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用证是开证行应开证申请人的请求向受益人所做的一种有条件的付款保证,作为一种国际结算和融资手段,信用证在对外贸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到目前为止,相关的会计规范中尚未对信用证的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作出全面的规定,导致企业对信用证在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中存在许多问题,给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估信用证业务所引起的企业偿付风险带来极大的困扰。因此,本文拟就此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信用证是指开证行应开证申请人的请求向受益人所作的一种有条件的付款保证,是银行信用为商业信用作担保的一种国际结算和融资手段。目前信用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结合案例说明现行信用证会计核算中所潜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信用证是一种银行开立的有条件的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应用十分广泛。然而,目前已有的会计规范当中并没有对信用证业务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这就导致企业在信用证业务的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许多的问题,企业也因此必须要承担信用证业务可能带来的巨大的会计风险。因此,笔者结合多年的会计经验,就信用证业务中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做了详细的探讨,希望能够找出有效的渠道解决目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软条款信用证是指开证行开立的信用证条款中带有付款条件含糊不清,所附条件生效方式隐伏着虚假性,开证行付款责任不明,信用证所规定的某些单据被开证申请人控制的信用证.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强调了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结算业务的重要性,随后依据我国现行的法律和国际贸易惯例对信用证业务中必不可少的开证保证金的性质及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信用证开证保证金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两个法律风险进行了分析,即法院的冻结、扣划措施和主合同无效对信用证开证保证金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即企业应当为谁提供信息、如何提供信息以及提供什么信息,长期以来一直是会计理论和实务界关心的核心问题。在国际会计学界,这一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近年来我国会计学界也有一批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本文从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作一探讨。一、会计政策的披露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例如,对于应收账款坏账的核算方法,企业可以采用备抵法,也可以采用直接转销法,而备抵法和直接转销法都属于会计政策,在实际工作中企业…  相似文献   

7.
背对背信用证的开证行对其所开立的信用证负有第一性付款义务,其偿付议付款是履行其开证行的付款义务,并不}勾成对主信用证的议付。银行应正确辩明业务性质和自己的角色,才能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陈青 《中国审计》2004,(7):45-45
中国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约占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50%,而信用证业务又是国际结算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中国银行监事会对中国银行境内分行信用证垫款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方法是:1、从开立进口信用证的关键环节入手,寻找突破口信用证是银行有条件的付款承诺。这种“有条件”是指企业申请开证时必须向开证行提供买卖合同,开证行在出口方提供贸易单据、提货单等足以证明买卖双方具有真实的商品交易的文件资料后方可承诺对外付款。换句话说,就是为防止国外受益人和开证申请人串通一气,通过假合同、假单据,骗取银行信贷资金,开立的信用证…  相似文献   

9.
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以下简称L/C)是开证银行应买方(开证申请人)的申请而对卖方(受益人)开立的有条件付款的一种书面凭证.由于在信用证收付方式下,只要卖方在L/C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符合L/C规定的全套单据,开证行即履行L/C规定的付款责任.对出口企业来讲,采用L/C方式收款,出口收汇风险相对比较小,所以,信用证是当前我国出口业务中用得最多的一种收付方式.但在实际业务中,也有一些出口企业由于没有把好审证关而遭受巨额的损失.那么,出口企业如何从审证方面预防信用证方式下的出口收汇风险呢?本人认为,只要出口企业领导重视审证工作,单证人员严格按照出口合同的规定来认真审证,并加强与有关银行的合作,就可以做好审证工作,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出口收汇风险.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知识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企业资产中无形资产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加强对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信用证种类     
一、跟单信用证(DOCUMENTARY CREDIT):是凭跟单汇票或仅凭单据付款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结算中所使用的信用证绝大部分是跟单信用证。二、光票信用证:是凭不附带单据的汇票付款的信用证。三、可撤销(REVOCABLE)信用证:是指开证行对所开信用证不必征得  相似文献   

12.
易佩富 《四川会计》1999,(11):20-21
去年,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以下简称《准则》),为规范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提供了法规依据,但从各地实施的情况看,不少财会人员对《准则》中的一些方面,还认识不清,常发生下列四方面问题的混淆。一、中止营业与非中止营业相混淆《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不涉及中止营业,而在实务中,一些财会人员对“中止营业”这个概念,缺乏足够认识,认为只要是企业的一个分部,一条生产线,一种产品停止营业就是中止营业,就不要对有关资产负…  相似文献   

