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跨铁路转体测量控制技术是确保桥梁施工精准度的重要工作,也是跨铁路转体桥施工控制的难点问题。为此,文章结合新建郑万铁路北汝河特大桥上跨孟平铁路转体梁项目施工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了施工测量控制技术在跨铁路转体桥中的应用,并对涉及和影响转体等施工精度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为今后类似转体桥梁施工进一步提供了建设性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刘勇 《价值工程》2022,(11):81-83
本文结合三亚至乐东铁路改造工程跨西环货线左联络线大桥4#、5#门式墩施工实践。说明了以确保铁路营业线的安全为首要任务下的总体施工组织、施工技术方案。同时还全面阐述了邻近既有线防护,桩基施工,墩柱施工,帽梁支架设计,支架构件、模板及钢筋吊装,支架拆除及营业线沉降观测等施工关键技术。达了确保既有铁路运营安全、施工安全和缩短施工周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7,(33):136-139
综合京沈客专跨大郑铁路特大桥(40+64+40)m转体连续梁转体实际施工过程,介绍了上下转盘以及球铰安装施工过程中控制技术以及注意事项。转体梁施工的关键在于转盘以及球铰安装的精度和质量,因此在本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保证了转体梁施工的顺利进行,并且为类似的转体梁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8,(7):138-140
以张家口至呼和浩特铁路怀安站特大桥(60+100+60)m连续梁墩顶转体跨越既有京包铁路施工安全防护为实例,针对京包铁路分离式高填方路基特点,分析了施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和应对措施,介绍了各类防护类型及防护对象,阐述了通过方案优化规避安全风险的重要作用,有效地解决了连续梁墩顶转体上跨干线铁路的施工安全防护难题。  相似文献   

5.
梁超 《价值工程》2024,(10):64-66
为了有效解决铁路小曲线半径槽型梁转体过程中的平衡与稳定性问题,结合宜兴铁路联络线工程城东特大桥(45.5+45.5)m槽型梁,在转动球铰下方及临时固结砂箱中预埋监测元器件,通过施工过程中的参数识别,在拆除临时固结前进行预配重,在转体前通过称重试验精调配重。结果表明:通过纵向预配重5.5吨、横向配重3.0吨后,拆除临时固结时梁体线形和应力状态平稳;通过球铰转动法称重试验确定偏心距满足规程要求,无需进行配重调整,转体过程较为平稳。基于施工过程“数据监测、识别分析”的平衡控制方法,可高效准确解决小半径曲线桥平衡配重问题,为同类型转体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何寨渭河特大桥梁部设计采用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后张法简支T梁,是西北第一座在建时速200公里新标准铁路梁。本文通过介绍何寨渭河特大桥T梁的架设施工工艺,为后续的同类施工提供一定可借鉴的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7.
随着铁路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跨越铁路线的桥梁施工减小对铁路运营的干扰,转体桥施工要点时间短、对铁路干扰小的优点愈发突出。文章以上跨京九铁路立交桥工程为例,通过对项目的概述及具体转体施工流程的分析,同时对施工效果进行评价,旨在对于上跨铁路转体刚构的施工工艺进行探讨,从而达到提高工艺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智慧工地的特点和应用优势进行分析,指出智慧工地的应用实现了对工程项目全方位、全过程、动态化的管理,使得管理责任和管理措施能够有效落实,各单位部门可以清晰准确地掌握项目施工状况,施工风险得到了有力控制,对于防范进度延误及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具有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从智慧工地各子系统功能着手,阐述智慧工地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路径,旨在促进智慧工地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全面推广,为项目安全高效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是国家“五纵七横”公路网上海至成都国道主干线湖北境内跨越长江的一座特大桥梁,是交通部和湖北省“九五”交通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宜昌市主城区连接南北天堑的通途。该桥距市中心约15公里,距三峡坝址50公里,距三峡机场8公里。项目工程建设总长6074.948米,主桥为一跨过江钢箱梁悬索桥,全长1188.314米,主孔跨径960米。南岸引桥长99.5米,北岸引桥长123.286米。全线设特桥1座,大桥1座,中桥4座,互通式立交3处。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由湖北省交通规  相似文献   

10.
周荣贵 《价值工程》2019,38(15):114-116
铁路特大桥水下长钻孔灌注桩施工难度大,施工过程中根据地质情况采用了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方法,保证了每一根桩的施工质量,为水下长钻孔灌注桩程施工积累了可供借鉴的技术资料。在穗莞深项目东江北干流特大桥水上部分施工过程中,通过做实前期策划,优化施工技术方案,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实现了东江北水中桥梁施工有序推进,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对铁路特大桥水下钻孔桩施工控制作出了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部分企业管理工作逐渐趋向于智能化,对于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将建筑工程管理中引入智慧工地系统,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更高效完成施工管理工作,促使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逐渐规范化。深入分析智慧工地系统的应用优势以及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为建筑行业不断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手段,对我国经济稳定增长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文章主要围绕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展开讨论,希望为更多专业人士提供帮助,促使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达到全新高度。  相似文献   

