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本文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对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的规定,阐述贷款呆账准备金的计提要符合审慎会计原则及如何建立符合审慎会计原则的呆账准备金制度.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金融业务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商业银行财务会计核算所依据的财政部1993年颁布的<制度>存在明显的不符合谨慎性原则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大力推广使用贷款"五级分类法",改变贷款呆帐准备金提取及呆帐贷款核销方法,对其他相关资产在年末计提相应减值准备,严格按定期存款的原存入期利率计提应付利息.  相似文献   

3.
一、贷款呆帐准备金的计提 贷款呆帐准备金是银行按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计入当年损益的、用于弥补贷款损失、提高银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种专项补偿基金.我国自1993年起,按照银行年初贷款余额的1%实行差额提取贷款呆帐准备金.1998年1月1日起,改为按年末贷款余额的1%进行差额提取,并从成本中列支,当年核销的呆帐准备金在下年予以补提.1999年,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按1.5%的比例提取贷款呆帐准备金.  相似文献   

4.
王刚 《当代经济管理》2006,28(5):120-124
贷款损失准备金是与资本充足率、贷款质量分类紧密联系的银行审慎监管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比我国和有关国家银行法中有关外资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监管规定,指出主要应从三方面完善现有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体系,一是加强监管机构对外资银行准备金计提、管理的监督;二是应根据外资银行法律地位的不同,在与外资银行母国签订双边监管合作协议的框架下,对外资银行子行、合资银行和分行提出不同的贷款损失准备金要求;三是增加国家风险因素的考虑。  相似文献   

5.
银行监管的重要性已形成共识,我们围绕建立一个有效的银行监管机制,也作了许多探索。但在客观环境已经并将继续大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在许多技术性制度方面还存在着监管缺陷,必须深化改革。财政部应允许建立特别呆帐准备金,再次向国有银行注资,并准许按新的贷款分类法来计提有关准备金;人民银行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督促商业银行建立审慎制度完善内部管理,推行新的信贷资产分类法,并积极探讨新的有效措施,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在贷款准备金制度改革中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由于财政部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人民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对商业银行计提贷款准备作出的规定有一定的差异,各家商业银行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时没有统一的标准;二是现行的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存在的局限性导致商业银行在计提贷款准备时可能出现误差:三是各商业银行计提贷款准备的范围和比例不统一,导致贷款损失准备结果缺乏可比性。  相似文献   

7.
《西部金融》2005,(6):5-15
本报告总结了我国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历史沿革,分析了五家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情况,并对辖区相关机构进行了调研,发现(1)五家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有明确的计提范围,但行际之间计提范围有差异;(2)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比例符合监管当局的原则性要求,但各行提取比例有差异;(3)计提损失准备时各行对抵押物金额扣除不同;(4)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呈逐年上升(除深发展)趋势,抗风险能力趋于增强;(5)部分机构逻辑上存在利用贷款损失准备操纵利润的可能;(6)仅仅从贷款损失准备比例看,大多未体现周期特征,在经济周期高点可能相对少计提;(7)调查中发现五级分类目前还存在问题,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基础不牢靠.在此基础上,结合调研掌握的具体情况,本报告认为(1)银行监管、财政、税务等部门应加强协调,进一步规范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制度;(2)进一步完善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夯实损失准备计提的基础;(3)结合我国目前信用环境,需要研究五级分类、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这两个环节抵押品、有效担保的处理原则,避免重复考虑、高估价值,使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更加审慎;(4)五级分类、特种准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以及分红政策等方面要充分考虑经济周期或者行业周期波动的影响,以使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更为前瞻、审慎,确保提足损失准备,及时弥补损失,增强资本基础,提高抗风险能力;(5)区别对待,分类监管;(6)重视贷款损失准备、资本充足率监管在货币政策传导方面的作用及其产生的宏观效应.  相似文献   

8.
一、存在的问题 (一)新旧制度混用,造成准备金少提.据调查,目前临泽农行信贷管理方面已执行贷款风险分类制度,但其会计核算部门依然执行"一逾两呆"呆帐准备金提取制度,两种制度混用造成该行少提贷款损失准备金324万元.  相似文献   

9.
我国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的一个漫长时期,现行的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基本与国际惯例趋同,但依然存在着确认标准太模糊、计量方式不明确等不足。针对这些缺陷,要保证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充分性,应尽快出台高质量的会计政策,加强相关政策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  相似文献   

10.
我国金融风险会计防范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日渐频繁的金融风险,会计界可以通过建立和健全会计内控制度,完善呆帐准备金制度,改进应收利息与应付利息制度等制度建设工作来做出自己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呆帐准备金制度是银行核心的经营管理制度之一。通过金融业与工业企业呆帐准备金制度的比较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金融业准备金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是我国商业银行审慎经营的一项长效制度,在化解贷款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贷款损失准备金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内部控制效率的基础性平台。因子分析可以为理论模型提供可靠性检验,从而揭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若干现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直接关系到金融企业未来消化不良资产的能力.农村信用社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由于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加之受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历史欠账较多.为此,农村信用应充分认识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现实意义,以中央银行票据支持为契机,采取"分类实施、区别对待、期限达标"方法,逐步提高农村信用社整体拨备水平.  相似文献   

14.
贷款损失准备是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贷款的有效工具,合理有效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可以抵御因坏账增多而导致的金融风险。以2004—2017年125家商业银行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央行使用的宏观审慎工具会使商业银行前瞻性地多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以保持银行系统稳健运行;监管机构加强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监管会导致银行忽视对贷款损失准备要求的考量;央行实施的货币政策与银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且对银行的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15.
会计所处的环境以及依据环境所做的会计假定具有不确定性是应用稳健性原则的前提,会计处理方法不高估资产、不虚增利润是应用稳健性原则的实质.作为高风险行业的金融业,应充分有效地利用稳健性原则,以加速折旧法计提高科技固定资产的折旧,并对各类资产建立坏账备抵制度,计提减值准备金.  相似文献   

16.
浅议金融企业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制度关于贷款损失准备的提取存在着几个不容忽视的同题,它突出表现在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问题、会计信息不对称问题、纳税帐项调整问题、确保企业不计提秘密准备问题等几个方面。因此,为了保证贷款损失准备及时、足额计提,应该完善企业资信评级制度;在税收待遇上给予充分配合;建立贷款损失准备提取的会计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7.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健全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二是建立银行风险分散、转移机制;三是推行贷款保险制度;四是完善贷款呆帐准备金制度;五是改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机制和对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监管机制;六是推进银企关系的完全市场化;七是建立银行资本金补充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一、社团贷款要坚持审慎原则。社团贷款作为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的一种方式,在经营中应坚持审慎的原则。一是社团贷款发放用途不应背离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的经营宗旨。二是对营销的社团贷款要强化贷前的深入调查,进行可行性论证,决策要科学.要对社团贷款贷后的资金风险予以充分的评估,确保农村信用社所发放的社团贷款投向合理,回收有保障。  相似文献   

19.
应改革政府的贴息制度,将其转变为政府提供的助学贷款风险准备金,以在学生无力还贷时,向银行偿还该助学贷款。同时,应在学校、社会、税收等方面作积极考虑风险准备金的筹措,并建立起相应的风险准备金的管理与使用制度,使助学贷款工作能得到更好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1993年颁布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已远不能适应商业银行会计核算,主要表现是贷款准备金的计提缺乏真实依据,提取呆账准备金不科学,应收利息核算不真实,应付利息的确认方法存在缺陷,等等,根据以上情况,可以寻找出一系列完善与修正目前财务制度的方法,以迎接入世后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