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为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相关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财政部制定了《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2.
动态资讯     
《理财》2015,(2):100-104
许昌县审计局积极参与债务清理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管理,甄别政府债务,控制和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促进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相关工作,日前,许昌县审计局按照政府统一工作部署和《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要求,抽调精干力量积极参与地方债清理甄别工作。此次清理甄别工作重点对截至2013年6月30日审定的债务余额进行确认,以此为基础清理甄别各部门、  相似文献   

3.
2014年以来,影响地方融资平台未来发展的新政频出,预算法修改、国开行住宅金融事业部成立、43号文(即《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351号文(即《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等政策陆续出台。这一系列存量政府债务清理解决文件均显示以"城投债+土地财政"为主要代表的"旧"地方政府融投资模式即将退出历史  相似文献   

4.
《甘肃金融》2014,(11):6-6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化解进入实质性阶段.财政部近日印发《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办法》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结合清理甄别工作,认真甄别筛选融资平台公司存量项目,对适宜开展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项目,要大力推广PPP模式.  相似文献   

5.
阳帆 《中国金融家》2014,(12):99-100
10月28日,财政部下发了《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以下简称"351号文"),这是对10月2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43号文")文件精神的具体细化。有专家表示,两份文件出台后,中国地方政府及其融资平台在基础设施领域的融资方式尤其是债券融资体系将发生重大变化,存量债券信用风险也将有所分化,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以平台债为特色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热点.2014年9月21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表明了国家从源头上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意图和决心.如何借这次政策的东风,清理、甄别地方政府债务,有效降低地方政府债务率,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债务管理机制,切实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各地方政府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做出总体部署和系统安排. 《预案》指出,地方政府性债务包括地方政府债券和非政府债券形式的存量政府债务,以及清理甄别认定的存量或有债务.要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工作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相似文献   

8.
一、地方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的必要性随着地方政府性债务集中偿还期的逼近,各地各级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日益增大,债务风险日益增加,编制政府债务预算,将地方政府性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我们认为,将地方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的必要性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有利于保证财政预算真实性、完整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财政预算成为学界共识,通过预算的法定性、规范性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管理。新《预算法》赋予地方政府的举债权限,对其债务进行约束和开放性指导。并且将一般债务收支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专项债务收支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尽管我国在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方面取得一定发展,但还有些方面需要完善,从而实现全口径地方政府性债务预算管理。  相似文献   

10.
《会计师》2016,(22)
<正>近期,财政部印发了《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预算管理办法》(财预[2016]154号)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预算管理办法》(财预[2016]155号)(以下统称《办法》)。就此,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出的问题。问:出台《办法》的背景是什么?答:地方政府债务是地方财政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应当纳入各级预算管理。将地方政府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改变了以往一些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举债后债  相似文献   

11.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借此机会,我代表许司长对大家在过去一年里,对我们预算司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财政部在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方面,也采取了很多措施。研究会选择地方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作为今年研究课题,意义重大。为便于大家更好地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提高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绩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财政部关于印发〈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16]155号)、《财政部关于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有关工作的通知》(财预[2020]94号)、《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通知》(财库[2015]192号)等法律和政策规定.  相似文献   

13.
一、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们认为将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防范风险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的必要性 一是预算合法性需要。现行预算法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规定以外,地方政府不得编制赤字预算,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但从公共财政改革发展看,政府债务最终将纳入政府预算,与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保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形成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接受人大审查和监督。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为学习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做法和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2010年11月,财政部预算司组织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负责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工作的人员,赴美国举办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培训班,并考察了美国州及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等。现将考察报告部分内容分期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政府性债务资金是各地经济社会事业建设项目的重要资金来源,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但是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不断扩大,除了地方政府债券,其余大部分债务资金尚未纳入预算管理,基层政府偿债压力逐年加大。因此,亟待加强债务预算的研究,逐步实现将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防范财政风险,促进经济财政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10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下称《意见》),这是国务院首次发文全面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对地方政府性债务“怎么借”、“怎么管”、“怎么还”等问题进行了明确,同时也明确提出妥善处理存量债务.《意见》明确,地方政府对其举借的债务负有偿还责任,中央政府实行不救助原则.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会财会》2014,(12):48-48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这是国务院首次发文全面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国务院地方债管理新规在多处实现了与新《预算法》的对接,如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实行限额管理,将所有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并限定债务用途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和适度归还存量债务,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等。  相似文献   

18.
我国《预算法》和《担保法》明确指出,除法律和国务院特别批准外,地方政府不得发债,不得为担保人。但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各类债务合计达178908.66亿元,这部分公共财政资金一直脱离于预算监管体系之外,隐匿性风险日益严重。编制债务预算是切实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预算框架的初步构想,并对推进实施地方政府性债务预算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忠滨  卜俊丰  杜欣 《征信》2016,(12):87-89
解决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存量问题和降低债务成本变得越来越急迫.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地方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为地方债“开明渠,堵暗道”.探索构建科学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控制体系,强化外部控制和监督,对债务规模实现动态监测,并将全部地方政府债务其纳入预算管理,可以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更好发挥政府债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财政部近日根据预算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批准2015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议案有关要求,经国务院同意,发布财预[2015]225号文件,就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