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我认为税和税收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应当严格区分开来。但是,长时期来,在我国经济学界、财政学界,一直把税和税收混同于一个概念。即税就是税收,税收也就是税。因而,在很多报告、文章和专著中,在表述“税”的一般概念时,都混用“税收”一词来代替“税”。如:《国家税收》一书中:“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国家税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79年版,第1页)  相似文献   

2.
一、税收是国家管理经济的一个重要杠杆 税收是国家按照法律规定,向经济单位和个人,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社会主义国家筹集财政资金的形式很多,其征集办法更是多种多样。既有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力课征的税收,又有依靠生产资料所有者代表的资格取得的国有财产收入和国营企业利  相似文献   

3.
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众所周知,税务机关是代表国家政权参与社会剩余产品分配,为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行政执法机关。那么,税务机关的权力到底有哪些?税务机关最大的权力就是税收执法权,为组织国家财政收入而行使的一种行政权力。由于税收是“无偿”和“强制”地参与社会剩余产品的分配,征纳双方的利益“对抗”性在任何国家的任何历史阶段都存在,这种无法避免的“对抗”是导致税务人员在行使税收行政执法权时产生腐败的源动力。而当这种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的时候,腐败现象就会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4.
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方式.它体现了国家与纳税人在征收、纳税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种特殊关系,是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相似文献   

5.
税收国家与“依法治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国家”(tax state)最早由德国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于1918年在“税收国家的危机”一文提出,大意指财政来源几乎全部依赖税收课征的国家形态。这里我们不妨借用这一概念,但赋予其以下内涵:税收国家不只是表明其财政来源依赖于税收,更重要的是以对课税权的限制来限制政府权力。换言之,  相似文献   

6.
税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是财政基本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流行的观点可以概括如下:随着奴隶制国家的产生,“由于奴隶制国家本身并不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它的物质需要就只能依靠国家的权力,强制地无偿地把一部分社会产品占为己有,以供给国家的需要”,这样就产生了税收。“捐税是国家财政活动的最初形式,是最早出现的财政范畴”,因此,国家的产生决定了税收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税收作为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特定形式,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等特征。由于各自目的和所代表利益的不同,在税收征管过程中,执法人员与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税收成本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经济范畴,是税收分配的伴生物。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参与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税收分配的结果是国家一方面将一部分社会产品集中于自己手中予以支配使用,另一方面也将为此发生一定的费用。这种费用的规模是衡量税收分配效率的重要依据。这种由税收分配过程发生的费用、损  相似文献   

9.
税收强制性探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门添 《涉外税务》2003,(10):31-34
税收是公民享用公共物品的必要付出,它是有偿的,因而政治权力不能成为征税的依据,更不是税收强制性的依据。税收是具有强制性的,但这种强制性只是政府行政管理行为的强制性,而不是政府征税行为的强制性。  相似文献   

10.
叶翩 《税收征纳》2022,(10):25-2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不断出台规范权力运行特别是对“关键少数”监督的文件规定。作为重要的行政执法部门,税务部门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不断发挥,“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已成为基层税务部门履行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精神实质。但是如何约束和规范税收执法权力,运用执法过错责任追究体系推动权力运行的全方位、全过程和全链条的有效精准监管,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是国家税收与公共税收、权力税收与服务税收的辩证统一,也具备税收的“三性”(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这是税收的本质所决定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必须坚持,那种认为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因此现代税收就不应或不必强调“三性”的观点并不可取。任何经济体制下的现代税制都应是税收中性和税收非中性的结合,都应是两者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2.
透析税收筹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规定许可的范围之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取得节约税收成本的税收收益。税收筹划由于其依据的原理不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不同,主要包括:节税筹划、避税筹划和逃税“筹划”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节税筹划是采取“合法”的手段,利用现行税收制度的税收优惠政策,获取税收利益的筹划。具有合法性、政策导向性、策划性等特点。而逃税“筹划”是一种违法行为,为税法所不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税收筹划。避税筹划虽然不违法,但与国家的立法精神背道而驰,危害国家税法,是国家不提倡的税收筹划…  相似文献   

