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金融稳定政策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哲 《经济与管理》2009,23(5):44-49
当今,金融危机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为此,金融稳定是当务之急.审视中国的金融现状,我们必须加强金融体系各组成部分内部及其相互之问的有效风险配置、资源配置等核心功能,将中央银行独立性、货币稳定政策及金融稳定政策纳入统一框架之下,有效协调货币、金融稳定政策,提高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金融制度现况为基础,通过构建中央银行-政府-金融机构-居民四部门的博弈模型,将中央银行宏观独立性、微观独立性、货币稳定政策及金融稳定政策纳入统一框架之下。信息约束使中央银行与虚增流动风险、极力游说的金融机构博弈时微观独立性受挫,货币稳定屈服于金融体系稳定;与偏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强势政府博弈时货币与金融双稳定政策屈服于增长政策,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风险;居民则被动地为通货膨胀、流动性风险买单。十多年来的货币金融政策操作实践为此提供了佐证,因此,重新设计保证中央银行宏微观独立性的机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产权角度出发,建立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微观行为模型,通过分析和考察理论模型和现实情况,认为在中国当前金融稳定政策的框架下,由于中央银行与微观金融机构事实上的产权关系,其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职能均受制于微观金融机构,独立性受到损害.为了保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必须切断其与微观金融机构的产权关系.  相似文献   

4.
对央行维持金融稳定制度选择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永艺  姚正春 《财经研究》2000,26(2):34-38,54
  相似文献   

5.
谭理 《生产力研究》2006,144(1):247-248
2004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为中国人民银行确立了一个新的重要目标——“金融稳定”。文章系统回顾了国际上对金融稳定概念的界定,为在此领域展开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6.
价值稳定是货币充当计价与交换媒介基本职能的内在要求.实践已经证明,仅仅通过维护央行的独立性或约束国家货币发行的法制建设与实施,无法有效维护币值的长期稳定.在信用纸币时代,币值稳定受国家内在信用冲突影响,央行独立性受内生演变规律支配,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与表现,呈现明显的状态依 存特征.从长远看,主权国家币值稳定程度主要取决于国家自身在科技创新与制度创 新过程中维护充分就业与可持续经济增长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货币本位制的确立和二战后各国经济的发展,使得货币政策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相应地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论。这是因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央银行能否有效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保持货币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8.
金建平 《当代经济》2010,(15):102-103
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研究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基本理论出发,重点分析了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现状,并对如何完善中央银行独立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决策信息需求的增加,公众对货币政策委员会决策透明度的要求也在增加。传统的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研究要么只关注透明度原则,要么只关注规则问题。本文将二者结合起来,从博弈视角分析发现,货币政策委员会决策透明度提高并不意味着决策的有效性增加,决策的效果与投票规则相关,保密投票机制可能对应着更高的决策效率。本文通过对美国、日本和中国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与美国和日本中央银行独立性之间的差距更多地体现在委员的构成和产生上。因此,提高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当务之急是建立有效的决策机制、强化委员的代表性、协调各方利益以及减少博弈冲突。  相似文献   

10.
金融稳定的定义及对金融稳定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梳理出已有的几种金融稳定定义,然后给出金融稳定的规范定义,最后分析这一规范定义对于中央银行金融稳定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经济金融体制下,金融不平衡的积累和破灭,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产生了重大不利影响,货币政策如何应对金融不平衡成为很多学者关注的话题。本文分析了货币政策在金融不平衡形成中的作用,以及金融不平衡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产生的不利影响,介绍了货币政策应对金融不平衡的几种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12.
张雪兰  何德旭 《金融评论》2012,(1):71-81,125
自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货币政策通过“风险承担渠道”影响金融与经济稳定已渐成学术界与政界共识。然而,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萌芽阶段。鉴于此,本文对国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探讨,以期加深对于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及其作用路径和内在机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采取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文章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视角,对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实施的背景、具体措施进行了阐述,并重点考察了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对央行资产、负债及其构成、货币政策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急剧膨胀的央行资产、大量投放的流动性必然造成将来通胀压力,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如何顺利退出,事关经济金融的稳定和货币政策的效果,也是央行在经济复苏阶段面临的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我国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以及货币市场的日数据,选取四变量VAR(6)-GARCH(1,1)-BEKK模型,分析了汇率改革以来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与货币政策的互动关系。研究显示,上述三个主要金融市场与货币市场间存在显著的一阶矩和二阶矩关联性,说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可能关注了金融市场条件的变化。基于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表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能够在金融市场间较为有效传导,同时,金融市场条件的变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构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为此,中央银行需要提高对金融市场变化的关注程度,增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并强化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搭配,以减小外部冲击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历两次由国际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宏观经济紧缩,这表明外源性冲击已成为影响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实证研究表明,在当前国内经济受到外部冲击而出现紧缩时,货币政策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依然显著,但在效果上存在差异.降低利率能长期稳定提高消费增长;而货币供应量扩张仅在五个季度内能显著刺激投资增长,长期基本无效.因此,本文认为现阶段在与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配合拉动内需时,应将带动国内消费增长作为货币政策长期任务,而将提高国内投资作为短期目标.  相似文献   

16.
美国金融生态的恶化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就业效应的失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美国的经济衰退得到了显著遏制,但失业率却持续在高水平运行,表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降低失业水平无效。研究显示,金融危机造成了美国金融生态的明显恶化,银行体系采取了紧缩信贷的应对措施,因此,美国政府通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释放的流动性被截留在银行体系内部,不能形成满足市场投资需求的流动性供给,国内投资不能扩张,失业率就不可能下降,其结果必然导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就业效应的失灵。  相似文献   

17.
中心国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更替之间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国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更替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当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国霸权地位开始逐步下降后,会带来外围国家对其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信心下降并诱发中心国储备货币信心危机的发生。从历史来看,中心国出现储备货币信心危机通常还不是货币体系更替的标志性事件,只有当中心国出现主权债务危机时,旧的国际货币体系才会到达终点。当前中国作为外围国家,应重点关注中心国美国的国债市场变化趋势,从而选择正确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但不同层次的货币供给对物价水平的影响程度不同,货币增加对不同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影响具有非均衡性和非直接性。过高估计我国货币政策对物价的影响是不适当的,由于长期的国际收支失衡、活跃的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以及全国范围内资产泡沫的出现,使得央行对货币供给的数量及流动方向无法很好控制。文章最后针对如何管理我国目前以及将来的物价水平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美联储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操作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银行体系遭受重创,信贷活动萎缩,市场利率上升,实体经济难以得到资金支持,美国经济陷入了衰退。为了刺激经济复苏,稳定金融市场,修复银行体系,美联储密集地进行货币政策操作,通过各种方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本文对2007年以来美联储所采取的货币政策加以梳理,对其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0.
金融稳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非线性特征决定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非线性特征.本文利用世界37个国家1993~2007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央银行利率政策的门限转换特征.研究结论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限累进效应,各国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也存在显著的门限转换特征,文章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了比较,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利率政策倾向于更高的门限值,文章最后对中国利率政策的实施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