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住房是一种两栖商品,既是投资品,也是消费品,而两者在定价方式及需求变化上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不断显现,天水市房地产市场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明显,全市新开工项目较少,住房交易量萎缩,商品房价格趋于稳定,住房商品属性回归,二手房交易和房屋租赁登记业务大幅攀升,房地产信贷结构也出现了调整,保障房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处于一个黄金发展的时期。城镇住房体制改革的推进,使得住房建设的投资不断地加大,它不仅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房地产项目的信贷风险。怎样有效地规避房地产项目的信贷风险是当前人们研究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开发建设和经营所需资金,除了政府资金和房地产企业自有资金外,还包括来自商业银行、住房公积金、住房储蓄、住房合作社、房地产建设基金(含住房建设基金)、信托基金、房地产企业股票上市、房地产建设债券、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等许多方面的融资.  相似文献   

5.
吴亚琴 《证券导刊》2008,(15):32-33
根据今日投资《在线分析师》(www.investoday.com.cn)对国内70多家券商研究所1800余名分析师的盈利预测数据进行的统计,本周综合盈利预测(2008年)调高幅度居前的30只股票中,行业分布相对集中:食品生产与加工有7只入选、排名第一,房地产有4只入选、排名第二,化工品有3只入选。近期,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一季度房地产市场价格形势分析报告,报告在分析未来中国房市价格走势时指出,部分城市经过一段时期调整后住房交易将会有所回升,二季度房价上涨压力加大,全国房价整体将保持温和上涨趋势。  相似文献   

6.
2013年房价总体稳中有升的可能性较大。鉴于房地产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持续减弱,短期内继续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思路的同时,应加快长期住房制度建设2012年房地产市场逐步筑底企稳,8月后房地产企业投资意愿有所增加,房价保持基本平稳,全年投资增幅回落。预计2013年房地产投资增幅继续小幅回落,房价总体稳中有升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7.
预测200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在连续几年高速发展后,将进入调整期,投资仍会增长,但增幅下降。举出投资增长的因素是,经济发展的带动,银行资金相对充裕,住房需求旺盛及政策刺激,而抑制投资增长的因素则是,投资周期和基数,经济结构调整,信贷政策,房地产价格增幅减小或回落,以及空置面积仍在增大等。  相似文献   

8.
今年上半年,国家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运行和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几大特点:一是房地产投资增幅继续回落;二是供求关系有所改善;三是商品住房交易结构有所调整;四是投机性购房得到初步遏制:五是商品住房平均价格涨幅趋稳;六是房地产信贷增速放缓。  相似文献   

9.
潘高洁 《云南金融》2011,(6X):119-120
从1998年6月份上海出台购房抵扣个人所得税政策,到2003年的购房贷款贴息政策,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经济优惠政策,拉动了住房消费,推动了住房的市场化,也开始使房价在不知不觉中把房价推向越来越高。接着国家为了抑制房地产投资过热,开展了调控住房供给量和调控需求量等等措施。本文通过集中对历年国家发布房地产政策的分析,认为中国房地产发展的不稳定性的原因在于房地产投资过热,调控政策具有时滞性,住房结构性矛盾突出。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导致中国的房价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10.
从1998年6月份上海出台购房抵扣个人所得税政策,到2003年的购房贷款贴息政策,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经济优惠政策,拉动了住房消费,推动了住房的市场化,也开始使房价在不知不觉中把房价推向越来越高。接着国家为了抑制房地产投资过热,开展了调控住房供给量和调控需求量等等措施。本文通过集中对历年国家发布房地产政策的分析,认为中国房地产发展的不稳定性的原因在于房地产投资过热,调控政策具有时滞性,住房结构性矛盾突出。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导致中国的房价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11.
现有房地产发展模式存在高负债、过度发展、高房价等问题,中长期城镇住房需求增长乏力,现有房地产发展模式难以持续,需要加快推进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房地产发展旧模式特征是“以增量为主、以售为主”,以解决住房短缺为目标,拉动投资增长;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注重“增存并重、租购并举”,以实现更高水平的“住有所居”为目标,更加侧重防风险。建议以推行商品房现房销售、加强培育租赁机构主体为抓手,配套改革现行房地产相关土地、金融、税收制度,推进房地产发展新旧模式转换。  相似文献   

