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垄断协议具有限制、排除竞争的直接危害性,是反垄断法规制的重点。但同时,实践中经营者达成的某些垄断协议虽然具有限制竞争的后果,但整体上有利于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反垄断法又规定在一定情况下,对经营者达成的某些垄断协议予以豁免。这集中体现了经济法的协调平衡原则。我国《反垄断法》有关垄断协议豁免的规定方式不利于反垄断法的执行,垄断协议豁免制度需要进一步细化。  相似文献   

2.
在克莱斯勒汽车垄断案中,发改委的处罚依据值得质疑,因为其在处罚依据中仅认识到克莱斯勒汽车生产商与经销商之间签订的销售协议违反了《反垄断法》第14条,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三家经销商之间签订的协议违反了《反垄断法》第13条的规定,但并未说明违反《反垄断法》第13条、第14条的反垄断法上的原因。此外,按照反垄断法原理认定垄断协议违法需要经过《反垄断法》第15条豁免条件的筛选。处罚依据忽略了这一关键环节。本文以克莱斯勒汽车垄断案为例,试图澄清对类似案例的处罚或判决所依据的真正反垄断法原理,为我国反垄断执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经营者利用专利权享有的垄断特殊性,实施了排除、限制竞争的垄断协议,该权利的行使已然僭越了法律的界限,当然应受反垄断法的规制。本文首先分析了该类垄断协议的概述,其次介绍了该类垄断协议的几种特殊表现形式,最后提出了以合理性原则为认定原则和完善该类垄断协议豁免机制。  相似文献   

4.
垄断协议,是<反垄断法>中最受关注、制裁最严厉的部分.文章讲从概念、特征、类型、利弊及法律规制等方面浅析垄断协议.  相似文献   

5.
禁止限制竞争协议,是反垄断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本研究了国外对限制竞争协议进行规制的反垄断法律制度,分析了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限制竞争协议的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我国反垄断法禁止限制竞争协议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纵向垄断协议具有两面性,其对竞争有着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因为,要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认定并进行规制。关于纵向垄断协议的认定,美国已全面适用合理性原则,而欧盟采用的则是以本身违法原则为主、合理性原则为辅的禁止加豁免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禁止限制竞争协议 ,是反垄断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研究了国外对限制竞争协议进行规制的反垄断法律制度 ,分析了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限制竞争协议的问题 ,结合我国实际 ,提出了我国反垄断法禁止限制竞争协议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自然垄断产业引入竞争的过程中,独占传输网络的纵向一体化垄断厂商可能对下游市场新进入者实施接入价格挤压。接入价格挤压从属于价格歧视。尽管一定条件下的接入价格挤压具有正向的竞争效应,但垄断厂商将具有同等效率或更高效率的独立厂商驱逐出市场则应该受到规制。接入价格规制包括政府直接规制定价和反垄断法间接规制定价。直接规制定价中整体价格上限较为可取,而反垄断法间接规制需要采用基于福利后果分析的合理推定原则,但从短期来看采用直接规制更有效率。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接入定价规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特许经营是当前国际流行的一种商业经营模式,作为特许人和受许人之间的商业安排,特许经营中存在许多垄断行为。但由于这些垄断行为具有促进品牌间竞争和抑制品牌内竞争的双重属性而需要在对《反垄断法》调整中给以区别对待。在对特许经营中垄断行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先进立法机制,结合中国《反垄断法》的现行规定,对特许经营中的限制竞争行为进行反垄断规制与豁免的研究,以此来完善我国立法对特许经营规制的不足,从而保证和促进特许经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保险行业的反垄断案例入手,针对保险行业当前存在和将来可能出现的垄断行为,提出了保险行业反垄断行为的主要举措:立足当前,清理现有的行业自律公约,废止或删除不符合《反垄断法》规定的条款或内容,预防与制止达成或施行垄断协议的垄断行为;放眼未来,预防与制止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政机关和组织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转变观念,突破传统局限,行业自律由价格自律向规范经营行为转变,由固定价格、固定销售渠道、划分销售市场、联合抵制进入、限制发展速度等涉嫌违背《反垄断法》的自律行为,向行业规范或行业标准的方向转变,实现行业自律质的飞跃;深入研究,探讨反垄断法律法规的适应性,促进立法工作不断完善,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维护消费者和行业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