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硅谷银行因流动性不足及资不抵债,由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对其进行接管。硅谷银行破产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在于资产负债表期限严重错配,从硅谷银行负债端看,硅谷银行以活期存款为主,成本低、期限短,近年来负债规模快速攀升;从硅谷银行资产端看,硅谷银行资产集中度高、期限长,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严重错配;同时美联储超预期加息、科技行业红利渐退,对硅谷银行资产负债表期限错配结构形成多重冲击。硅谷银行破产事件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启示在于,应加强基于前瞻预判的资产负债风险管理,强化商业银行资本管理,设定稳健审慎的风险偏好。  相似文献   

2.
<正>报告认为,硅谷银行倒闭是银行管理不善的典型案例,董事会和管理层未能有效管理风险,而美联储也未能采取足够有力的监管行动当地时间2023年4月28日,美联储发布《关于对硅谷银行监督和监管的审查报告》,系统分析了硅谷银行倒闭的原因,特别是美联储的监管缺陷。审查由美联储副主席迈克尔·巴尔负责,没有直接参与硅谷银行监管的工作人员具体实施。报告认为,硅谷银行倒闭是银行管理不善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3.
<正>硅谷银行以专注服务于科技初创企业及风险投资机构闻名于世,是商业银行科创金融的先行者。硅谷银行倒闭后,市场出现了对“硅谷模式”质疑的声音。文章对硅谷银行危机的成因进行梳理,包括货币政策的迅速反转、客户类型单一、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薄弱、信息披露与投资者沟通失误等,并提出对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文章梳理了欧美银行风险事件爆发的原因,对照硅谷银行破产成因,分析了当前我国中小银行的经营及风险状况,指出在资产负债结构方面:硅谷银行整体失衡,我国中小银行相对稳定,但仍需警惕期限错配;在盈利模式方面:硅谷银行以投贷联动为主,我国中小银行盈利方式相对多元化;在资产质量方面:硅谷银行看似极其优秀,实则“虚高”,我国中小银行整体相对平稳,个体之间差异较大,最后提出选择稳定可持续客户群、优化风险资产配置、提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强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重塑科创金融专营机构的市场定位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硅谷银行破产事件引发全球关注,在美国果断采取接管硅谷银行、为所有存款提供全额保障、设立流动性救助计划等一系列处置措施后,风险趋于平息,但折射出的问题值得高度关注。通过对硅谷银行主要财务指标和监管指标的复盘发现,硅谷银行出险既有自身资产负债过于单一、流动性严重错配、忽视长期利率风险、内控存在短板等方面原因,也与美联储连续加息背景下忽视金融稳定、放松金融监管有关。我国应吸取硅谷银行事件的教训,优化金融监管的顶层设计,处理好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之间的关系,强化风险预警和早期干预,加强中央银行预期管理,深化中小银行公司治理改革。  相似文献   

6.
袁敏 《新会计》2023,(7):23-27
本文以硅谷银行为案例,分析了公司破产前的资产负债情况,认为资产负债表管理不当带来的风险,是公司破产的重要原因。随着美联储的大量印钞,硅谷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急剧扩张,但有限的净资产无法支撑巨额负债,而大量的客户存款被大量运用到期限超过10年的持有至到期的证券上,直接产生了“期限错配”“风险错配”的后果,导致硅谷银行破产。因此,应将风险管理提高到战略高度,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通过资产负债表管理,将风险管理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正>硅谷银行流动性出现风险,不是一般的管理失误,应是管理层决策造成的结果。之所以出现如此决策错误,合理的推论是硅谷银行管理层包括董事会的绩效挂钩考核办法扭曲了经营行为。对其原因的分析,可以为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提供许多借鉴和启示;同时,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对硅谷银行事件的应对,以及市场对硅谷银行事件的反应,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8.
温博 《浙江金融》2023,(10):57-66
本文通过剖析导致美国硅谷银行破产的问题根源,针对该破产案所暴露出硅谷银行存在的应对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不力、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失效等漏洞和短板,结合分析我国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现状,就提升中小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关注货币政策周期变化、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健全内部风险管控机制、提升危机处置能力、有效应对舆情风险等政策建议,并就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风险化解长效机制进行了探索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赵志宏 《银行家》2023,(5):28-29
2023年3月10日,美国硅谷银行因资不抵债被金融监管部门关闭.硅谷银行向高科技初创企业及相关私募股权/风险投资(PE/VC)机构提供的投贷联动业务模式是敏捷的,但其基于这一业务模式的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模式的适应性进化却失于敏捷.  相似文献   

