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发展带来制度创新。市场体制的初步确立和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与完善, 对我国现有审计组织体制造成强有力的冲击, 并形成巨大的外部压力。因此, 系统而深刻地检讨目前形态下的审计体制, 研究如何通过体制内调整和体制创新, 提高体制效率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严峻而又现实的任务。基于此, 我们试图运用经济体制效率结构分析理论, 通过对转轨时期审计组织制度的效率特征进行描述与分析, 构建较为合理的体制模式, 对审计体制调整与改革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经济时代是各种制度的完善与创新的时代。传统的资源配置的pareto均衡——无论是市场竞争机制还是权威型政府的国家托拉斯体制——均已过时,取而代之的是竞争与合作的分层次重复博弈均衡体制。从长期看,社会经济的pareto效率取决于各厂商的生产效率,而各厂商的生产效率依次取决于产品市场上的厂商均衡、要素市场的买卖方均衡及整个社会上的政府与公众之间的长期均衡的设计和选择。  相似文献   

3.
所得税“两税合一”制的优点在于:可以消除企业营利所得的重复课税,有利于企业筹资方式的转变;可避免公司借口保留盈余而替股东避税的行为;减少了税法和税制的复杂程度;实行两税合一制度对于转变政府职能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税制改革建立起公平、简化的税收体制,政府可以减少对市场的干预,避免政府行为对市场的不良影响,这对于建立“小政府、大市场”的行政体制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两税合一”制的改革,给了我们启示,我国大陆地区实行所得税“两税合一”制的改革也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了。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时代,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这将必然会形成以“地球村”为管辖范围的全球市场经济体制。全球市场经济体制包括:全球市场、全球市场制度和全球市场机制三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新的格局。本文拟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新的构造,新体制所带来的新转变,以及企业经营者在新格局下应具备的经营意识等问题作一探讨。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转的秩序性来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正常运转靠合理、公正、完善的市场体系来维护,靠监督,处罚机制来保证。而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于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来说,正是…  相似文献   

6.
初次分配不只是具有提高效率的功能,而且也有促进公平的作用;再分配注重公平,但是也不能忽视它的效率效应。通过不断完善市场、促进市场均衡和健全法律、法规,初次分配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能够促进公平;再分配在促进公平的同时,因为能够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也能发挥它的效率效应。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的虚拟资产性质及其中外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现代经济中,房地产是一种重要的虚拟资产,并且随着虚拟经济的发展,其虚拟性也在不断增强,这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体现得尤为明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房地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资对象,其虚拟性也在逐步显现。自然条件、市场规模和融资方式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房地产的虚拟性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我国和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在这些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体制转轨过程中,政府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又对市场化改革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可以说是“诺斯悖论”在我国的一种表述。这一悖论的实质,是我国体制转轨时期特有的政府权力与个人权利的博弈,是政治与经济的冲突与协调,也是政府对市场的侵犯与保护。从政府权力悖论这一角度出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我国的体制转轨进程。  相似文献   

9.
分权并不简单地与某一特定的经济体制联系在一起,但就自身性质而言.分权却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悖的,这就决定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推行分权化改革必将破坏计划经济集权的体制基础。分权与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相容性,使得在市场经济中成功地进行分权化改革至少具备了理论上的可行性。在新旧体制并存的转轨时期.为了分权化改革的成功,我国应注意处理好分权、计划与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实质是医疗服务市场的供需不平衡与医疗保障体制不健全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根源是医疗服务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低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在增加投入的基础上修正其对医疗服务市场的干预政策,这种修正应主要体现在医疗卫生体制、药品流通体制和医疗保障体制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