培育实践中,注重建立企业和员工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双赢”关系,坚持把企业价值与员工价值融为一体,把员工的个人发展进步与企业的持续有效发展有机结合,使员工的个人价值最终体现在企业的持续发展和效益的不断提高上,实现“人企合一”,真正使企业的价值取向和员工的价值追求紧密融合为建设企业特色文化,为企业发展注入持久的生机与活力,积淀了独特而鲜明的企业文化内涵和底蕴,因而步入中国石油乃至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行列。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石油特征和辽河油田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总体构架和格局。审视辽河油田公司的企业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优秀的企业文化的构建,必须从提炼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理念开始,然后使员工信奉理念,使文化理念从书本、墙上走进员工的心中,融人到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中,提倡、信奉和实践三者相统一,即由“虚”到“实”,由“无形”到“有形”,实现文化理念“虚”与“实”的转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和执行性,最终达到员工的价值取向同企业的战略发展及远景价值结合起来,靠广大员工的自觉行为实现“不管而自理”和“取向一致”,企业文化才能真正发挥其巨大的效力,促进企业稳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但也有一些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过程中,并不能切实发挥企业文化作用.只是把企业文化当做一种“面子工程”来建设。企业文化需要通过统一员工思想,规范其行为,增强团队凝聚力,共同为企业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在基本生存阶段,企业文化要以效益为导向,必须为企业创造实实在在的效益,而不是一种单纯成本投入,更不是一掷千金后只换来“面子”上的鲜亮。  相似文献   

5.
安全“家”文化品牌创建溯源 陕煤化神南柠条塔矿业公司成立于2005年5月.至今已建设发展了八个年头。随着企业的转型发展,企业发现与员工之间缺少一种共同维系进步与发展的纽带。  相似文献   

6.
《车间管理》2006,(2):46-47
2005年12月17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在辽宁省盘锦市召开了《2005年全国企业文化(辽河油田)现场会》,全国近百名知名企业家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专家学者80余人出席。会上,中国企联领导向辽河油田公司颁发证书、授予“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荣誉牌匾。 辽河油田是我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公司下设采油、科研、集输、销售等20个场、院和公司,163个基层作业区、1119个自然井站,现有员工29300余人。自1970年辽河油田创建时起,到1999年中石油重组改制,辽河油田坚持继承、融合、创新的原则,努力构建具有辽河油田特色的企业文化,取得了丰硕的物质文化成果。近5年来,辽河油田的经济效益、上缴税费一直位居辽宁省前列;先后荣获了国家有关部门授予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央企业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企业优秀文化奖”、“全国企业文化实践创新奖和研究成果奖”等。这里登载的《突出以人为本理念创建“五小”文化》,是她们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窗口。这种实实在在的“让企业文化的阳光洒落到每一个班站,温暖到每一名员工”的做法,令人钦敬而温馨。[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中原油田销售公司是一个储,运,销一体化的现代营销企业,年销售油气产品能力120万吨,销售收入约20亿元,其所的80余座加油站遍布濮阳,郑州,聊城等10多个地市,大多离基地较远,随着加入WTO脚步的临近,国外许多石油公司都把眼光投向了中国市场,销售公司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凝聚人心,在竞争中保有自己的“一片天”?该公司实施“安心工程” ,“平安工程” ,“素质工程” ,和“形象工程”的“四大工程”,在增强企业凝聚力,传播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品牌的道路上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员工的精神家园,是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源动力。中国核电各成员公司在核电建设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核电企业文化,为提升企业生产经营业绩和员工核职业素养、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企业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企业文化理念与行为严重偏离中国企业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有两种基本的文化现象:一是企业的理念很时髦、很先进,“在天上飘”,但企业家和员工的行为“在地上爬”,企业文化理念与行为严重背离,造成文化虚脱症;二是员工心理契约的天然缺乏,导致企业制度成本高、管理控制复杂而无效。其根源在于企业文化没有落地。仅停留在时髦的口号与词汇上。没有落实到每一位员工身上,企业文化缺乏内在的推进机制与执行系统,同时员工职业化程度低。企业行为与员工行为缺少自律机制,企业内部交易成本高。  相似文献   