12.
9月20日,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朱中一在“滨海新区新纪元大型论坛”上透露,中房协日前给国务院有关领导上书了一份房地产政策调整建议,得到国务院有关领导的重视。上述中房协政策建议主调是改变目前“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改为“适度控制”。具体政策包括:允许地方政府自行救市;降低房地产交易有关税率;鼓励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强房地产预警系统功能等。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房价企稳的一二线城市中多数仍执行限购政策,预计下半年不会出现住房需求爆发式增加,房价总体保持基本平稳的可能性较大。2012年上半年,房屋成交量降幅逐步收窄,6月新建住房价格和二手住房价格均止跌企稳,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持续下降。预计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将逐步企稳并保持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让住房市场价格回归理性,坚决遏制住房投资投机需求,转变住房市场性质不仅成为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短期目标,也是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经济政策的一项长期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房地产经济的增长方式正在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由单纯的投资担动向投资与消费双向拉动转变,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机制由政策调控向市场机制方向转变。房地产投资结构已趋合理,质量明显提高。政府在增强房地产市场的有效需求方面起着突出的作用,个人购房不断增加。住房金融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研究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问题。国务院提出八项措施引导和调控房地产市场:强化规划调控,改善商品房结构:加大土地供应调控力度,严格土地管理、加强对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的调控,保证中低价位、中小户型住房的有效供应;完善城镇廉租住房制度,保障最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运用税收等经济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特别要加大对房地产交易行为的调节力度,加强金融监管。各商业银行要加强对房地产贷款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信贷管理,防范贷款风险;切实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测,完善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加强舆论引导,增强政策透明度。政府宏观调控对2005年北京房地产市场走势的影响,人们对京城房价涨跌趋势的一些猜测,以及对"泡沫论"的一些争议,都是业界比较感兴趣的话题。由此《投资北京》杂志特邀几位市场前沿的老总和学者在此轻松交流自己的看法,希望对关心北京地产投资的人士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信贷风险与防范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梓 《中国金融》2004,(7):55-57
近年来,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住房建设投资加速扩张,住房消费需求强劲释放,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市场空前繁荣,为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业务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全国房地产贷款余额从1998年末的3106亿元增加到2003年9月末的21327亿元;1998年至  相似文献   

18.
10年来,迭创新高的房价使得中国经济的来来增长不得不面临一系列新的难题.尤其是住房强烈的投资品特性扭曲了整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因此,以我国的现实条件,是不能允许将住房作为大规模的投资品的,而应该以满足居民自住为主要目标。始于2009年末的本次房地产调控,提出要“合理引导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正是在总结多年来房地产市场调控历史正反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住房市场虚热的病根之一,体现了住房的消费品特性,可以预计,房地产调控力度在2011年不会放松,未来只有在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见效和稳定房价目标得以实现后,才有可能鸣金收兵,但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将很可能长期化。  相似文献   

19.
从影响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因素看,首先是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城市建设规模扩大,对房地产市场起推动作用;其次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特别钢材、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以及人工费、土地费的增加,决定了房地产开发成本的上升;三是我国取消福利分房后,每年新增家庭和新增人口对住房需求潜力巨大,特别是大量农转非人口对住房需求空间扩大;  相似文献   

20.
周敏丹 《财政监督》2011,(32):76-77
在国家一系列鼓励住房消费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房地产投资持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局部地区和部分中心城市出现房地产投资增幅过大、市场结构不合理、房地产价格高涨、商品房空置率上升较快等问题,我国金融机构房地产金融业务的风险也日渐增加。本文紧紧围绕如何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这个核心论题,具体分析房地产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防范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