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管理者薪酬理论来源于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最早是由Ross,S提出的,后来经过Mirrless,J.和Stiglitz,J.E.的进一步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公司治理的分析框架。委托--代理理论是建立在非对称信息博弈论的基础上的,该理论认为由于非对称信息的存在将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的出现。从非对称信息发生的时间来看,非对称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研究事前非对称信息博弈的模型称为逆向选择模型;非对称信息也有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后,研究事后非对称信息的模型称为道德风险模型。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协调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希望设计出一种合理的合约代理机制,从而使代理人能够为委托人的利益行动,以实现委托人的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信息非对称理论拓展了道德风险的内涵——凡与保险业有业务往来的信息关联方皆有可能因为信息非对称而引发道德风险。因此,保险业面临的道德风险不再局限于人品的恶意行为,也不局限于保险业务流程内部的信息关联方,而是与保险业有信息关联的各方当事人都存在道德风险。期望保险业科学地发展,就必须重新全面界定保险业将面临的道德风险,并从中找出主要风险,以切实做好与保险业有信息关联的各方当事人的沟通工作,降低道德风险发生几率,促进保险业科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2001~2004年74家曾经发行过公司债券的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检验了中国上市公司的信息非对称程度、筹资成本、道德风险契约成本和股权结构等因素对公司选择私人债务或公众债务筹集资金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决定公司选择债务的主要因素是信息非对称、筹资成本和股权结构,公司信息非对称程度越严重,选择私人债务的可能性越大;公司规模或筹资规模越大,越能发挥公众债务的规模经济优势;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股权性质也对公司债务选择有显著影响.同时也有少量证据部分支持了道德风险契约成本假设.  相似文献   

4.
由于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信息获取能力等方面的因素,股票发行市场存在着严重的非对称信息,并带来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投资银行作为发行人和投资者的中介,以其对发行过程的全程参与和专业性职能的有效发挥,可以缓解发行市场的非对称信息及其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殷仲民  李飞 《现代企业》2004,(8):45-46,39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重点,它是指在经济业务中,一方经济当事人知道另一方经济当事人所不知道的某些信息。信息不对称从发生的时间上可分为逆向选择模型和道德风险模型。所谓逆向选择,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委托人只知道代理人的平均信息,因而只愿意根据平均质量支付价格,最终导致劣品驱逐良品。所谓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6.
信息经济学说:在经济生活中存在一种现象,它叫“信息不对称”。当市场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的行为,或无法获知另一方行动的信息时,就产生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形,这一现象的存在,会使经济活动部分失效,它主要表现在:一、不公平。比如,经常逛商店的家庭主妇通常比工作繁忙的人更容易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股票大户比普通公众具有更多的获利机会;二、“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前是指当交易双方签订协议后,其中一方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有目的地损害另一方的利益而增加自己利益的行为,比如,房屋财产保险前,人们会很注意防火防盗,但投保之后,多半就不太注意添置防火有具、防盗设施了。后是指当市场的一方如果能够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使另一方受损,那么他将倾向于对方签订协方进行交易。生活中常说的“买的没有卖的精”实际上就是对逆向选择结果的一种感慨。因为信息不对徇一种客观存在,所以信息经济学并没有提出消除信息不对称,而是主张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缩小交易双方对信息掌握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存在信息的非对称而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因此出现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从而限制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作用的充分发挥,试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对这种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和政策路径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道德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借款后,不按照合同规定投资低风险项目而是去投资南风险项目."道德风险"问题是当前企业融资中的关键问题,利用博弈论的方法研究企业与银行间在贷款以后的利益博弈.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企业与银行之间在签订贷款合同后如何根据对方的信息采取符合自身利益的策略行动.通过这样的研究,能清晰地分析在贷款后企业银企融资中存在的重要矛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助于企业与银行关系走上正常、和谐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在信贷过程中常常面临着借款人可能违约的风险,称之为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不对称信息在交易发生前后分别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因此,要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必须降低信息的非对称化程度.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对策建议.一、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形成机制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不对称信息在交易发生前后分别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逆向选择是交易前发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交易发生后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在商业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借贷关系中,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0.
许多市场都具有信息不对称的特征.信息不对称会引起两个问题:(1)道德风险,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欺诈另一方的做法.(2)逆向选择,当拥有信息少的一方由于一次次上当而把拥有信息优势的另一方都作为诈骗者时,市场上就会存在排斥交易的现象.因此,当信息不对称时,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的存在会使市场机制无法正常运行,市场机制就会失灵.  相似文献   

