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消费经济学的学科地位谈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卢嘉瑞 《消费经济》2002,18(6):24-27
今天我在这里出席全国第六次消费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内心十分激动.我个人认为,消费经济的发展,是与尹世杰教授的巨大贡献分不开的.尹世杰教授对消费经济理论的建设方面,对消费经济理论队伍的建设方面,对国家制订的有关政策方面,在对城乡居民消费实践的指导方面,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是消费经济的泰斗,在他年届花甲之后,还进入了消费经济理论研究的旺盛期.大量的著作,等身的著作,都是他在60岁以后写成的.在这一点上,我们的许多中老年理论工作者包括我自己,是不能相比的.我们虽然有年龄优势,但尹世杰教授孜孜以求、年长益壮,我们都不及他,他是我们的榜样.  相似文献   

2.
在拜读尹世杰教授一本又一本消费经济大作的过程中,受益匪浅,有许多学习、研究的心得体会,信手写成评介文章.全国第六次消费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有一议题是:"尹世杰消费经济思想研究",我便把这些评介文章当作自己学习、研究尹世杰消费经济思想的成果墓集起来,计有:  相似文献   

3.
柳思维 《消费经济》2002,18(6):15-16
十年前,在尹世杰教授从事学术研究和高等教育50周年之际,我曾撰文<试论尹世杰消费经济研究的特色>,文中认为"敢于创新、勇于开拓是尹世杰教授研究消费经济学的显著特色"."尹世杰教授是新旧体制、新旧观念转换过程中思想解放、勇于创新的佼佼者之一","有了这种创新、开拓的精神也才能超越年龄、经历的限制".实践充分证明,尹世杰教授从70高龄到80高龄,又一次靠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品质和科学精神,创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第二个"学术青春期",超越了年龄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左柏云 《消费经济》2006,22(1):9-11
《消费经济》的创刊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拨乱反正的产物,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是没有消费经济理论研究的。《消费经济》创刊以来,一直由尹世杰教授担任主编,刊物成长的20年,也是尹世杰教授创立和发展消费经济学的20年。当然,尹教授研究消费经济理论不止20年,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他就已经进入消费经济理论研究的殿堂。我之所以说《消费经济》创办以来的20年也是尹世杰教授创立和发展消费经济学的20年是有充分道理的。第一,尹世杰教授对消费经济理论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消费经济》的创办提供了学术平台。80年代初,为了…  相似文献   

5.
邓国用 《消费经济》2001,17(6):61-62
我国居民消费已经进入了小康水平.提高消费质量,提升消费的层次,是居民新的消费需要,"绿色消费"就是必然的选择,这也是当今的大趋势.在我国著名消费经济学家尹世杰教授的倡议下,2001年11月3日,<消费经济>编辑部、湖南省经济学会、湖南师大经管学院联合举办了一次"绿色消费"理论研讨会.来自北京、西安和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商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实际工作者以及新闻工作者近8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湖南师大经管学院院长刘茂松教授主持.会议盛况说明,"绿色消费"是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肖浩辉 《消费经济》2002,18(6):11-14
尹世杰教授是我国消费经济学主要创始人之一,今年是他诞辰80周年暨从事理论研究60周年,在这双喜盈门的大好日子里,召开这样一个会议进行庆祝,研究他的消费经济思想,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我想借这个机会,祝他生日快乐,健康长寿;对他在学术研究中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热烈的祝贺和由衷的敬佩.也想就这个机会讲一点学习研究尹世杰消费经济思想的体会,根据我的研究,尹世杰消费经济学思想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7.
邓国用 《消费经济》2003,19(6):61-62
十月的贵阳,秋风送爽,阳光明媚。全国第七次消费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这里隆重举行。10月16日至19日,来自北京、长沙、西安、成都、武汉、广州、上海以及贵州省内的消费经济专家学者、实际工作者60多人云集贵州财经学院,出席了这一次盛会。在会上,代表们认为全面小康建设,为消费经济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向消费经济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家所研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关于全面小康性质的新认识1.消费质量的提高应当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与客观标准尹世杰教授认为,全面小康社会,首先意味着居民消费质量的提高。居民不仅要有…  相似文献   

8.
黄铁苗 《消费经济》2006,22(1):13-15
一经济学界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研究的主攻方向是节约。但节约与消费密切相关,消费问题我也研究,也经常写有关消费方面的文章。多年来,每年一次的全国消费经济学年会我差不多都出席了,2003年底我出席了在台湾举行的亚洲消费者与家庭经济双年会。2005年,广东人民出版社还出版了由我主编的《消费经济学》教材;同时,我还是广东消费经济学会的副会长兼秘书长。如此看来,说我不研究消费经济学还是说不过去的。我研究消费经济学,与尹世杰教授有着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是尹教授引导我进入消费经济学殿堂的。我与尹教授的交往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  相似文献   