13.
2002年税收宣传月的主题为“诚信纳税,利国利民”。笔者认为,在税收工作领域里倡导诚信、建设诚信、巩固诚信,应当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诚信用税。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参与单位和个人的财富分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换言之,国家为满足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国防等各项事业建设的需要,为了不断地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了维系行政、立法、司法等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依法向劳动者征收部分收入或财富。由此可见,税收实际上是来源于个人和单位所创造的财富。因此,提倡和号召诚信纳税的前提必须要求和强调诚信用税。可以设想,国家向单位和个人强制地、无偿地征收了税款,却没有真正地、完全地用于经济和社会事业,或者说,没有很好地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没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而让纳税人自觉、自愿地纳税,是很难的。如果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大多是“豆腐渣”工程,政府官员肆无忌惮地利用建设公共工程之机内外勾结、以权谋私、中饱私囊,纳税人看到他们用勤劳和汗水挣得的国家税款白白流失或被少数人侵吞,就有可能变本加厉地逃税、偷税甚至抗税。因此,在税收领域讲诚...  相似文献   

14.
税收的功能,一般包括组织国家财政收入、调节社会经济发展和公平社会分配。其中组织财政收入长期以来被普遍视为基本的和最直接功能,但从经济方面看,由于国家的职能并不在于自己(尤其是国家职能部门的政府)增加收入“致富”,而主要在于保障整个社会的成本节约、效率提高,更好满足全体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化生活需要等方面,国家获取财政收入,并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因此,作为国家权力象征和职能发挥的物质基础来源的税收,它最根本功能和国家职能相一致的,应该是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调节社会经济,保证其健康快速发展,公平社会分配,即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的效率和公平,这也应该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工作的主要着眼点。  相似文献   

15.
税利分流作为一种有效处理国家与企业间分配关系的新模式,其理论基础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所取得的收入——税收,与国家凭借其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身份所获得的收入——利润实施双渠分流,这种模式是在改革实践中逐步被认识到的,是对“以利代税”、“以税代利”、“税前还贷”、“税利统包”的扬弃,并先后在重庆、厦门、益阳等大中型城市进行试点,取得了不少经验。但从试点情况来看,税利分流的全面推行,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税利分流为相关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基本思路,但相关经济体制改革综合配套的目标模式及其过渡方式的正确选择,将是税利分流顺利推行及最终到位的必要保证。因此本文将从税利分流与税收体制改革目标模式选择角度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的全面展开,税收信息大集中成了税收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和目标。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部署,税收信息集中从以地市级税务局征管业务的集中逐步发展为“以总局和省局两级集中,覆盖国家及地方税务部门的所有业务”的建设目标。税收信息集中的程度越高,对国家整体税收工作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将越大,但存在的风险也将越大。本文着重研究分析税收信息大集中的应用及其所面临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税收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它体现了国家与纳税人在征收、纳税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种特殊关系,是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在人类开始过上了群体生活以后,就离不开一些公共事业性质的职能部门。这些部门是维持社会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例如,军队、警察和各级政府机构,此外,一些社会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要用钱。只要这些职能部门和社会工作存在,都必然会产生相应的费用。  相似文献   

18.
程燕菲 《上海会计》2003,(12):44-46
一、税收立法权的特征 税收立法权是国家立法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政权机关依据一定程序制定、颁布、实施、修改、补充和废止税收法律、法规的权力。广义的税收立法权还应包括税收法律的解释权,因为任何一项税收法律都只能由制定这项法律的立法机关或经授权的执法机关负责解释。它与税收行政权和税收司法权一同构成了税权。在税收的立法、行政、司法权中,税收立法权是最基本的、原创性的权力,是税收行政权和司法权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税权划分和合理分权是其核心内容。税收立法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相似文献   

19.
欧羿 《金卡工程》2009,13(12):207-207
税收制度作为一国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政府和公民之间的关系。我国传统的税收理论强调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认为税收是国家利用政治权力而强行参与社会剩余产品的再分配的行为。在传统税收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现行的税收相关制度片面强调税收是政府的一项具有强制性的权力,重视公民的纳税义务,而忽视了纳税人的权利保障。同时,传统的税收理念也使得我国的纳税人自身也缺乏权利意识,公民纳税权利意识的缺乏不利于依法征税、依法纳税、依法用税的法治社会的法治社会的进程。税收法定主义和保障纳税人权利是法治进步的体现,我国的税收相关制度应当积极加以改进,以符合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发展潮流。本文以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存在的缺陷为前提,并对我国税收相关制度的转型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宪政税收是宪法上对税收核心规则或最高原则的创设与运用之政法过程的制度性规范,这一过程要求税收的每一个核心要素都受制于宪政税收。理论上,一个符合中国现实的宪政税收模型是人民代表的一致同意。因为国家和人民的基本关系其实是税收关系,所以必须在宪法上界定国家与人民的权力与权利、责任与义务并使其基本关系宪法化。实践上,应以宪政税收为基本出发点,修改宪法的涉税条款,不必出台税收基本法,并以宪法理念或精神指导税收法律体系或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