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人开辟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人推动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的初步发展,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人使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的进一步发展并将继续发展下去。25年来的历史证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2011年,中国政府首次将公共外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中,公共外交成为中国和平崛起全方位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国际关系中公共外交对于中国和平崛起的独特功能,论述并分析了与时俱进地发展公共外交是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和平崛起(和平发展)战略,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这些挑战呼吁中国确立现代世界观与国家观,改变线性进化思维与历史经验论,避免外交战略上"左"与右的倾向。中国崛起不能简单地停留在自我宣示的层面,而要抓住世界主题从和平、安全向发展延伸的时代机遇,适时、有效地从不挑战现行国际体系的路径依赖型崛起,升级为妥善处理与现行国际体系霸主关系的创新性崛起,其要旨是实现三大包容:包容对手、包容他者和包容时代,走"包容性崛起"道路。其出发点是从利我诉求到利他关切,从民族视角到全球关怀,从历史经验到未来诉求,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利益共赢、权力共生、责任共担、价值共享。"包容性崛起"的关键是包容自身——内政包容外交,从而让外交获得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刘杨钺 《理论观察》2007,3(4):44-46
如今正值中国和平崛起,2005年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全面阐述构建和谐世界的新主张,标志着中国外交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大转变。透视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思想的演变历程,从外交哲学、外交心态、外交文化、外交理想和外交利益五个方面看"和谐世界"蕴含的外交新思维,这种新思维是受到国内国际大背景的深刻影响的。  相似文献   

5.
张超 《魅力中国》2013,(34):23-23
文化外交在中国总体外交中占据重要地位,文化外交对实现中国和平崛起具有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自身的文化外交战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推动对外文化交流,把握机会,寻求国际合作的文化外交,提升中国形象,向世界展现一个积极的、正面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6.
和平崛起与和谐世界是两个全新的理念。和平崛起是中国新世纪的战略新选择,构建和谐世界是社会主义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目的。和平崛起与和谐世界都是扎根于中国深厚的“和”文化基础上,都与我国的国家性质密不可分,统一于社会主义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从和平崛起到和谐世界,体现了我国和平外交战略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揭示了和平崛起道路的含义、内容和特征,论证了中国走和平崛起道路的必然性,探讨了中国走和平崛起道路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前所未有的历史进程,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在理论上,和平崛起是对传统大国兴起模式的扬弃和超越,需要在理论上提供科学的支持;在实践中,中国的和平崛起将对国际关系的现行体制和结构造成深刻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将面临诸多结构性的障碍和矛盾。为此,不断对国际战略理论进行反思和创新既是和平崛起命题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发展道路必须做出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英国《金融时报》12月16日】一个月前,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先生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发表的演讲中指出,要了解中国的发展方向,最主要的是要了解中国选择了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他明确地告诉大家,中国选择和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他从中国国情、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这里,我想围绕胡锦涛主席提出的论点以及在中国和平崛起中的中欧关系,谈十点具体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2035年前后,中国的经济总量有可能超过美国。中国的发展目标是经济规模超级大国而非综合超级大国。中国的长期发展面临诸如台湾问题、美对华战略问题与和谐发展问题等的困难和挑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现在和未来中国在国际舞台要发挥的作用,合作、和谐是其崛起和发挥作用的模式,多边外交和发展外交是其作用的领域和形式。现在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在维护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和发展,通过联合国相关活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和各种犯罪活动,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国际发展援助和扶贫开发,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等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上,中国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人类的和平发展、合作和谐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低碳外国投资以达到促进发展与减缓气候变化的相互协同,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意义重大。本文首先概述了世界低碳外国投资的基本概况与发展前景以及我国利用低碳外国投资的现状,接着分析了我国在吸引和利用低碳外国投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探讨了我国低碳外国投资促进政策框架的构建问题。鉴于CDM是当前低碳外国投资的一种重要形式并且是在发展中国家降低排放的唯一机制,本文特别关注了CDM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的是以出口激励为中心的外贸发展战略,它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但也逐步显现了因政策性扭曲产生的一些问题。因此,对此进行反思和客观分析,构建开放型可持续发展的外贸发展新战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我国当前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之一,同时坚持"制度型开放"有助于增强地区间产业关联,带动欠发达地区相关产业发展,进而促进地区间的平衡发展。文章将"开放"和"协调"议题结合,以中国2002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重新修订作为案例,研究外资准入政策对相邻城市间管制放松行业生产率差距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文章结论表明,外资准入政策显著减小了管制放松行业在相邻城市间的生产率差距。异质性检验发现,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以及较低创新水平、盈利水平和外资进入程度行业的样本组,外资准入政策可以更显著地减小相邻城市间管制放松行业的生产率差距。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外资准入政策显著降低了相邻城市间管制放松行业的创新水平差距和盈利水平差距,上述变化是促使减小生产率差距的重要影响渠道。拓展性分析发现,贸易自由化加强了外资准入政策减小相邻城市间管制放松行业生产率差距的积极作用。地区之间的市场分割程度越高,外资准入政策减小管制放松行业生产率差距的作用反而越强。  相似文献   

