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周敏 《经贸实践》2016,(7):88-88
近年来,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协调各方组织的合作,本文从有限理性的视角,建立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与证监会监管的博弈模型,分析监管上市公司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构建了上市公司、审计机构、监管机构两两之间的博弈模型。通过分析认为:上市公司、审计机构受利益驱动,通过造假获得利益剩余,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造假的处罚力度至少不低于造假预期收入方可达到惩戒作用;我国审计市场秩序混乱,价格信号扭曲,不能甄别审计机构的资质与审计服务质量优劣;监管机构对审计机构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尤其是单次处罚程度不够严厉,不能很好地打击造假行为。文章最后对证券市场造假行为进行了制度溯源,同时提出了整治观点。  相似文献   

3.
我国最近频频发生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案件。与过去不同的是,这些案件并不是由财务造假引发的,而是散布信息配合二级市场操纵股价,引发股价异动。这说明,在新形势下的信息批露和监管仍有其特殊意义,而且难度更大。这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在新形势下如何监管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状况.保护投资者利益。分析信息披露的成本和收益,结合当前中国的证券市场实际,建立博弈模型,以加强信息披露监管。  相似文献   

4.
目前,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共谋造假现象层出不穷,已经成为审计理论界和监管界的难题.本文通过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的建立与分析,提出治理共谋造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运用博弈论的概念和方法,对会计造假和监管进行理论分析。构建了会计造假与监管的博弈模型,在对其博弈均衡求解的基础上,分析制约博弈双方行为的关键因素,并结合会计监管博弈模型,提出了遏制和消除会计造假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小奕 《经济师》2005,(9):127-128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通过函数关系分析信息披露违规与会计监管之间的动态博弈。考察我国目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处罚效果,并提出遏制和消除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现象严重,信息质量低下,对我国经济管理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比较不同国家及国际组织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对上市公司披露会计信息的质量与政府监管机构、注册会计师之间的行为过程进行博弈分析,可以找出会计信息造假的深层原因。要克服会计信息造假的问题,必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监管效率,降低政府监管机构的监管成本;同时,要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并加大监管奖惩力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对股票市场中机构投资者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这种违规行为的监管进行了博弈分析,并使用基于主体建模的动态仿真方法在Swarm仿真平台上建立了仿真模型,同时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指出,严厉的事前监管、完善的上市公司管理制度以及更高的监管者素质可以有效地杜绝机构投资者侵害违规行为的出现。本文通过运用经济仿真方法对股票市场具体违规行为监管问题进行研究,将股票市场监管、博弈论与经济仿真这三个研究领域结合在一起,拓展了对股票市场监管的研究手段,在经济学研究中做出了一定有益的探索。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建立混合策略均衡模型,对该博弈模型进行求解,解释了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的形成机理,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的综合防范与治理提供有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证券市场中,虚假财务信息会增加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价值,从而增加收益.但该公司的造假行为同时损害了投资人的利益,扰乱金融市场秩序,造成社会损失.政府会制定相应的惩罚政策来监督和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同时由市场繁荣、罚款等增加财政收入.因此,政府需要平衡收入和社会损失成本.根据政府的政策,上市公司选择财务信息的造假比例,从而影响了投资人需求.本文将研究政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博弈,初步建立分散模型.  相似文献   

11.
大股东对上市公司掏空与支持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公司的所有权安排中,大股东拥有公司的控制权,有能力为获取控制权的私人利益而侵占上市公司的资源。但是,当上市公司陷入经营困境时,大股东可能通过减少自己的侵占行为而使公司具有偿债能力,甚至会用自己的资源进行支持以防止公司破产。如果上市公司的投资回报率低于大股东的预期水平,或者预期上市公司无法继续生存下去时,大股东会以公司外部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为代价而对上市公司进行掠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国际化经营程度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探讨了国际化经营程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通过对深沪A股410个样本企业的分析,本文尝试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以验证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路径关系,估计国际化经营对绩效的影响程度。结构方程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规模经济效率对其短期绩效有正向影响,企业的全球协同效率对其长期绩效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健  邵丹  潘镇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10):131-138
创新活动具有较高调整成本,因而保证创新可持续性对中国企业发展意义重大。以2006-2014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总经理继任对创新可持续性的影响,并考虑了产品市场竞争和期望绩效反馈的情境效应。实证结果显示:总经理继任对创新可持续性具有负向影响;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总经理继任对创新可持续性的负向作用越强;当企业实际绩效低于期望绩效时,产品市场竞争的负向调节作用更为显著;然而,在实际绩效高于期望绩效的情况下,产品市场竞争的负向调节作用被减弱。  相似文献   