10.
王中艳 《广西电业》2005,(12):17-18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北海供电局从企业发展战略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去认识、构造和建设企业文化.认真贯彻大政方针.努力践行“五个概念”.在深植推广南方电网公司企业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围绕”四个确保”目标.重点培育安全文化、服务文化,学习文化和廉政文化.内增合力.外树形象。“四个文化”在不断充实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广大员工和社会各界的认同.逐步成为该局的文化品牌.成为企业内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是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和谐企业也如此。其核心层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要构建和谐企业,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不断地增强企业竞争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与整合企业文化,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引导教育感染凝聚功能,努力营造一种人与人之间和谐、融洽、诚信、协助的新型人际关系,把员工凝聚起来,自觉把智慧和力量汇集到企业整体目标上,以“人和”促“企和”。  相似文献   

12.
■设计充满“活力”的管理制度■在公司内部营造创新环境■形成开放认同的企业文化“活力管理”正在我们的管理工作中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那么,究竟如何让企业充满活力、让员工充满活力呢?笔者认为,要长久保持企业和员工的活力,可以采取以下“三部曲”:  相似文献   

13.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手册》下发后,为进一步构建统一规范的企业文化“硬环境”,营造浓郁的文化和学习氛围,使公司全体员工对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真正做到“深刻理解,全面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安徽六安供电公司积极建设企业文化长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诠释企业文化手册的内容,展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激励全体员工砥砺斗志,引导员工树立团队意识和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武呜县电业公司注重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班组”的培育力度,灵活采取“三举措”抓好员工大教育,在员工中树立了“学无止境”、“培训是员工最大福利”的理念,使员工由被动学习转化为自觉学习。目前,该公司各基层单位的学习氛围浓厚,学习热情高涨,员工业务技能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企业生产势态良好。公司今年先后荣获了“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劳动关系和谐单位”、“广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价值规律是“看不见的手”.企业的活动受价值规律导向。实际上,还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导向和影响作用是间接的.但是更持久、更深远、更加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是秦山核电公司明确提出公司愿景、公司战略、公司价值观、经营管理理念,开展创建优秀企业文化实质性行动的一年,继结束了全员企业文化培训之后.2005年8月,秦山核电公司又进行了企业文化周活动.这次活动是秦山核电公司又一次全体员工参与的文化建设活动。活动的目的在于深植和进一步整合公司核心理念.凝聚员工其识.增强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企业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炜 《工业技术经济》2001,20(5):47-47,50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企业及其员工在生产和经营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是一种具有企业个性的信念、行为方式,其核心内容是企业的价值观念.企业文化作为适应外部环境和社会存在的一种形式,它必然受社会存在所决定,社会文化也不可避免对企业文化产生影响.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从不同侧面影响着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其中传统文化中真理的部分,企业文化吸收了,则可形成企业的力量,而消极落后的部分,则可能制约企业的发展。我们建设中国企业的文化除…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石家庄供电公司认真实施企业文化战略,积极倡导“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公司文化,以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为契机,以电网安全、员工安全、企业稳定、社会和谐为目标,着力培育具有特色的道德文化、安全文化、服务文化和廉洁文化,用文化搭建企业、员工、社会和谐发展的大舞台,用文化创新推动管理创新,带动公司各项工作的全面升级。进一步推进电网的安全科学发展,获得了“全国企业文化建设2006年度优秀单位”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注输联合一站现有员工20人,其中女员工17人,占总数的85%,少数民族员工11人,党员3人,平均年龄40岁。近年来,该站坚持以人为本,以打造文化示范点为契机,以打造“家”文化为载体,使班组成为员工情感互动的纽带和情感凝聚的核心,营造了“企业关心员工,员工回报企业”的班组情感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0.
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提升企业形象的软实力,通过策划、设计、创新活动载体.引导员工在加快“四个转变”工作进程中.深入践行公司核心价值观.并使之成为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让企业文化建设真正落地生根,树立了良好的供电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