14.
According to the arising problems of foreign investment utiliz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nbalanced market competition, absence of core technology, increasing implicit cost, growing dependency on foreign capital and impact of potential monopoly. At last the conclusion is that China should take constantly improvement of foreign investment utilization quality and positive expanding foreign capital utilization scale as its main goal of foreign capital policy within the mid and long-term period.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世界工厂”辨析——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京淑  王晓燕 《特区经济》2006,213(10):302-303
我国从本世纪初开始被外国媒体称之为“世界工厂”,不管这种说法的政治意义,本文从工业史上“世界工厂”的定义出发,以一系列数据来论证我国到底能否称之为“世界工厂”。得出的结论是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外,本文对我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污染、社会矛盾等负外部效应进行了论述,并给出了部分解决方法,主要集中于发展模式和节约化、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6.
在经历了2000~2001年的短暂金融危机之后,土耳其经济近年来恢复了高速增长的势头,特别是对外贸易发展尤为迅速。土耳其经济的发展既得益于其国内的经济改革,也归功于其成功的外贸战略调整。这些调整主要是在巩固与传统盟友——美国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入盟"力度,重视同周边的中东、中亚、非洲等国家的经济联系,增强在伊斯兰世界的影响力,同时积极拓展同环太亚洲国家的经贸合作。2005年土耳其启动了新的对华贸易政策,中土正在重新认识和发现对方,双边关系正在进入一个"新时期"。  相似文献   

17.
蔡磊 《特区经济》2014,(3):81-82
本文试图通过对单个国外小额信贷开展机构的运作特点进行分析,上升到对国外小额信贷整体模式特征的总结,得出有益经验,并结合中国在该领域内存在的问题,合理借鉴外国经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实现我国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来源于加入WTO后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繁荣的中国式"荷兰病"理论出发,深入细致地分析了中国式荷兰病通过"支出效应"、"资源转移效应"、"人民币汇率效应"、"体制惰性效应"以及"技术创新效应"等对中国外来直接投资的诸多影响。文章实证研究发现,持续、大规模涌入我国的外来直接投资不仅投资产业和流入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在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和贸易顺差迅速扩大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式荷兰病和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文章最后建议制定国家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产业政策,及时赋予外商投资企业以国民待遇,适时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切实鼓励国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从而确保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增长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how foreign bank/investor penetrations influence local bank performance in China. At the country level, foreign bank penetration is proxied by MacroFP, measured by the percentage of banks with foreign strategic investors (FSI) among total banks. At the bank level foreign bank penetration is proxied by MicroFP, measured by the percentage shareholding of FSl in a bank. When foreign bank penetration is proxied by MacroFP, it is found to improve the profitability of local banks but not to reduce costs. Next, when foreign bank penetration is proxied by MicroFP, it is found to affect neither profitability nor costs. In sum,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opening-up policy is correct from a macro perspective, However, for banks that have introduced FSI, determining the reasons for improvements in performance being inhibited is more important than releasing more shares to foreign investors.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已成为一个国家在推动经济发展和强化对外交流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但资本账户开放往往也会给开放国的金融秩序、货币汇率、对外贸易造成一定风险和挑战。本文指出资本账户开放可能导致开放国短期宏观经济过热、投机资本过度涌入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持稳定连续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行富有弹性的汇率政策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