11.
项目投资中,投资人与项目公司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两者之间的信息非对称,导致了项目投资中道德风险的存在。借助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项目公司道德风险模型,定量的分析了如何通过设立约束机制使投资人实现利益最大化,得出了有利于提高投资人项目管理水平的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12.
信息不对称是现代经济学中十分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是指信息在市场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一方对交易对象的内在属性比另一方更为了解。经济学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失效以及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问题。本文尝试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解决该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赵福帅 《英才》2013,(10):122-123
劣胜优汰的逆向选择,只是优胜劣汰大趋势中的一段小插曲。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被授予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宾塞、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以表彰他们在柠檬市场、信号传递和信号甄别等非对称信息理论研究领域的开创性贡献。通俗地讲,非对称信息理论就是一方利用另一方掌握不到的信息为自己谋求最大利益,针对这种情况如何设计制度的一套经济学理论。在此之前,传统经济学一直假设在竞争性市场上,信息是完全的,所以价格是灵敏的、准确的,最终能够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久而久之,这种  相似文献   

14.
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形成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银行理性假设下的抵押贷款信用风险分析 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的违约而导致抵押贷款银行损失的可能性。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如果银行和借款人完全理性,则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行为是一种非对称信息的博弈,自然会产生所谓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信用风险由此而产生。梅耶森(Myerson)认为:“由参与人选择错误信息引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1.企业产权制度不明晰,形成信息小对称.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两者在经济卜的联系表砚为一种契约关系.由于两者间的利益不一致,从而形成了信息小对称问题,从事经济活动的一方为最大限度的增加自身的利益,会做出小利于另一方的行动;更可能会利用另一方信息的缺乏,而使对方不利,从而使市场交易过程偏离信息缺乏方的愿望.  相似文献   

16.
徐雷 《价值工程》2014,(14):58-60
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着重探讨了在施工合同风险管理中业主方信息不足现象的表现形式,分析其产生原因、导致后果等,指出了信息不对称存在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并基于业主方的角度对此提出了一些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从根本上抑制"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张勇 《集团经济研究》2005,(18):166-167
一、引言 非对称信息指的是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Myerson将所有"由参与人错误报告信息引起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称为"逆向选择",将所有"由参与人选择错误行动引起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称为"道德风险",由此可见,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引起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就是不对称信息的主要内容.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公司经理与公司所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标准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种种原因,经理人出现隐藏一些不利己信息,或者是虚报一些利己信息的机会主义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5,(29):69-71
我国工程监理行业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在实际操作运行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从而产生很多问题,限制了监理的功能发挥。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业主在工程监理过程中承担着监理方带来的道德风险,而这种道德风险则可以通过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来解决。  相似文献   

19.
<正>一、信息不对称下的委托——代理问题首先,国家作为委托人将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委托给经理人,这时国资委是代理人。而在委托方和代理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下极容易发生代理人损害委托人利益求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即道德风险。而国家采取这种层层委托-代理的管理模式又加大了这种道德风险的概率。具体是,在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20.
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企业负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债务调整的信息含义非对称信息理论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由阿克勒夫的经典文献《柠檬市场》提供了最主要的思路。他在研究美国旧车市场时发现,价格并不总能成为一种有效的信号工具,因为买卖双方掌握的信息有差异,买者只愿意付出与平均质量对应的价格,高于平均质量的产品有时会逐渐退出市场,从而买者所能观察到的平均质量会逐渐下降,最后留在市场上的会是越来越糟的产品。当信息是非对称分布时,较少信息的一方会通过各种手段去获得信息,而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会通过输出对已有利的信息以获利。债务是一种资金的融通和资金的借贷活动。对企业而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