10.
刘晓曙  鞠卓 《银行家》2023,(4):37-39
<正>2023年3月10日,刚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年度全美最佳银行之一的硅谷银行宣告破产。硅谷银行的突然倒闭让世人震惊,同时为商业银行如何稳健经营带来了启示,我国商业银行要在细节上进一步加强全面风险管理,防患于未然。原因:被忽视的风险隐患硅谷银行(SVB)是美国第16大银行,专注于PE/VC和科技初创型企业融资。从资产结构来看,硅谷银行是一家投资风格极其稳健的银行,其抵押贷款证券都有机构担保,几乎没有违约风险。2023年3月,硅谷银行还连续第五年被《福布斯》杂志评选为年度全美最佳银行之一。硅谷银行的破产是出人意料的,  相似文献   

11.
侯哲 《福建金融》2024,(2):27-35
美联储“过山车”式的货币政策转向,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包括硅谷银行、签名银行、第一共和银行在内的三家银行连续倒闭。文章通过梳理三家银行商业经营模式,深度剖析资产负债结构,揭示三家银行倒闭的深层原因。外因在于,美联储“过山车”式突然收紧货币政策,造成巨量低息、短期资金环境发生反转;内因在于,资产负债结构期限错配严重,大量短期低息存款激进配置长久期债券,加息周期下价格大跌,账面浮亏严重;资产负债集中度过高,三家银行业务模式相对单一,无论是资产还是负债,行业和客群过于集中,挤兑潮在“羊群效应”下被短期无限放大;舆情风险处理经验不足,缺乏科学有效的处置措施,甚至反向操作,加剧了市场恐慌,流动性危机进一步发酵。  相似文献   

12.
<正>强化专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促进专业银行信贷资金营运管理的规范化,并进一步增强自我约束、自我调控能力,这是我国专业银行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在目前,我国专业银行在这方面进展缓慢,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拟从分析现状入手,对进一步强化我国专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几个主要问题做一探讨。 一、我国专业松行资产负债管理现状 八十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也进入了我国银行界。经过一段时期的探讨,人们认识到由于社会制度、经济环境、基础不同,照搬照套西方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是行不通的;但同时也认识到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不失为——他山之石,其精华之处对我国专业银行加强信贷资金的经营管理具有现实的  相似文献   

13.
<正>考虑到硅谷银行破产对其他银行的业务冲击有限和美联储及时出台的救市措施,当前美国发生大范围银行挤兑的可能性较小。未来美国是否会发生银行业危机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在美联储持续加息的背景下,硅谷银行突然破产成为引爆欧美银行业市场风暴的导火索。硅谷银行破产,既有自身管理不当的缺陷,也与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转向带来的负向冲击有关。硅谷银行事件引发了两个重要问题:美国还有多少银行面临破产风险?美国是否会爆发系统性的银行业危机?关于以上问题分析视角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一种具体的管理方法1、理论源泉。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在理论上源于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形成于70年代,盛行于80年代。这一理论是继负债管理理论,资产管理理论之后出现的一种综合性理论。这种理论也称作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理论。它是一种协调银行各种业务以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全面的管理理论。这一理论强调银行在其资产负债业务中必须同时管理资产、负债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利率结构和风险结构,以使银行在市场  相似文献   

15.
彭海斌 《福建金融》2009,(11):41-42
美国保险学者Kenneth Black认为"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是一种有学问的计划,它涉及到保险合同的设计和资产的管理"。本文讨论寿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鉴于寿险公司的特殊性,其资产负债管理具有一定的特点,所以应当选择将负债主导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与资产主导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一、摩根大通巨亏事件始末摩根大通此次发生20亿美元巨额亏损的部门是首席投资办公室(下称CIO)。其作为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对冲部门,主要职能是管理摩根大通资产负债,应用多余的存款进行投资;同时负责对冲银行账户资产负债利率、汇率和信用等风险。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金融管理部门应汲取近期国外银行危机事件教训,保持货币政策相对稳定性,强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监管,稳妥推进问题机构化险,健全问题机构处置长效机制,确保金融整体稳定。2023年3月10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正式宣布硅谷银行破产,此次破产事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金融业最大的倒闭案。随后,美国签名银行和瑞士信贷银行相继倒闭,市场恐慌情绪逐渐蔓延,各国投资者对银行业经营状况进行更多审视,  相似文献   

18.
在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方面,硅谷银行的先进经验为全球银行界所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硅谷银行的发展状况和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现状,着重阐述了硅谷银行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各类做法,并分析了其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科技金融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是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核心环节,运用恰当的资产负债管理策略对其资产和负债做出科学匹配,就能够降低风险、提高盈利和市场竞争力.本文阐述了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理念的演变,分析了中资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现状,结合寿险和非寿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差异,提出了中资保险公司选择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策略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要点简介 美国商业银行从70年代后半期开始,把管理的重点集中到管理资产负债表中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两个方面,从而形成了既管理资产又管理负债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其要点如下: 1,资产负债管理有明确的目标,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程。 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有着很强的目标,就是“为股东带来最大的财富”。具体地讲,资产负债管理旨在:(1)稳定或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