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动态贫困研究是从中长期考察家庭贫困状态,关注家庭贫困状态的脆弱性与发展演变。采用CHNS家庭微观数据,通过对我国农户动态贫困的研究发现:男性户主、年轻户主、人口规模较大、低人力资本、人均使用耕地面积越多的家庭,在一段时间内多次贫困发生概率较大;此外,我国农户动态贫困还表现出较强的区位特性。减贫政策应该从以下四方面改进:一是细分农村贫困人口类型,实施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二是建立贫困家庭教育技能补贴制度;三是帮扶贫困地区开展非农或高附加值农业经济;四是建立有区域特征的扶贫开发机制。  相似文献   

2.
运用技术生态演化理论构建了人力资本对自主创新的作用机制,从理论上解释了人力资本必须达到一定门槛才能推动自主创新的原因,同时证明了人力资本积累门槛并不是推动自主创新的唯一因素,自主创新的实现是人力资本和技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通过对中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验证了这一理论,并对中国人力资本推动自主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光普 《经济师》2014,(6):71-73
文章利用省级历年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等计量经济模型,采用OLS回归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从不同时间段来看,1992年之后,劳动力流动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不同区域来看,中、西部的劳动力流动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扶贫工作重点已进入新阶段,从消除绝对贫困向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相对贫困转变,从解决收入贫困向解决多维贫困转变,从重点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向统筹城乡扶贫转变。能源是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能有效反映福利水平。了解我国城镇家庭能源消费的基本特征、准确测度能源贫困水平与分布,有助于为今后扶贫工作提供资料基础和科学管理依据。本文构建消费者能源消费决策分析框架,并运用第一次中国家庭能源消费调查数据,考察居民收入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并对中国城镇家庭能源贫困状况进行测度。研究发现,居民收入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S型非线性关系,能源价格、家庭特征、地域特征等因素在能源消费决策中都发挥重要影响。我国城镇家庭相对能源贫困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能源可支付性问题。能源贫困率在20%左右,其中电力贫困程度更为严重,超过25%。家庭收入增长、户主受教育程度提高、城市电力基础设施的普及、城市环境规制水平的提升会显著降低城镇家庭陷入能源贫困的可能性,而电力价格上涨会显著增加城镇家庭陷入能源贫困的概率。  相似文献   

5.
6.
7.
本文采用河南省18个地级市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就金融发展对减少贫困的影响机制及其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河南省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效率均对减少贫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经济增长能够有效的减缓贫困,但河南省的财政政策、对外贸易、教育投入对贫困减缓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8.
收入增长与幸福指数演化——基于浙江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利用实证调研数据对不同收入阶层居民的苦乐感受进行分析,发现收入与目前快乐状况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特别是在健康、亲情与工作状况一定的条件下,收入、资产与目前快乐感、5年后快乐预期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目前浙江省居民的快乐程度表现出随着经济状况(收入与资产)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当平均收入高于一定水平以后,随着收入的增加,快乐水平出现衰减现象,从而初现了"幸福-收入"悖论的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5—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分位回归模型,以城乡相对贫困视角下的农村能源贫困为被解释变量,以城镇化发展水平为核心解释变量,并纳入经济发展水平、农村能源推广管理机构情况等控制变量,研究城镇化发展对农村能源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1)消费数量维度下的农村能源贫困比消费结构维度下的农村能源贫困分布范围更广且贫困程度更深;(2)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皆可对农村能源贫困产生负向影响,但这种负向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随着农村能源贫困程度下降,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其的负向影响呈强化趋势,而经济发展水平对其的负向影响呈弱化趋势;(3)农村能源推广管理机构情况对农村能源贫困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因素异质性,强化机构的基层结构与提升机构人员文化水平比单纯扩充农村能源推广管理机构人员数量更有利于缓解农村能源贫困。基于此,提出了缩小城乡相对贫困视角下农村能源贫困程度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1998—2010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的数据,从空间视角采用静态和动态面板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投入要素对经济发展的短期和长期影响,以研究我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低碳经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粗放式的劳动投入在短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长期却阻碍经济发展;固定资产投资的扩大、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利于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发展;CO2排放与经济发展呈现倒U型特征;污染税费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在短期和长期都优于治污投资,政府干预与市场结合的治污投资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不同经济部门的能源消耗对经济发展的短期和长期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2001—200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系统的广义矩(GMM)估计方法,研究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和贫困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的金融发展更有利于贫困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减少收入分配不平等。贫困家庭的收入增长大约有31%可以归因于金融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而剩下的69%是由于金融发展的增长效应所致。另外,没有证据表明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存在倒U型关系。在非农产业比重高的省份,金融发展会加剧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业绩和效率两个方面相对于全国而言是名列前茅的。研究表明:天津市吸引FDI的业绩比较突出,并且显示出较大的潜力。在津的外商直接投资有很高的经营效率,是带动所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天津的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近期天津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会促进FDI的大量流入。  相似文献   

