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省在金融、经济增长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基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对四川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四川省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存在正向关系且经济增长是金融发展的Granger原因;但储蓄转向于投资的比例与四川省经济增长之间是负相关关系且不存在Granger原因,这可以得出四川省金融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的结论.因而四川省应大力发展金融产业,将成都建成西南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四川省的经济和贸易的历史数据为研究对象,根据四川省1987年到2006年GDP与进出口贸易额的年度统计数据,对四川省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进行相关统计学研究。得出结论:四川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方向的因果关系,即对外贸易增长引致经济增长,并且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增长对经济增长都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和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1981-2010年四川省进出口总量和GDP的基本数据,实证分析四川省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川省的进口、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进口、出口贸易分别对四川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拉动作用,相比之下,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要比进口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经济增长的产业供给一般模型的参数和变量适当重新定义,可以用来进行经济增长的产业供给弹性分析、产业结构演变分析、产业增长格局分析和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与贡献分析.运用此法实证研究发现,1978-1992年与1993-2009年两期间四川省产业结构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与贡献发生了很大地改变,近年来四川省产业结构总体已进入工业化中期水平.四川省要在夯实第一产业发展、注意产业发展的协调性的基础上,加快现代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整体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5.
熊健益 《时代经贸》2010,(22):144-145
通过对经济增长的产业供给一般模型的参数和变量适当重新定义,可以用来进行经济增长的产业供给弹性分析、产业结构演变分析、产业增长格局分析和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与贡献分析。运用此法实证研究发现,1978--1992年与1993--2009年两期间四川省产业结构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与贡献发生了很大地改变,近年来四川省产业结构总体已进人工业化中期水平。四川省要在夯实第一产业发展、注意产业发展的协调性的基础上,加快现代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整体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扩展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实证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四川省人均GDP的贡献大小,分析结果表明,投资是四川省近20年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制度和知识资本是关键因素,并对四川省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从投资乘数原理、区位可达性和生产要素流动等视角,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然后以协整理论为基础,选取四川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四川省国内生产总值为变量,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检验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支持前述影响路径。为此应进一步强化四川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提升作用,并促成四川省交通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现有对于经济增长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在经济增长数量分析的框架下展开分析,而很少从经济增长质量分析的框架人手进行考察。经济增长质量是指经济增长内在的性质与规律,具体包括经济增长的结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以及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代价四个维度。当经济增长的结构趋向于均衡时,经济增长质量将会得到提高。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视角出发,采用国际规范的逻辑实证主义分析方法,以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结构转化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考察。研究表明:模型的估计结果与理论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中国1978—2007年间经济增长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9.
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本文选取四川省1985-2007年的数据,对FDI和四川省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与四川省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互为Granger原因.本文最后就实证研究结果对四川省引进外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1997~2008的有关数据,对川、渝两地教育消费、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了实证比较分析,其结论是:相对物质资本投入而言,虽然重庆市的人力资本增长较之四川省而言偏低,但这两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均难以对经济增长产生正面的影响,且重庆市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大于四川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这一结论能为同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川、渝两个地区增长要素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武诗媛 《技术经济》2020,39(12):131-136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铸就了高速增长奇迹,目前已经具备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客观条件。本文通过梳理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文献,总结当下经济增长质量问题的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研究发现:关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文献集中在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界定和解析、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维度与定量测度、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调控政策等方面,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也存在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选取不一致、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缺乏宏微观维度区分、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关系认识不清等问题,今后学术研究当以此为重点突破方向。本文关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文献梳理和评价,对各界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确定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振兴和发展老工业基地,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难题。产生并发展于传统发展现指导下的四川老工业基她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暴露出一系列深层次问题,阻碍着四川经济的发展。要实现四川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现,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经济增长质量状态的量化是经济增长质量问题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的基础。本文从具有明确外延的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出发构建出由28个基础指标构成的测度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均值化方法对各指标数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以基础指标的协方差矩阵作为输入,来避免使用标准化方法和相关系数矩阵所造成的对不同指标相对离散程度的低估或夸大。对中国及各地区1978—2007年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结果表明,经济转型30年以来我国总体层面和区域层面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却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以城乡关系的协调推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国经济增长包括城市和农村两部分的增长,经济高质量的增长要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本文从城乡协调度视角探讨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通过构建城乡协调度指标并结合经济史,对改革开放30年来的城乡协调度做出描述与分析,并探究造成我国城乡协调度波动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乡协调度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从城乡关系而言,二者的差距却越来越大,二元经济结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桎梏;我国城乡关系演变与政策变化所引致的制度安排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密切相关,因此完善相关体制并深化改革就成为了提高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程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省直管县”改革会损害地级市的利益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多个地区正在探索"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目前的最大顾虑是改革是否会损害地级市的利益?本文利用1999—2008年我国地级市数据,通过系统GMM估计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强县扩权"提高了城市财政收入,抑制了城市财政支出增长;财政"省直管县"的作用则恰好相反。"强县扩权"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但不利于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财政"省直管县"虽然降低了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却提高了第三产业比重。两项改革措施都抑制了城市规模的扩大,但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因此,我们不能笼统地断定"省直管县"改革一定会有损地级市的利益、阻碍城市化的进程,应深入地研究各项改革措施的利弊得失,做到综合运用、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并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推算出了高等教育对四川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92%。研究发现,这一比例在西部地区是比较突出的,发展教育与发展经济具有内函关联关系。文章还对比分析影响高等教育对四川经济增长贡献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运用2000—2010年数据,基于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对四川省区域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驱动,平均技术效率水平较低,经济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且其区域差异有扩大的趋势。而基础设施建设和科研投入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促进作用,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和政府财政支出对效率的提高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经济增长与工业三废排放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昌南  刘俊仁 《经济地理》2012,32(3):146-152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采用江西省1990—2008年的经济与环境数据,通过回归二次和三次多项式简化型模型检验了经济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江西省的EKC曲线与经典倒U型EKC曲线形态不同,除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以外,其他环境质量指标与人均GDP的演变轨迹呈U型+倒U型(N型),江西省总体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处于向好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The trend of transferring eastern textile industry to western regions in China is increasingly obvious.As for Sichuan Province,it is a chance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pgrade the textile industry through the incident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western region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isk to environment in Sichuan Province when accepting the transfer and puts forwards relevant measures to this poi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