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闻媒体曝光——专家论证——政府领导出面表态——行政部门应急反应几乎成为每次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后的固定解决模式。在当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社会高度关注的背景下,分析食品安全"媒体先行,监管滞后"现象的原因、探  相似文献   

2.
《商》2015,(27)
<正>我国食品安全事件的高频曝光,使得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今年年初,清华学生陈巧玲出版的《中国食品安全档案》,书中搜集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关新闻报道和学术研究报告,比如蔬菜中农药残留量超标,用双氧水、甲醛处理海鲜制品,对水果进行打蜡、染色,将霉变大米抛光制作成米粉等。同时10月1日将要施行的新《食品安全法》,强调4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将严守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食  相似文献   

3.
谭春兰  杨德利 《中国市场》2011,(36):105-106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以及台湾塑化剂事件又接踵而来。近期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频频出现,监管到底缺失在哪儿?食品安全事件犹如洪水猛兽般冲击我们的生活,虽然在今年召开的两会中,食品安全再次成为热点,可现实却是食品安全事件的气焰有着越来越旺的态势。如何保证食品安全成为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食品安全的措施等方面来探讨食品安全的立法与监管问题。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缺乏系统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严重威胁公共安全、影响社会生活秩序,进而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恐慌,本文通过分析以"地沟油"事件为代表的食品安全问题来重点探寻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对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出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5.
三鹿奶粉事件引发了国民对食品安全的广泛关注,《食品安全法》也在大家迫切的呼吁声中颁布实施,但是《食品安全法》却没能有效彻底地解决我国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存在许多问题,健全与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迫在眉睫势在必行。重庆沃尔玛店假冒"绿色猪肉"一案中,首次采取"连坐"方式追究其在渝的13家门店的违法责任。"连坐制"震慑了整个食品行业,加大了食品企业的违法成本,有效地降低了食品生产违法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李慧 《商》2012,(7):194-194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着每一个人维持生存最基本的需要。近来媒体曝光的染色馒头、毒豆芽、催熟水果等食品安全事件,一次次地打击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心。面对食品安全这一关系国人身体健康的重大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德治与法治的结合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双重保障。  相似文献   

7.
2008年初的日本"毒饺子"事件引发了中国的食品安全危机,使中国的食品安全威胁论再度升级。中国政府展开的危机公关对此次危机的最终解决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此次事件的研究探讨如何进行危机公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近期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再次轰动全国。目前,国务院已启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随着事件细节的逐步曝光,三鹿事件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再次敲响了警钟。如何使我国公共政策与国际惯例接轨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9.
在盐酸水解植物蛋白(HVP)生产过程中,通过在水解后期加入水解促进剂、负压水蒸汽蒸馏等联合作业方法,使产品中的氯丙醇降至3-氯1,2-丙二醇(3-MCPD)<0.01 mg/kg,1,3-二氯-2-丙醇(1,3-DCP)<0.05 mg/kg,从而达到了出口限量要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温家宝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食品安全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解决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宏观上和长远上看,需要加强道德建设,完善体系建设,就具体实施上说,可通过组织开展咨询宣传活动,在社会上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进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期,奶粉事件、苏丹红、瘦肉精、毒大米在诸多食品安全事件和民众呼声的推动下,距上一部食品安全法规《食品卫生法》(1995年颁布)14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终于临盆,让我们理清"它"的来龙去脉,以便更好地认识"它",理解"它"。  相似文献   

13.
孟融 《光彩》2012,(1):42-42
通过对《刑法》的修改,加重了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惩处力度,改变了以前违法成本相对较低的问题近年来,"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的接连发生,一次又一次触动着百姓敏感的神经。在今年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八》)中,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4.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如毒馒头、地沟油等事件的出现,将食品安全问题再一次推向了风口浪尖。为了检测食品中添加剂的含量,选择色谱分析法对其检测方法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我国一些地方频频发生食品"人为污染"事件,似乎进入了食品安全危机的陷阱。本文基于对食品安全、法律和管制等制度存在的缺陷或失灵的分析,探究食品安全危机陷阱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化解食品安全"人为污染"危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责任重于泰山。但是,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大头娃娃"、"毒奶粉"、"染色馒头""瘦肉精"等事件的频发,食品安全问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让消费者陷入了极度的不安。为了响应国家食品安全法的宣传推广,增强食品安全责任意识,预防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我们必须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研究了某地区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的安全现状,之后就其风险评估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正>2012年,食品安全事件依旧接踵而至,不断刺激着中国人"舌尖上"的体验;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乎国人的健康,更威胁到了生命。民众经历恐慌后,包括政府、企业、学界、商家、媒体及第三方机构在内的社会各界从未放弃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反思,探寻解决方案。虽然食品安全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8.
每当我看到社会上出现食品安全事件时,心里十分无奈。由于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关注,我曾查阅过报纸,自2004年以来,食品问题的新闻报道接二连三,但这些食品事件的报道都是"后进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媒体再履行舆论监督作用。我时常在心中自问,媒体和媒体人只能追着食品安全事件的尾巴走吗?  相似文献   

19.
陈鸣 《现代商业》2011,(8):110-111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各项事业都能够步入法制化的轨道。食品安全关系着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着我国食品行业的产业形象与产业结构,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活动密切相关。"三鹿"事件的发生,推进了我国食品安全法的出台,使得我国的食品卫生安全有了更加详细的参考标准。本篇文章是在"三鹿"事件发生后,有关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思考,在文中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情况进行了粗浅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从双汇“瘦肉精”事件看中国的食品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是关系民族身体健康的大事,但最近的双汇瘦肉精事件给中国的食品安全又蒙上了一层阴影。本文在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该事件中反应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对中国的食品安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