13.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支付方法之一,它由商业银行提供银行信用,进口商、出口商双方从银行得到信用保证及资金融通的便利。审计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部门必然遇到的一项经常性、专业性很强的外汇结算、信贷业务,就是信用证业务;弄清信用证的概念与特点是审计人员急需了解的基本专业知识。 一、国际结算中信用证业务 根据国际惯例《跟单位信用证统一惯例》(自1994年1月1日生效修订本,以下简称UCP500)的规定:信用证是指一项约定;不论其名称或描述如何,由一家银行(开证行)依照客户(开证申请人、通常是指进口商)的要…  相似文献   

14.
基于信用证欺诈谈开证行的风险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信用证独立抽象的原则,银行只审单而不管实际的货物,导致进出口贸易中以开证行为欺诈对象的案件屡屡发生,且金额巨大。文章探讨了开证申请人、受益人或双方合谋利用虚假单据骗取承兑、过期的信用证等手段欺诈开证行套取资金。开证行应该从仔细审单、进出口商资信调查、利用例外原则合理止付等方面来控制信用证欺诈风险,同时相关部门要完善立法和加强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人民币的不断升值,我国的进口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进口企业对商业银行的融资需求也与日俱增。在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中,当以信用证为支付方式的情况下,很多进口企业为了解决暂时的资金周转的问题,会向开证行申请办理进口押汇业务。但是,部分商业银行因害怕承担风险,对开展进口押汇业务存有疑虑,导致国际业务发展受阻。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范企业债务重组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们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人现印发给你们,请布置所属企业从1999年1月1月起执行,如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函告我部。附件:1、《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2‘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湖南(略)一九九八年六月十二日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引言1.本准则规范企业债务重组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2.债务重组会计核算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确认…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阐述目前财政支出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中存在财政风险管理及部门绩效考核困难、财政支出核算中没有反映"预算授权"信息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预算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将"预算授权"信息纳入预算会计核算体系等完善财政支出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怎样正确处理或有负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经济活动中影响企业财务信息的因素日趋广泛和复杂,或有负债就是其中之一。或有负债其特殊的不确定性在日常经济活动中给企业经营者和投资人所带来的风险日益凸现出来。所以充分披露或有负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潜在影响,使报表使用者和潜在投资人获得更加翔实的相关信息,是我国经济运作中面临的新课题,理应引起我们的足够关注。本文就或有负债,以及确认为预计负债时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做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贸易支付方式中,跟单信用证由于直接以银行信用作支持,一直被视为相当保险的交易方式,实际应用也最为广泛,素有“国际贸易血液”之称,但也不乏买方利用“软条款”陷阱大行商业欺诈的情况。所谓“软条款”,是指开证申请人(进口商)加诸于信用证银行付款条件中有失公允的限制性条款。此种条款的特点在于随意性很大,且由开证申请人或开证行一手操纵,足以轻而易举地置受益人和叙做出口来证融资业务的银行于单证不符或其他违约的境地,而开证申请人或开证行则可以此为由解除信用证项下的付款责任。总而言之,一旦信用证上载入了这些软条款,不可撤销的信用证就变成了可撤销信用证,银行信用保证便相应地蜕化为商业信用,毫不夸张地说,“软条款”信用证是出口商及其银行的大敌。本文即是立足于业务实践,就如何有效识别并防范信用证软条款陷阱进行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20.
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信息使用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财务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它的真实传递、顺利流通直接影响着使用的决策。然而,在市场经济中,现代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投资人与企业管理当局之间是委托-代理的关系,代理人控制企业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对外披露,远比委托人了解更多的企业信息,这种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势必危害在信息占有中处于劣势的投资人,其结果可能是虚假不实信息充斥市场,不仅损害了投资人的利益,还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必须要对信息的提供进行规范。众所周知,企业财务会计信息来自于会计核算过程,会计核算过程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所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资料的真实性。所以,规范会计信息的提供就是要对会计核算过程进行规范,建立一个完善的会计核算规范体系,正是对这种规范的保障。近两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会计改革措施,1999年10月31日重新修订并通过《会计法》,2000年6月21日发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最近又出台《企业会计制度》,突出反映了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规范体系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快我国经济国际化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本旨在通过对比我国现行及旧有会计核算规范体系,认识现行体系的优越性,并找出尚待改进完善之处,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