12.
株六铁路复线东起湖南株洲,西至贵州六盘水,是“九五”铁路大会战主战场之一。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株六线贵昆段第一标段和第八标段,全长34.74公里,1998年11月开工以来,在复线施工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工程质量一次检查合格率100%,优良率96%以上。更可喜的是,他们同时也创建了独具特色的“工地化”。  相似文献   

13.
“十五”期间规划中的西部铁路大中型项目基建投资预计将达1000亿元左右,到2005年,西部铁路规模预计达到1.8万公里左右。具体为:一是加强沟通东西部的通道建设。主要是建设陇海铁路宝鸡至兰州复线,西安至合肥铁路,株洲至六盘水复线.遂宁至重庆至怀化铁路,达县至万县铁路;争取开工建设万县至枝城和太原至中卫铁路。二是完善西部省区间通道。主要是在建设神木北至延安北铁路、西安至安康以及内昆铁路的同时,抓紧进藏铁路的前期工作。三是加快国际通道建设。主要是建设中古乌铁路,规划泛亚铁路。四是加大既有线改造力度。…  相似文献   

14.
石家庄地方铁路管理处始建于1958年,是以铁路货物运输为主;机车车辆修理,铁路、公路施工为辅的国有中一型企业。所辖大宋线与国铁石太线的石家庄西站接轨,向北经鹿泉至平山县,线路总长36.4公里,等级为工企Ⅰ级,标准轨距,年输送能力1500万吨。几十年来,石家庄地方铁路为繁荣地方经济、促进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曾荣获“河北省先进企事业单位”、中国地方铁路“八强企业”、“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该处于2005年5月19日由河北省交通厅正式划转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成为省建投的子公司,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企业的成功划…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9,(23):208-210
京霸铁路黄固特大桥跨越庞魏路、东礼路、庞安路等多条既有或规划道路,跨越方式均为现浇梁上跨;常见的现浇梁支架有满堂支架、梁柱式支架、满堂和梁柱式相结合三种;本文结合京霸铁路黄固特大桥施工现场,主要简述满堂和梁柱式相结合的支架体系施工注意事项及本项目选择原因;为同类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最近,国家经贸委公布了“八五”后两年要重点扶持的技术改造项目。 节能降耗的重点改造。老发电厂的“以大代小”改造;对国产20万干瓦机组进行完善改造;提高原煤入洗比例的洗选煤厂改造;发展连铸生产的改造;节能示范项目。 改造交通运输薄弱环节、发展邮电通讯事业。铁路:重点支持晋煤外运通道及繁忙干线的限制区、段、站改造;交通:重点改造  相似文献   

17.
动态轨道衡具备铁路货车动态称重计量效率高的特点,锦化集团是国家特大型企业之一,大量的原燃材料和化工产品靠铁路动态轨道衡检斤计量,因化工原料和产品有相当多是液体,称重计量难度大,故于1991年启用承德自动化计量仪器厂的深基坑双台面微机轨道衡,初检精度0.5级,后因计量要求于 1994对其进行改造,制定目标是改造后精度为0.2级。 改造方案选定在通道和软件两大部分,通道方面要求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电路要求稳定,调整方便,减少零点漂移,软件方面要求增加软件功能,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实现误差的修正补偿。1…  相似文献   

18.
<正>智慧工地是建筑业新的管理模式,在物联网的大时代下,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监控传感技术、虚拟技术等应用到工地建设中。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工程的施工进行精心计划,充分预测施工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从而实现建筑行业管理信息化、精细化。围绕工地建设过程,做到互联互动、智慧施工、科学绿色生产。通过物联网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贵广铁路坪寨双线特大桥变截面薄壁空心高墩施工项目为例,拟用塔式吊机垂直运输配合无支架翻模施工方案进行空心墩施工,基于现场条件和施工要求的分析调研提出一套科学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旨在通过实践探索丰富理论架构,为薄壁空心高墩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GPS RTK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已在测绘领域引起了革命性的变化,目前,范围上数公里至几千公里的控制网或形变监测网;精度上从百米至毫米级的定位,一般都将GPS作为首选手段,随着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RTK技术的日趋成熟,GPS已开始向分米乃至厘米级的放样、高精度动态定位等领域渗透.GPS新技术的出现,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测定各级控制点的坐标,在地形测量中已得到广泛地应用.本文介绍了GPSRTK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步骤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