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高校学术不正之风十分严重,学术道德失范行为肆意蔓延,给刚刚步入学术之门的大学生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影响,败坏了学风和校风。本文梳理了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现状及种种表现,分析了造成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原因:急功近利的不良社会风气导致大学生学术研究的目的变异,高校学生学术道德监管机制尚不健全,学生自身学术道德修养不高。针对存在的问题,探寻有效措施,端正学风,提升学术主体的道德自律,遏制学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  相似文献   

2.
制度建设有利于加强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培养与监督。为了规范研究生的学术,要开设学术道德课程.提高研究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质量,确立学术责任制度,成立学术评价和监督机构,改革学术评价制度。完善学术奖惩系统等。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学者行使学术自由权利既没有受到完善的法律规范,也没有受到道德约束。因此,行使学术自由权利需受法律规范和道德约束的双重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雏护学者学术自由权利。  相似文献   

4.
培养具有学术诚信与科研道德的研究生,既是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推动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经济发展体系的重要支撑。研究生学术失信行为,既有自身缺乏诚信的原因,也有导师指导不足、学校监督与教育缺位、考评标准单一以及投稿过程审查薄弱等原因。对此,需要从提升学术修养、发挥榜样力量、加强学术监督、完善考评制度、强化投稿审核等方面入手,激发研究生学术道德修养,净化学术环境。通过上述分析,旨在为提高研究生学术道德水平,建设纯净的科研学术环境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高校教师学术道德缺失或失范的现象,从论文产业利益链的视角,分析了该链条上的各个利益主体(科研处、人事处、期刊社、审稿专家、学术会议组织者、论文作者)的表现及原因,并就其各个原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通过建立信息公开透明的论文学术机制以破局。  相似文献   

6.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本科教育体系中构建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教育的模块,内容包括:入学教育学习学术规范、开设学术道德教育必修课程、学术规范训练,"分阶段、全过程"培养大学生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学术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出现严重的学术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应该从提高认识,完善考核机制,加强监督,优化知识分子的学术研究环境等方面来解决学术腐败问题,推进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8.
理想的学术生态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在和谐的内外部环境下,实现追求真理、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的大学理想.学术主体的过度竞争和道德失范,学术成果的泡沫化,学术环境的功利主义使得理想的学术生态离我们越来越远.高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建立公开公正的学术竞争机制,加强学术人员的学术道德教育,从而逐渐净化学术环境,优化学术生态.  相似文献   

9.
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对我们的大学生来说,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就是能把英语作为学习和学术工具来使用。由于中国大学生普遍缺乏学术能力和素质,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开设学术用途英语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术能力和素质。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开设学术用途英语,既有益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也有益于提升中国大学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学报作者在投稿中屡有学术不端行为发生,如抄袭剽窃,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注释,伪造或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等。这些无视学术道德与操守的不端行为,不仅违反了国家的有关法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