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智慧》2008,(2):59-61
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行为中,属于伪造会计资料的是()。A。以虚假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B.用涂改、挖补等手段改变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真实内容C。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D、由于差错导致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记录不一致  相似文献   

2.
吕志明 《新智慧》2008,(12):58-59
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记账只是一种形式,工作重心从记账环节前移到填制记账凭证环节。计算机系统内部并不存在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传统手工账簿形式,一切账簿资料最终都是根据记账凭证中的数据汇总和筛选出来的,记账凭证成为了账务子系统的唯一数据来源。  相似文献   

3.
2006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公司法》规定了股东的账簿查阅权,但该规定过于简单。为便于公司实践和法律适用,有必要对账簿查阅权的对象范围、行使账簿查阅权的主观要件、客观要件、行使方式及账簿查阅权的法律救济等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商业贿赂易发、多发,呈现出犯罪主体和犯罪环节相对集中的特点,给商业系统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任何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都需要通过资金的流动来实现,而任何资金的流动都会以真实或虚假的形式反映在会计账簿中,所以在我国建立统一、完善的商事账簿制度,可从源头上有效遏制和减少商业贿赂等现象。  相似文献   

5.
新《公司法》规定了股东的账簿查阅权(第34条、第98条),但规定过于简单,这会给公司实践和法律适用带来许多不便,需要对一些地方加以完善。主要包括:在账簿查阅权的对象范围上,应采取概括加列举的方式。在行使账簿查阅权的主观要件问题上,应当对股东具有不正当目的的情形进行明确列举,设立外部检查人制度,设立关联公司账簿查阅权。关于账簿查阅权的行使方式,既允许股东阅览账簿文件,又允许誊写或复制有关的账簿文件。在法律救济上,股东在合理正当的要求范围内行使查阅权遭到拒绝的,可以请求法院赋予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相应的会计账薄查阅权和复制权。  相似文献   

6.
刘锦芳 《新智慧》2007,(3):33-34
本文先对电子账簿审计证据的特征加以分析,接着指出目前存在的质量问题,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审计措施,主要是从审计证据获取的“五个环节”上加以规范,还要建立“三个制度”来更好地提高电子账簿审计证据质量。  相似文献   

7.
银行的会计事后监督就是在日常的会计账务处理完毕后,再由专人对当日的所有记账凭证、账簿等进行复查和核对,以及早发现隐患,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账簿查阅权是股东对公司的会计账簿、会计书类和有关记录进行阅览的权利。我国新公司法对此项权利的行使进行了原则规定。股东账簿查阅权的行使应有正当目的,并受持股时间和持股数量限制。股东在请求行使权利时必须严格遵循法定程序,遭拒绝时,可请求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9.
浅论大型医院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常见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玲 《企业家天地》2011,(10):116-116
一、大型医院财务档案的基本内容 大型医院的财会档案种类繁多,普通财会档案包括下述种类:①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其他凭证;②会计账簿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帐、辅助帐、其他会计账簿;③财务报告类: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告,  相似文献   

10.
会计核算形式,又称为账务处理程序,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账务处理流程相互结合的方式,它规定了凭证、账簿、报表之间的关系,采用适当的会计核算形式。是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前提。手工会计采用的会计核算形式主要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日记总账核算形式和通用日记账核算形式等。企业可根据会计业务的繁简和管理上的需要来选用其中一种。  相似文献   

11.
邓中华 《新智慧》2004,(10A):26-27
税务会计的调整核算,是指税务会计将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核算得出的利润总额、会计收入、应交税金调整为按税法核算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和应纳税额的过程。本研究的税务会计调整核算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是税务会计完全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后的调整核算。现行纳税调整实际上只是体现调整的结果,没有反映调整的过程,即使有调整的过程,也只是十分简单的计算表。税务会计调整核算则具有完备的账簿体系,编制调整分录后,需在税务会计凭证和账簿中记录。这样,调整结果更具可验证性,能提高税务处理结果的正确性,也有利于纳税筹划。  相似文献   

