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了汪中求先生的《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引起了我无数的思考,对我启迪非常深刻。  相似文献   

2.
乔文礼 《企业文化》2005,(11):74-74
精细管理专家汪中求先生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刚一问世,就产生了巨大反响。书中所提出的观点、理念和个案,成为新版“警世名言”,发人深省。 的确,从我们企业来说规章制度应有尽有,大会小会反复强调,但疏于细节而导致全盘皆输的案例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3.
大力推行企业精细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著名学者、“细节管理专家”汪中求先生,用专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运作的视野,倾其心智凝练成新著《细节决定成败》,意在提示企业乃至社会各界:精细化管理时代已经到来,一定要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围绕“细节决定成败”主题,汪先生提出诸多很有说服力的观点:“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任何一个名牌的形成, 都是企业精细化管理、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的结果”;“1%的疏忽,可能导致100%的失败”;“一只老鼠可以搞死一头大象,一个细节的疏忽可以导致你在竞争中失败”;“用心才能看得见——细节的实质”;“伟大源于细节的积累”; “做人、做事、做管理——细节决定成败”等等。  相似文献   

4.
梦樵 《中外管理》2005,(6):86-88
这里有一拨人,他们在创办一个企业,他们在探索一门学问,他们在经营一项事业。这项事业折射出我们今天多元性的社会里一家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  相似文献   

5.
《细节决定成败》曾经风行华夏,作者用了大量失败案例,说明导致这些失败的原因并不是战略的错误,而正是没有注重细节,有些可以说是“一招失误,满盘皆输”。细节决定成败的观点,得到了管理界的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6.
汪中求先生在其《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用大量的案例详细地阐述了“细节”对成败所起的作用,希望引起人们对细节的高度重视。细细龃嚼书中每一个案例,可以悟出这样一个观点: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细节,细节的竞争才是最终的竞争。随着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  相似文献   

7.
汪中求先生所著的《细节决定成败》,在油田风靡一时。书中所阐述的观点主要有三个:一是细节,二是服务,三是优势。纵观古今中外。“细节”“服务”和“优势”始终是各级经营管理者关注的焦点。而“细节”是决定“优势”的前提和基础。所以“细节”是关系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细节”是什么?我们说“细节”就是追求完美。一个形象比喻:管理是树。品牌是挂在树上的果子。细节是大树的枝叶,放弃细节就等于打光大树的叶子。这棵树再也结不出美丽的果实——品牌,向细节管理要优势。  相似文献   

8.
曾经看过两本书,一本书叫《细节决定成败》,一本书叫《执行力》,两本书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精细化和执行对于企业成败的重要性。著名企业管理人余世维先生在《赢在执行》里同样从执行的角度阐述了执行对于企业的重要性。精细文化和执行文化已成为当今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10.
《公司》2004,(6):103-103
  相似文献   

11.
《公司》2004,(6):101-101
  相似文献   

12.
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正式实施。虽然独立董事制度得到基本执行,但由于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制度环境的不成熟,及有关独立董事近期出现的问题,使得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3.
14.
《公司》2004,(6):102-102
  相似文献   

15.
一切皆因《云南映象》,不知是《云南映象》红了“原生态”,还是“原生态”红了《云南映象》。总之,自2004年以来,“原生态”一词成了一种象征,一种符号,一种营销噱头。有名头有干系可贴的自不必说,没名头没干系八杆子打不着的也生着法子与它沾边。一时间,本来就是原生态的东西让商家一下子欢欣鼓舞,有理有由地贴上原生态的“标签”,庆幸自己又找到了一个营销的突破口;不是原生态的东西则“此地无银三百两”,一本正经地在产品上注明“本产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绝对原生态”等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6.
《公司》2004,(8):102
  相似文献   

17.
刘西玲 《质量跟踪》2003,14(6):43-43
七十三岁的苑老太,家住铜川市老城区二马路农副公司院内,多年来靠收售破烂为生。收的废品少了,就用自己的小秤称量,收的多了,就到距家不远的汽车运输公司第一货运公司的大地磅上称量。  相似文献   

18.
王富生 《质量跟踪》2003,14(4):44-45
我困极了,倒身就睡着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朦朦胧胧中听到阵阵窃窃私语。意识稍有清醒,我就辨别出了,原来是手帕姐和纸巾妹在说话。  相似文献   

19.
作者曾经写过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本书通过一个孩子寻找礼物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人们总在寻找有形的“礼物”.却往往忽略了自己早已拥有的礼物:无形的“此时此刻”.意即活在“现在”是最真实的。道理很浅显.作为一本励志的书,作者希望人们发现生活和工作中的乐趣。  相似文献   

20.
《陕西审计》2003,(6):1-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04年的经济工作,要从发展全局的高度,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