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目标:探索构建灯光数据对贸易研究的可行性。研究方法:运用1995~2012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泊松伪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及工具变量法,以灯光数据作为GDP的替代量,通过传统引力模型搭建桥梁。研究发现:地理距离、边界及区域协定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贸易的显著影响表明灯光数据对贸易研究的有效性;同时,对1996~2012年贸易趋势的预测与实际贸易的对比结果显示,以灯光数据预测的“一带一路”贸易趋势与实际贸易基本吻合。研究创新:首次将夜间灯光数据应用于引力模型研究,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价值:开拓夜间灯光数据研究贸易的先河,并结合引力模型的最新发展及微观基础思考拓展性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
使用2003—2016年中国与5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基于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从总样本和分样本层面实证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层面上,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分样本层面上,对外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会替代中国与东盟、印度和俄罗斯三大经济体的出口贸易,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其他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在中美贸易摩擦凸显的现状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针对性地投资对于加快我国“走出去”步伐和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和非沿线24个经济体2010年1月—2019年3月的月度高频数据,采用面板校正标准误模型,研究中美贸易摩擦对“一带一路”倡议出口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显著的出口促进效应,且此效应在中美贸易摩擦的作用下更为显著。将中美贸易摩擦划分两阶段的研究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前期对“一带一路”倡议出口效应的发挥具有抑制作用,而后期表现为促进作用。事实上“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出口创造效应和出口转移效应,其总出口效应是两效应的双重叠加;中美贸易摩擦具有微弱的出口创造效应和显著的出口转移效应,出口转移方向为从非美非带路经济体到带路经济体,即出口转移效应是中美贸易摩擦发挥倡议出口效应促进作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为更加深入理解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质量产生的影响,文章选取2010年至2019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贸易便利化评价体系,使用扩展引力模型构建回归方程,衡量贸易便利化对农产品出口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的提升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质量起显著抑制作用。同时,异质性分析显示,贸易便利化对高收入国家的抑制作用小于中低收入国家,对高级农产品的抑制作用小于初级农产品,而在细分一级指标体系下,基础设施及电子商务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质量表现为抑制作用、海关环境表现为促进作用。中国应完善政策制度,将农产品出口高质量发展理念融入企业运营模式,完善我国农业发展,提高我国农业市场化、品牌化水平以适应更广阔的消费市场空间,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附加值,建立可靠供应链,推动政策对口协调。  相似文献   

5.
"中巴经济走廊"周边国家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一步法模型估计“中巴经济走廊”周边国家的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接着进一步测算和分析中国对“中巴经济走廊”其余周边国家的出口效率与出口贸易增长空间。研究结果表明,贸易非效率因素是阻碍贸易潜力实现的最主要原因,政治风险的加深助长了贸易非效率,而上海合作组织、经济自由度等因素则抵消了部分贸易非效率的影响。中国对“中巴经济走廊”其余周边国家的出口效率总体水平偏低,经济走廊的贯通将使部分周边国家的预计出口增长空间平均提升约23%。随着贸易非效率因素改善,中国对“中巴经济走廊”其余周边国家的出口贸易将获得更大的极限出口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6.
