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依据我国现行养老金计发办法,在1978年到2010年郑州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数据的基础上,拟合逻辑斯蒂(Logistic)阻滞增长工资模型,预测未来工资,从而建立了养老金平均替代率模型,并就不同缴费年限、退休年龄对未来替代率进行了计算、分析与评价。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未来养老金替代率减少趋势令人担忧,预计到2045年前后将稳定,最后给出了防止替代率过度降低政策意见。  相似文献   

2.
养老金替代率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水平差异的重要指标。不仅关系到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且同整个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密切相关。替代率是整个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关键点,替代率水平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3.
2015年初,在我国实行20余年的养老金"双轨制"被正式废除.通过构建"并轨"后新入职职员的养老金替代率精算模型,测算其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替代率、职业年金替代率和总养老金替代率,以此探究养老金"并轨"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的影响.测算结果表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新人"的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但由于职业年金的补充作用,总养老金替代率水平仍然可以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改革后"新人"的养老金替代率不仅与缴费年限相关,而且受到缴费基数、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以及职业年金投资收益率的影响,更加具有激励性.据此,提出要统一养老保险体制、完善养老金筹资模式、采取"保低限高"的养老金调节机制、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政策等建议来提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员的养老金替代率、维持养老待遇,并促进养老体制公平性.  相似文献   

4.
张彬 《西南金融》2016,(4):50-53
本文通过对我国养老金替代率的现状论述,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探究何种因素影响养老金替代率,并进一步提出我国应增强养老基金的运作及监测预警机制和基金回报率,构建多种方式的养老保险体系,推迟退休年龄、增加缴费年限,进一步放宽计划生育、适度提高生育率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养老保险制度中,养老金替代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养老金替代率不仅决定退休者的养老保障水平以及基金的收支平衡,而且对私人储蓄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经济达到竞争均衡的条件下,养老金替代率与私人储蓄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养老金替代率的提高将引起资本存量的下降。因此,为保持合理的资本存量,就应该使养老金替代率保持适度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颁布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2009年)、《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2011年)及《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2014年)都明确规定:居民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国家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湖南省112户农村居民的调查,运用 Probit 模型对农村居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有超半数以上的农村居民不愿意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在农村地区还未充分发挥其保障作用。农村居民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纯收入、对商业养老保险的了解程度、对养儿防老的态度、政府宣传商业养老保险的影响程度等对农村居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影响居民消费因素相关理论,选取了四个重要的相关指标,运用经典的最小二乘法对其进行计量分析,从最后结果可以得出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具有重要影响。为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扩大居民消费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荣幸 《河北金融》2016,(9):11-15
文章从经济、人口、制度方面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偿付能力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养老金总体风险现状良好且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利率、收入增长率、覆盖率对偿付能力产生正向影响,通货膨胀、GDP、替代率影响为负;赡养率和死亡率对偿付能力影响为负,它们的交叉项对其影响为正,人口老龄化对死亡率影响城镇养老基金的偿付能力产生了门槛效应。文章指出延迟退休政策应该更加慎重;养老保险扩面不能根据短期的利益盲目进行;通过继续降低替代率水平来提升养老金偿付能力只能产生更多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0.
在养老保险的研究中,参保人的满意度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但目前学术界很少从微观层面来探讨退休职工养老保险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本文从参保人的角度对养老金满意度展开研究,并收集南方五省退休职工2 772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果:养老金满意度受参保人健康状况、养老金水平、家庭财产的正向影响,而参保年限、支出状况与养老保险满意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退休前工资对养老保险满意度的影响不大,但退休前任职级别却与养老保险满意度有负相关关系;参保人的婚姻状况与配偶的经济收入状况也对参保人的养老保险满意度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对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有重要启示,也可为相关政策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马会 《时代金融》2012,(32):30+35
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家庭相对财富、家人健康、子女成绩、婚姻状况、社会地位是辽宁省农村居民影响家庭生活幸福的最主要因素,所以,当前提高辽宁省农村居民家庭幸福程度应该强化教育兴农、科技兴农,是时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软硬件建设、加快农民向市民的转化。  相似文献   

12.
文章第一部分引言说明文章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二部分是对文献的评述;第三部分运用计量的方法研究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并对收入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单独进行了研究;最后得出文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延迟申领养老金遭遇损失 《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规定,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18号)规定,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耍坚持“全覆盖、倮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最近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进一步推动了全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整合优化,意味着我国朝着“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保障”的“人口全覆盖”目标又近了一步。但是当前城乡居保待遇水平明显偏低,仅仅超到了解决老年居民“零花钱”的作用,离“保基本”尚有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15.
万晴瑶  卓志  成德义 《保险研究》2014,(10):108-123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把商业养老保险建成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支柱,这为商业年金保险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强有力的政策指引。本文基于影响消费者养老金年金化需求的理论逻辑,在国内外有关研究基础上,通过开展《中国城镇居民养老金年金化需求》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影响我国城市消费居民养老金年金化需求的核心行为要素。研究发现,影响我国城市消费居民年金化需求的行为因素主要包括:较弱的保险意识和年金意识;对保险公司的不信任;储蓄的赠与动机与预防动机的影响;对长寿风险的忽视和短视;对年金产品的误解;婚姻和家庭对个人年金化需求影响也较大。  相似文献   

16.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养老金并轨改革终于尘埃落定。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同样需要按月缴纳养老保险。自此,争议不断的养老"双轨制"在制度上走向终结,人们渴望公平享受养老待遇的愿望在今后将得以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是一个有潜力的巨大的市场.不过中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况且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支配的收入也慢慢增长,对商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由此可见,农村是隐藏着巨大的消费市场.那么,研究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挖掘农村市场的潜力就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通过建立模型分析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及其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
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融危机下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影响:可促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局面的稳定;有利于提高区域内居民的整体文化素养;有利于区域整体生态功能的改善。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农村,重点也在农村。如何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2012年农村居民家庭实地调查的样本数据,详细描绘了我国农村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的分布状况,分析了金融资产的结构及主要特征,并构建家庭金融资产函数,从实证角度研究影响金融资产的因素,结果表明:财产水平、家庭收入、金融借贷行为、家庭投资活动、户主专业技能、社会政治资本、家庭劳动力人数等对农村居民家庭金融财产积累均具有正面影响,农村居民家庭金融资产分布存在生命周期效应。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意愿影响因素为出发点,通过对山东省新农保试点地区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问卷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子女个数、希望的养老方式、为家庭考虑是否参保、是否参加商业养老保险以及对新农保的总体评价等因素对农民参保意愿具有较强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