14.
强化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责任,强制上市公司履行和承担环境责任,已成为和谐社会建设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以湖南省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Logistic模型研究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结论表明:公司盈利能力与环境信息披露正相关,盈利能力越强的公司越倾向于披露环境信息;企业规模与环境信息披露正相关,规模大的公司更有动力披露环境信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代理成本;发展能力、上市公司的负债程度与环境信息披露负相关,但不显著。同时,重污染行业与环境信息披露正相关,重污染行业为向社会传递其主动承担环保责任的信息,环境信息披露比例高于非重污染企业,且披露的环境信息内容丰富。本文对提高环境信息透明度、规范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进行证券投资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上市公司投资短视行为日趋严重。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热衷短期证券投资的现象,笔者重点对管理者基于自身利益的上市公司短视行为进行分析。本文选取2007年~2009年的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大量上市公司管理者存在投资短视行为;管理者年龄、经营能力对这种行为影响较大,并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管理者薪酬、管理者持股比例与投资短视不存在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付世俊 《技术经济》2014,(8):99-105
以2008—2012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回归分析研究了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股权集中的条件下终极控股股东的盈余管理对公司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控股股东有强烈动机影响公司的盈余信息披露,导致噪音信息增多、公司的股价同步性下降,股价同步性更多体现市场噪音量而非信息效率;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通过操纵盈余来影响股价进而影响股价同步性的能力强于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若干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规范的信息披露 ,是维护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根本保证。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规范的根本原因是利益驱动 ,屡禁不止的信息披露违规违法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近期工作重点是 :制定和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准则和规则体系、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18.
李青原  王露萌 《经济管理》2020,42(5):173-194
现有信息披露对资本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研究公司信息披露与自身股价之间的关系。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7年发布的业绩预告的信息外溢效应进行了检验,发现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对行业内其他公司的市场反应具有显著解释力,表明我国资本市场业绩预告存在信息外溢现象。并且,公司间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外溢效应越显著,表明会计信息可比性促进了公司间的信息传递,对投资者股票交易具有决策参考意义。进一步检验发现,可比性对信息外溢效应的促进作用在市场竞争更激烈的公司中更为显著。此外,预告公司和非预告公司的信息环境对信息传递的影响有所差异。本文研究结论为我国资本市场外部性现象提供经验证据,对于信息披露质量要求以及披露监管政策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考虑到企业间策略互动对研发决策的影响,将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引入同群效应实证研究。基于2013—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地区、行业和财务特征3类空间权重矩阵,结果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具有明显的惯性;企业研发决策主要受同行业同群企业研发决策(内生同群效应)及其特征变量(外生同群效应)的影响,同地区和相似财务特征的同群企业可以通过特征变量(外生同群效应)对本企业研发决策产生影响;尽管企业研发牺牲了短期盈利,但对股市估值的影响显著为正,说明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已具备一定的价值投资意识,而同群企业研发投入对本企业盈利和股市估值的影响均为负,说明中国企业研发互动主要体现为竞争效应而非协同效应;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后,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显著提升,3类同群效应显著增强。从全局视角对中国企业研发行为进行研究,以期为企业经理人提供有关激励研发创新、提升企业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戚拥军 《技术经济》2009,28(8):93-99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债务期限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的双向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短期债务还是长期债务,均对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强度有负面影响,且短期债务对产品市场竞争强度的负面影响程度大于长期债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债务对其产品市场竞争强度的负面影响程度小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另外,产品市场竞争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债务期限结构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