13.
资产扶贫具有重要的主体培育和增能作用。本文在多维贫困理论和测度方法基础上构建了多维资产贫困指数,运用2012年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家庭资产贫困的特征事实和非正规金融的多维减贫效应。研究发现:农村家庭资产缺乏现象较为普遍,无论是低收入家庭还是高收入家庭的资产积累都不理想;农村土地与住房的资产效应太弱导致高收入家庭将财富转化为住房资产时遭受了更严重的"隐性剥夺"。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家庭收入与资产积累产生了显著的逆向分配作用,其更多地有利于中高收入家庭而不利于中低收入家庭多维资产贫困的减缓,由此扩大了农村中高与中低收入家庭多维资产贫困不平等程度。据此,应着手构建资产扶贫的政策体系,这对于乡村振兴及资产扶贫赋予脱贫人口持续发展能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扶贫资金投入与贫困减少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别以中国官方贫困线和国际贫困线为标准,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就中国政府的农村扶贫资金投入和贫困减少的长、短期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扶贫资金对农村贫困减少具有短期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从长期看扶贫资金抑制了农村贫困的减少,但这两者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贫困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经济增长在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的同时,加重了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因此,进一步完善农村扶贫资金运行机制、提高扶贫项目的瞄准性,对于解决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贫困很大程度上就是农村的贫困.本文利用第一手的调查资料,从农民的生存状况和政策需求出发,探讨了农村贫困的原因、农村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民对扶贫政策的期望,得出了农民迫切需要扶贫、扶贫需要注重开发、扶贫要顺应农民需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增长与减贫关系问题上,大量的实证研究仅仅用经济增长以及伴随增长过程的收入分配状态作为解释变量,其结论与现实的契合性不够稳定。通过在计量模型中加入产业结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扶贫与发展政策等关键性的中间变量,并采用跨越"八七扶贫攻坚"期间和新世纪"农村扶贫开发"两个发展时期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表明经济增长在农村减贫中具有重要地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对农村减贫具有显著的负效应。与现有的大量实证研究结论不同,本研究表明不同产业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农村减贫的影响是不同的,三次产业发展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逆转。因此,新时期反贫困战略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7.
收入增长与不平等对我国贫困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万广华  张茵 《经济研究》2006,41(6):112-123
本文运用两组家计调查数据,采用夏普里(Shaley)分解法实证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变化在我国贫困变动中的作用,并特别考虑了不同贫困线、贫困指标及等价规模对实证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90年代前半期农村减贫的成功主要归因于收入的增长和不平等的下降。在90年代后半期,农村和城市都经历了不平等的快速上升和收入的缓慢增长。因此,这段时间减贫的速度下降,甚至贫困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8.
We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interaction and household finances using the British Household Panel Survey. We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wide range of aspects of household finances and social interaction, rather than focusing on one particular facet of household finances, such as the holding of stocks and shares. We develop a Bayesian statistical framework to simultaneously explore both sides of the household balance sheet—liabilities and assets. Additionally, we allow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interaction on household finances to be time dependent, enabling us to model the effects of social interaction from a dynamic perspective. We also develop a two‐part model to jointly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interaction on the amount of different types of debt and financial assets held conditional on holding the different types of debt and assets. Our analysis suggests that social intera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households holding larger amounts of debt and assets.  相似文献   

19.
中国居民财产分布不均等及其原因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4  
《经济研究》2005,40(6):4-15
使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1995年和2002年调查数据,本文对中国居民财产分布的不均等情况进行了描述,对这一不均等状况进行了分析。本文发现,中国居民的财产分布差距出现了快速而且明显扩大的趋势,这一扩大的趋势主要来自于城乡之间差距的急剧拉大。其中,城镇公有住房的私有化过程既造成了此间城镇财产差距的缩小,同时又扩大了城乡之间乃至全国财产的收入差距;而随着土地收益的下降,土地价值在农村居民财产总值中相对份额降低,造成其原本具有的缩小全国财产差距的作用减弱。另外,本文还认为,居民的金融资产对总财产分布不平等的推动作用将会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20.
新疆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的良好发展能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经济增长的质量又从根本上制约教育投入的力度,进而影响教育的持续发展。新疆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呈现三个紧密相关:教育与经济增长总体上紧密相关;教育与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及劳动生产率、高教发展与第二产业紧密相关;教育经费投入比重及支出结构与GDP总量及人均GDP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