服务贸易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也是国际贸易竞争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对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持续深化服务贸易政策对接、推进服务贸易多领域务实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当前,“一带一路”服务贸易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但仍存在我国服务贸易供给能力水平有待提升、服务贸易需求疲软、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等问题和挑战。下一步,应着力优化贸易结构、增强贸易竞争力、拓展合作新领域、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推动“一带一路”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史沛然 《企业经济》2021,(1):135-143
在“双循环”背景下,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深化对外开放意义重大,促进中拉绿色贸易符合双方利益,可为“一带一路”延伸至拉美创造新的合作增长点。本文使用2002年至2018年的货物贸易数据,分析了中拉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拉绿色产品贸易的特征和趋势,并重点研究了中国绿色产品对拉美的出口潜力。通过使用双边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出口潜力矩阵,文章发现,在现有的中拉货物贸易结构中,绿色产品贸易所占比重较低,贸易对象高度集中,但随着双方经贸合作的全面深化、特别是“一带一路”延伸至拉美,双边绿色产品贸易金额和种类都在稳定上升。尽管中国绿色产品在拉美市场面临着地理距离遥远、市场竞争激烈等客观困难,但中国的优势产品已成功出口到拉美。中国的出口潜力更多地取决于拉美地区的市场需求,一旦拉美对绿色产品的需求提升,那么中国就具备进一步扩大向拉美出口该类产品的潜力。此外,出口潜力矩阵也找出了部分对拉美市场而言具备不可替代性的中国产品,这也将成为中国潜在的对拉出口重点绿色产品。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从股权投资、高管背景视角度量公司利用联结关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公司所建立的社会资本网络,综合考量传导机制与政策效应问题,实证探讨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共享、丝路联结与“一带一路”跨国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后,运营效率得到持续改善,“一带一路”跨国并购绩效也显著提升。中国公司通过股权资本、高管人脉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公司所建立的丝路联结对“一带一路”跨国并购绩效具有积极影响。特质风险是丝路联结影响“一带一路”跨国并购绩效的可能传导路径。“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显著的政策效应。中国上市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国并购绩效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显著提升。实践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仍需中国公司完善内部财务组织,构建“一带一路”社会资本,为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国并购战略的成功实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投资便利化水平对于东道国吸引对外直接投资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笔者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为投资便利化程度低、中、高三类,选取2010—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58个国家的数据及2020年营商环境数据,研究“一带一路”东道国投资便利化水平与中国投资活动的引力关系,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便利化水平的提高能促进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从时间效应来看,投资便利化水平对投资活动的影响无显著变化;不同投资开放度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其投资便利化水平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沿线对外直接投资(OFDI)企业的投资效率关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基于“一带一路”沿线OFDI的中国上市公司样本,结合政府干预视角与高管团队理论,实证分析政府干预和高管团队特征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看,国有控股增加了企业过度投资的可能性,政治关联、高管薪酬与任职年限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有着强化作用,而高管持股和董事会监管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有着抑制作用;东道国民众话语权、政府管理质量调和了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使投资效率回归理性。然而,考虑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地理位置与经济环境等差异,上述研究结论因投资地区的异质性而有所不同。研究成果对中国政府优化“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关政策,以及“走出去”企业提升投资效率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视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06-2019年12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构造了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的就业效应及潜在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沿线国家就业水平的提升,该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和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倡议的就业效应因沿线国家的收入水平、劳动条件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相对于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倡议对中高收入和高收入国家就业的促进效应更大;在劳动力市场效率更高、劳动关系更和谐的国家,倡议的就业效应也更强;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倡议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也相对较大。“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对接和资源互补、基于人才交流的人力资本提升,从就业的供给和需求双端发力,提升了沿线国家的就业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倡议的就业效应有助于促进沿线国家就业结构高级化从而提升就业质量,并可在中长期持续改善沿线国家的就业水平。  相似文献   

12.