12.
商业账簿作为一种技术手段,是商主体依法制作的,是相对于会计账簿的一个私法概念。它具有自己独特的法律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有效鉴别会计信息的真伪是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前提。由于会计信息形成的主要载体是会计账簿 ,因此 ,巧查账簿 ,是鉴别会计信息真伪的有效方法。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信息为对象 ,可以找到相应的辨别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刘宝香 《新智慧》2003,(12B):48-48
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一些单位存在部分会计人员无证上岗、未按会计制度规定使用会计科目、银行存款和现金管理混乱、会计资料手续不完备、票据管理混乱、“白条”入账、会计账簿的登记不够规范等问题,还有一些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形同虚设,致使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管理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15.
我国修订后的公司法虽然赋予了股东账簿查阅权,但规定还是有些粗陋,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外国立法,结合我国实际,对股东账簿查阅权主体、客体范围、查阅权行使的程序条件、查阅权的限制及司法救济等问题予以明确,使股东的此项权利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二维思维图示的“二维”,是指列维和行维,列维反映动态变化,行维反映静态平衡。思维图示是指客观事物移入人的头脑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图示。所谓二维思维图示,就是指会计事项的价值形态移入人的头脑形成的具有列、行等二维结构的报表图示,具有三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一体的特点。本文从内在关系的角度,探索动态平衡规律的内涵及其作用形式,从外在现象的角度,探索二维思维图示的规律和功能,构建三位一体的思维图示。一、命题的提出1、会计报表教学质量上的直接性、明晰性的要求。在会计报表的编制程序上,由于会计核算具有“三段程序”的特点,即从会计凭证到会计账簿,再从会计账簿到会计报表,它虽然保证了对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分类、归集、汇总的质量,但是从会计事项的发生到会计报表,会计数据在程序中被多次转移和重复登记,在若干中介环节被人为地肢解,使比较简单的数据关系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很难从核算过程正向看到会计事项对会计报表的构成及其变化有什么直接的函数关系,也很难从审计程序逆向发现会计报表的构成及其变化对会计具体事项的因果关系,因此也影响了会计报表的教学质量。这是该命题提出的报表编制程序上的原因。2、会计报表信息的综合性和全面...  相似文献   

17.
一、分期收款销售账务处理存在的问题 对于分期收款销售业务,《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要求设置“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科目进行核算,规定在产品发出时,不作为销售收入的实现,按产成品的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产成品”科目;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时日,确认到期销售收入的实现。同时,按产品全部销售成本与销售收入的比率,计算并结转产品销售成本。由于不能直接地在“应收账款”科目中反映,为此,在设置“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科目的同时,还应当规定要设置明细备查账簿。 我们不难看出,这样的会计处理未能完整地反映出发出商品业务的全过程,致使“存货”和“应收账款”科目余额所反映出的信息失真,当然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计提数据也就不准。与此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分工较细的企业,有的把明细备查账簿放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只有数量控制而无金额控制;有些较小的企业对明细备查账簿管理上不慎重,记录不完整;甚至有些企业为了“避税”,干脆不作“分期收款发出商品”账务处理,待收到货款时直接作收入的实现。这就造成了产成品管理失控,发出商品核算管理不严,造成应收账款形成呆账死账、资产流失等问题。 二、改进方法 二.根据《工业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原材料采购“料到款未付”的...  相似文献   

18.
陈司谨 《新智慧》2005,(6):47-47
会计档案管理是单位对自身的会计专业核算资料整理成册,并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加以保管处理的规范行为。会计档案是指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资料形成的重要史料和证据。会计档案是社会经济最基本、最完整、最真实的记录。  相似文献   

19.
刘墉  卢义 《新智慧》2006,(2):69-70
朱老板是有名的火暴脾气,职员犯一点小错,账簿上差几毛钱,他都能花上两个小时训话。所以员工在背后都不喊他“朱老板”,只要一龇牙,说“神经”大家就心领神会了。  相似文献   

20.
会计登记簿是为适应某些业务需要而设置的起备忘、控制和管理作用的辅助性账簿,用来记载会计主要账簿中未能记载而又需要考查的业务事项,对加强会计核算与内部控制,防范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有些部门自发设立的登记簿存在着系统性、规范性不足的问题.完善会计登记簿,应遵循统一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实用性的原则,以发挥其应有作用.本文针对陕西省的现状提出了改进和提升会计登记簿管理水平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