9.
邓国用 《消费经济》2006,22(5):96-96,F0003
2006年7月26日至27日,全国第十次消费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兰州召开。此次会议是在《消费经济》编辑部的协助下,由兰州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来自北京、上海、长沙、成都、西安、广州、武汉、石家庄、湘潭等地的5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其中有中国消费经济学主要创始人、著名消费经济学家尹世杰教授,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杨圣明教授,以及何炼成教授、王裕国教授、刘光杰教授、文启湘教授、李江帆教授等一批全国著名经济学家。大会的主题是“消费环境与和谐社会”,具体内容为:如何营造和谐、优美的生态环境;如何营造安全、和谐的社…  相似文献   

10.
如何启动有效需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先,我祝贺全国第四次消费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顺利如开,在这里,我要感染尹世杰教授介是导的全国消费经济学会(筹)若干年来取得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我国消费经济研究中起了很好的作用,改变了我们过去只注重生产不注重消费的传统观点,高度重视消费需求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在当前已成国越来越迫切的要求,下面,我想谈一谈“如何启动有效需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消费需求对有效需求具有重要影响。目前,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差距扩大、消费者预期不稳定、有效供给不足。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增加消费需求,从而扩大有效需求。  相似文献   

12.
应当怎样实现扩大内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主要原因有两大类:一是国际金融危机下全球经济衰退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二是我国经济本身的失衡,但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失衡,即内需增长不足,其中最主要的是消费需求增长乏力;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应集中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而刺激消费需求最有效、最根本的路径在于努力提高人们的收入并稳定其收入来源;对于广大劳动者来说,提高和稳定其收入,关键在于保障人们充分就业;有效扩张就业的关键则在于协调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提高经济均衡增长的能力.文章提出,应以就业目标的实现来统一协调各方面的宏观总需求和总供给管理的经济政策,在实施供给政策刺激经济的过程中,要科学地协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应,区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特点并协调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同时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培育国内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中之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扩大内需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内需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几年来我国扩大内需一直在这两方面推进.特别是当前,立足于国内需求,是我们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根本举措.而培育国内消费需求则是扩大内需的重中之重.本文就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孙平 《中国海关》2012,(9):29+17-29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三十年里,外需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中国积极参与了制造业的全球分工,成功地为世界市场提供了诸多“中国制造”的产品,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经济的总量。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口对于中国经济的拉动一直保持在20%多。  相似文献   

15.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of China (NDRC)released on August 27 a report on the first-half operation and the second-half expectation of the coal industry.The coal industry is predicted to have a consecutive 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this year with a less strained supply in the second half.  相似文献   

16.
The authors challenge the usual tenet of a downward sloping demand curve. Further, they explore differences between actual and perceived prices, quantities, and quality. Implications for economic theory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7.
Customers will enjoy exhilarating sporting action,exciting moments when they fly with Singapore Airlines during the 2008 Summer Olympic Games in Beijing. To satisfy higher demand on its flights during the of the Olympic  相似文献   

18.
物流成本是物流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其中运输成本在物流成本中占比较大。如何保证在不缺货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企业的运输能力,使得企业物流收益最大化、运输成本最低是我国物流行业当前亟待解决的的问题。以S公司为研究对象,以物流运输成本的构成项目和影响因素为切入点建立供需变化下物流运输成本优化模型。该模型主要是解决多个供应地到多个需求地、且供需量不确定下的最佳运输方案问题。将求解结果与之前的运输成本相比较,比较结果表明运输成本明显降低了,证明该模型可以对S公司运输成本起到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exporting firms’ behavior following the imposition of anti-dumping (AD) duties. AD duties tend to increase the prices of imported goods via a mechanism different from any other trade barrier because the AD duty size is endogenously dependent on import prices. Our model accounts for this feature and demonstrates that exporters are more likely to adjust their price upward when they face a less elastic demand.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are supported empirically by relating product-level U.S. import demand elasticities and exporting firms’ reactions to duties inferred from a dataset on U.S. AD investigations from 1980 to 1995.  相似文献   

20.
Emerging issues facing open economies, including global value chains and non-tariff measure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demand that are often not well suited for analysis with the supply-side mechanisms commonly found in economic models – namely taxes and productivity.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a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for implementing demand-side changes. Specifically, the approach adapts the Armington equation to model a change in consumer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imports. To illustrate, we estimate the impacts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s Trade Facilitation Agreement (TFA). Estimated ad valorem equivalents of the TFA are applied as demand-side shocks to consumers' willingness to pay in a global applied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and the results compared to those obtained using Samuelson's iceberg approach. We find that the iceberg approach results in a technical change which increases the productivity of imports, raising real GDP, while the willingness-to-pay approach causes a smaller rise in real GDP, although trade increases further. The impact on the terms of trade differs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two mechanisms, with prices falling as costs fall, under the iceberg method, and rising with increased willingness to pay. Our results clearly show that the choice of mechanism mat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