涂远芬 《企业经济》2014,(3):106-110
本文以19922010年间中国与26个国家(地区)的双边文化贸易数据为样本,利用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文化产品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及出口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规模、进口国的经济规模、人均GDP、贸易开放度以及优惠贸易安排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空间距离、文化距离与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规模负相关。文化距离的影响远大于空间距离的影响,加强对外文化沟通,克服"文化折扣"现象,对促进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至关重要。在26个样本中,中国只与7个国家(地区)的文化贸易存在"贸易过度",与其他19个国家(地区)的文化贸易存在"贸易不足",中国文化产品具有较大的出口潜力,但需针对性地开展文化贸易。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之"一带"是指中国西部到西亚和欧洲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互联互通和密切合作。中国应该抓住这个国际化的贸易渠道,振兴国内各行各业,促使其走向世界。文章论述了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获得的重大发展机遇,并指出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应顺应世界发展趋势,积极交流和共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学习资源和教育模式,培养各国所需的复合型人才,为沿线国家的繁荣昌盛培养教育力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2000—2015年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出口数据,测算了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以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Rev.3)的二位数代码分类的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和出口相似度指数。研究发现:整体而言,东南亚八国和南亚四国与中国贸易竞争性强于西亚七国和非洲四国与中国的贸易竞争性;东南亚八国与中国在低、中、高附加值商品领域上竞争性依次递增,南亚四国与中国在低附加值商品领域上竞争性最强,而西亚七国和非洲四国与中国在各类商品领域中的贸易竞争性均较弱。贸易竞争性影响因素回归结果表明:“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发展水平、FDI和双边需求结构相似度的提高增强了双边各类商品的贸易竞争性,“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的完善增强了双边低、高附加值商品和整体商品的贸易竞争性;而中国FDI的提高降低了双边中附加值商品和整体商品的贸易竞争性,对于双边低、中附加值商品和整体商品的贸易竞争性,中国基础设施的完善有正向影响,中国金融水平的提升有负向影响。基于这些结论,推进产融结合、发展互联网经济模式和建设纠纷解决机制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发展和产能合作。  相似文献   

15.
中欧班列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幵行,运行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集装箱等铁路国际联运列车,是深化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6.
《企业经济》2019,(11):48-54
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沿线国家纷纷参与,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力度也逐步提升。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对俄贸易的重要中转站,是我国与俄罗斯开展"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区域。基于此种情况,本文构建了一种新型分析模型,并利用近10年来黑龙江省对俄罗斯贸易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黑龙江省对俄罗斯贸易效率依然有待提升。现阶段黑龙江省应从加快战略转型速度、优化贸易投资互补、联合俄罗斯建立双边贸易配套服务体系、优化黑龙江省对俄罗斯贸易营商环境以及注重减少非效率因素的影响等方面入手,提升对俄罗斯贸易效率。  相似文献   

17.
以央行数字人民币“一带一路”区域化为背景,构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与沿线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的两两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央行数字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区域化进程中利益相关体的博弈过程及均衡结果,并通过情景模拟实验寻找博弈的最终演化均衡点。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在短期内,央行数字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区域化进程中会遭到来自沿线国家和沿线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的抵制,但是长期来看,央行数字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区域化博弈中倾向于采取“推出”策略,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倾向于采取“接受”策略,沿线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也倾向于采取“合作”策略,以此促进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实现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在构建“一带一路”倡议影响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机制框架的基础上,基于49个沿线国家和65个非沿线国家2006—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相结合的方法对“一带一路”倡议影响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效应进行评估。实证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在总体上能够显著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朝着高级化和合理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效果具有“滞后”特征,随着时间推移,其影响程度和效果有增大趋势,并且“一带一路”倡议对不同收入水平以及不同区域位置沿线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存在显著异质性;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通过扩大双边贸易往来、加强双边产能合作、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途径,可以促进沿线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比较而言,通过双边产能合作渠道对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果最大,贸易往来渠道次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渠道最小。本文据此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和行稳致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作为国家级战略,是中国国家良治的重大举措,也是沿线各国协同发展的跨国性平台。作为服务于国家战略的沿线各国国家审计协同治理,对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落地和沿线国家良治至关重要。文章依据战略管理和国家审计治理理论,构建了基于“三大共同体”理念下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审计协同治理的“战略—风险—审计”(SRA)分析模型。以战略过程和战略“五通”为主线,分析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制定、执行和评价存在风险,需要得到国家审计协同治理做保障,沿线国家通过审计协同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国家审计署应在“一带一路”战略审计协同中发挥主导角色,协调整合国内、国际审计资源,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恒 《价值工程》2019,38(22):102-104
改革开放以来,服务贸易额迅速增长。为了进一步探究制度距离对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效应,文章利用2009-2016年中国对34个国家和地区的服务出口贸易数据,建立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引力模型并在其中加入制度距离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各种制度距离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不尽相同;各制度距离中,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影响程度最为显著的是贸易自由度距离。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增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量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