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朝花夕拾》是1921年鲁迅先生在编完《野草)后创作的,属回忆性散文,共收录十篇散文(小引与后记除外),或是回忆童年、童趣、童真,或是回忆故乡的人,或是描写故乡的风俗。但他并非就事写事、就人写人,在回忆的时候他往往借古讽今或喻今。由此整部集子的审美风格自成一体。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影业的日益蓬勃发展,高品质的字幕翻译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电影进军国际市场的先决条件。《夜宴》以五代十国的宫廷叛乱为背景讲述了一段凄美纠葛的爱情故事,影片完美展现了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含蓄内敛。译者考虑到字幕翻译的种种制约因素,以简洁通俗的译文实现了中西文化的零障碍交流。  相似文献   

3.
《悲惨世界》是一部集合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审美体验的经典时代巨作。雨果通过对人物对话、行为、思想、外貌四个维度的描写创作,使人物形象立体丰满、个性鲜明,通过对人物生活的场景描写让读者身临其境,可以更好地体验小说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命运转换。雨果运用质朴的语言向世人讲述了彼时的法国社会变迁与历史桎梏下人物命运的悲欢离合及人性的善恶美丑,使得该作品兼具浪漫性、曲折性的同时,在审美体验上更具史诗气质。  相似文献   

4.
5.
《鲁迅全集》中的旅游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对《鲁迅全集》中的译作——鹤见辅《思想·山水·人物》的全面剖析,展现出《鲁迅全集》中的旅游文化,并由这一个案对旅游文化作了深入的本质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对市民趣味的迎合是通俗小说能够吸引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啼笑因缘》包含了由道德趣味、文化趣味以及文本趣味共同构成的符合大众审美倾向的市民趣味,从而能够赢得普通大众读者的认同并在新文学史上取得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莎士比亚的传奇剧《暴风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这部作品具有的艺术美,即朦胧美、寓意美、真实美、声音美和成熟美,体现了作者想把关从艺术移进现实中,按照美来塑造人的本质和人类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影视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文学的传播。就《红楼梦》而言,影视改编已成为其重要的传播方式,但由于影视艺术的审美方式与文学的审美独特性难以相互取代,影视改编很难成功。同时,红楼影视作品也渗透着现代人对《红楼梦》的接受观念,影响人们对其的审美接受模式。  相似文献   

9.
想做出优秀的具有文学价值的译文,应从对源语言材料的深刻解读和审美开始。完全把握原文的“美”的精髓,对于译者是否能更好诠释出原文的“美”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莫言的作品《生死疲劳》证明了审美客体在翻译中的重要性。译者应领悟原作的美学特征,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丰富审美经验,再现原文。  相似文献   

10.
11.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如何认识人际关系网络中的爱情角色?以两部前后有继承关系的影片为蓝本,分析了两个问题:第一,新旧《庐山恋》反映的爱情价值观对比:对于1980年版《庐山恋》大家褒大于贬,《庐山恋2010》大家贬大于褒。第二,新旧《庐山恋》反映的权力对爱情造成的影响:1980年版《庐山恋》是政治绑架了爱情,《庐山恋2010》则是物质诱惑了爱情。最后讨论影视旅游中的爱情主题,笔者认为爱情主题需要跌宕起伏、高潮不断的情节。  相似文献   

12.
《活着》作为余华由启蒙叙事转向现实叙事的代表作,已然具有文学经典需具备的品格,它民族地拥抱现实命运,它具有史诗性的审美价值。经典是被建构的,余华作品的经典性仍在作者与读者的互动行为中继续生发、建构。  相似文献   

13.
《周易》中的文学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文化重要典籍之一的《周易》,其中包含了大量文学因子,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考察:《周易》中的韵文与传说,《周易》象数与钟嵘《诗品》中"三"的关系,以及《周易》中的文学理论范畴。  相似文献   

14.
《乐记》是一部音乐美学著作,其中也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艺思想。中和之美、声律之美、气论说和物感说等理论概念及范畴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学传统的审美诉求及创作理想,而且对后世文论的建构和发展影响颇深。我们应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乐记》,取其精华,将它深刻的美学思想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服装设计中的视觉力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知觉是观察者观察图形时心理所产生的视觉力。通过对视觉力产生的平衡关系的研究,分析出服装图形的视知觉特性。再把其归纳为位置关系、平衡的表现形式两部分,从而为服装图形设计提供全新的路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文章意在通过论述《红楼梦》的服饰与色彩,描述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非语言信息传递效能,认识《红楼梦》服饰与色彩所表现的人物气质、审美、情感及文化氛围等诸方面的意蕴。  相似文献   

17.
梁实秋的《雅舍尺牍》是他为人品性及散文美学特征的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师诙谐风趣乐观豁达的性格,深厚的爱心以及干练的办事作风;也可看到他散文洒脱飘曳的文风,典雅蕴藉的情感以及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等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点”在服装设计中的表现不仅是一个媒介的作用,同时它也是服装的“灵魂、眼睛”,点聚集成线,转而构成不同的面,既丰富了服装设计,也使其变得更有意蕴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美剧《绝望的主妇》是一部专门关注女性的电视剧。它以神秘的剧情和精彩的故事迅速席卷全美,并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热播。剧中人物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幽默诙谐,这是原剧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的体现,也是中文译者精到的修辞素养的反映。他们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技巧,如语音修辞、语义修辞、话语结构修辞等。该剧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席卷全美,风靡全球,创作者精湛的语言天赋和修辞技巧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0.
论《玫瑰花亭雕塑》美与审美之间的辨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既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又相互依存,并共同推动人类审美活动的发展,从而不断扩大了人类的审美范围,提高着人的生活质量. 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能动的反作用,审美客体对审美主体的决定性作用,都是以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为前提的,它们都以审美活动为共同存在体,具体地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