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众标准化     
大同:四项举措确保农资打假见实效近日,大同市质监局拉开农资打假序幕,采取4项措施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资打假集中行动,严厉打击生产假冒劣质农资产品违法行为,防止坑农害农问题发生。一是深入农村,服务保优。面向基层,开展打假保优以及送知识下乡等活动,向广大农民介绍正规名优产品标准标识,发放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识假辩劣手册。同时做好“入百村、进百户、抽百样”工作,为农民免费检验农资产品,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帮助解决。二是确定重点,严厉打击。积极开展农资产品执法检查活动,严厉打击生产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以不合格冒充合格农资产品等违法行为。对大型农资集贸经销站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抽查,集中整治农资货源产品质量问题,以确保农资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快速反应,维权惠农。认真做好涉农案件的受理、调查、处理、反馈等工作,对农资产品的打假举报迅速出击,快速反应,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违法行为,形成农民维权快速反应机制。四是加大宣传,营造氛围。深入农村发放农资产品宣传单8000余份,积极向农民朋友宣传质监法律法规、农资产品的辨假识假常识、农资产品质量以及农资打假维权等有关信息。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我省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省质监局从2月28日开始在全省组织开展“金质亮剑”打假保春耕行动。一场以“质监打假进乡村,检测服务到田头”为主题的声势浩大、内容丰富的农资打假专项行动随即在八闽大地上全面铺开。  相似文献   

3.
3月30日至4月5日是国家质监总局确定为全国“农资打假下乡”集中活动周,忻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积极开展打假、服务、宣传“三下乡”活动,深受群众好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抓好春耕生产和各项工作部署,忻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抓住了当前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执法打假下乡、质检服务下乡和法制宣传下乡等活动。深入乡镇市场,受理举报投诉,查处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向农民提供农资产品技术咨询服务、宣传有关农资产品及生活用品质量安全等方面法律法规知识和传授鉴别真假农资知识。忻城县质监局开展“农资…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针对目前农资打假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国家质检局将从今年春耕开始,重点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以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去年以来,全国质检系统在农资打假工作中,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案件44517件,查获假冒伪劣农资货值48242万元,捣毁制假窝点1386个,破获制假团伙85个,为提高农资产品质量,保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做出了积极贡献。据悉,国家质检总局今年的农资打假工作将从春耕开始,贯穿全年。一是以大案要案为重点,集中查处一批农资制假案件。突出农药、化肥、农机和农机配件等四类重点产品,严厉查…  相似文献   

5.
一年一度的春耕将至。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指示精神,更好地服务三农,全国质检部门即将全面启动农资专项打假行动。2月18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消息,确定3月15日至4月15日为农资打假集中行动月。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农资打假启动2月28日,农业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供销合作总社8个部门联合召开2015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动员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保障春耕生产,维护农民权益,为农业稳粮增收保驾护航。2014年,各地、各部门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农资打假力度持续加强,共检查农资企业92.2万余家,整顿农资市场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产资料的真假优劣,直接关系到我国9亿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广大消费者的饮食安全。新年伊始,国家质检总局即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农资专项打假工作的通知》,对2004年农资专项打假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强调在继续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要积极推动建立农资长效监管机制,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生产消  相似文献   

8.
打假防伪     
北京消息去年以来,全国质检系统在农资打假工作中,共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案件44517件,查获假冒伪劣农资货值48242万元;捣毁制假窝点1386个;破获制假团伙85个;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案件95件120余人。为提高农资产品质量,保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目前农资打假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尤其是生产假冒伪劣复混肥、农药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扰乱了农业经济秩序。为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积极营造打假护农保春耕良好社会氛围,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切实维护农民利益,3月15日-21日,农业部以"放心农资下乡,维护农民权益"为主题,在全国范围内连续第三年组织开展了"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根据农业部统一部署,各地在广泛开展识假辨假维权和科学使用农资知识宣传培训的同时,积极开展各项执法检查活动,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0.
又是一年春来到。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八闽农村春耕备耕拉开了帷幕。以执法打假为职责的闽省质监执法人员,也早已用心布局,展开了"金质亮剑——农资打假惠农"行动:一面深入农资市场执法打假,杜绝假冒伪劣农资进入市场,防止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一面俯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贴心服务农民提供辨假识真。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为积极做好"三农"服务工作,河北涿州市质监局从3月初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查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及零配件等农资为主要内容的打假活动。截至目前,活动取得初步成效,已检查各类农资生产、销售单位70余家,检查农资产品100余种,在检查的同时,  相似文献   

12.
近日,山东苍山县质监局采取多项措施开展了秋季农资打假行动,切实维护农民利益。该局一是突出重点,强化监督检查;二是利用服务热线,及时受理群众投诉举报;三是强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宣传质量监督法律法规、农资产品的辨假识假常识等有关信息,引导农民正确消费。  相似文献   

13.
2004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展开了全国范围的“农资打假下乡”活动,近日,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这次农资专项打假重点产品为化肥、农药、农机和农机配件,农民消费者如遇农资产品质量问题,可拨打“12365质监热线”进行投诉和举报。  相似文献   

14.
一月大事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的精神,2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向全国质检系统印发了《2007年农资专项打假工作方案》,要求全国质量技监系统坚持执法与服务相结合,紧紧贴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大农资专项打假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针对假劣农资充斥市场的状况,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政策,连续6年在全国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初步建立了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的工作机制,严厉打击非法制售假劣农资的违法犯罪活动,使农资市场秩序有了明显好转,广大农民对农资满意度有了较大提高。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2006年农资消费投诉举报同比下降20.5%。又到春暖花开时节,在消费者权益备受关注的今天,进一步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民增收,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3月10日至4月10日,湖北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和执法人员进百村、入百户、抽百样,把农资服务和农资打假送下乡,为春耕生产把好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的质量关。  相似文献   

17.
目前正值春耕繁忙季节,武鸣县质监局和武鸣县工商局为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违法行为,让农民用上“放心”农资产品.春节刚过立即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农资打假第一线,严把农资产品质量关。  相似文献   

18.
《商贸与会计》2005,(5):44-44
由市农委、新民市政府等部门联合举办的“放心农资下乡,维护农民权益宣传周”活动3月15日在新民市拉开序幕。这次活动旨在全市各级兽药、饲料监督管理部门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全面开展兽药、饲料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并按照“着力治本、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和属地化管理”原则,上下联动,打假扶优,坚持从加强生产源头治理,狠抓市场监管,强化服务制度建设入手,严把生产、流通和使用三个关口。  相似文献   

19.
春耕时节,农资市场进入销售旺季。福建省各级质监部门紧紧围绕“农资打假惠农保春耕”的主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从3月10日起,在全省扎实开展农资打假保春耕专项行动,集中执法力量,对农资生产企业、经营单位开展拉网式检查,在农资集散地、粮食主产县加强了衣资产品质量抽查力度,以保障农民群众用肥、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正直春播期间,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的安排部署,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系统以农药、化肥、农膜、农机和农机配件等农用物资为重点,开展农资专项打假行动,通过监督抽查、执法检查等活动查处了一批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案件,端掉了一些制假售假的窝点,同时结合农资“打假下乡”、组织打假小分队深入农村田间地头,受理农民的投诉等形式向农民宣传质量法律法规,介绍真假农资鉴别知识,提高了农民的质量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