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中国最大的女鞋生产基地华坚集团(下称“华坚”)正在把一部分“中国制造”变成“非洲制造”。
1996年东莞创业,2002年江西赣州建厂,2011年投资埃塞俄比亚(下称“埃塞”),华坚成为中国制鞋业第一个走进非洲的企业。正如远古人类逐水草而居,如今中国制造业逐渐流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方。而华坚的发展路径或许将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制造企业的共同轨迹。 相似文献
4.
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上升和环境治理成本的攀高,使中国的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发展的“十字路口”。中国制造业必将经历一场伴随着阵痛的转型。是利用各种手段降低成本,继续发挥“世界装配工厂”的优势还是利用创新和品牌进行产品升级?本期商业思想家论坛将邀请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从成本控制、财务管理和技术创新等角度探讨中国制造业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5.
李平 《21世纪商业评论》2008,(5):18-19
“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日趋降低,这早已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同样面对人民币升值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所带来的压力,一些跨国公司却在中国取得了更大的市场与利润。一份名为《2007-2008年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报告显示:将中国作为其全球供应链中一环的公司,远比那些将中国视为廉价劳动力市场和资源市场的公司要成功得多。 相似文献
6.
张述冠 《21世纪商业评论》2009,(5):20-21
上海美国商会和博斯管理咨询公司每年举办一次中国制造竞争力的调查研究。由于2008-2009年度的调查正处于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因此这次调查研究的结论有助于我们认识经济动荡给中国制造带来的困难,以及中国制造在困境下的出路。它证实了我们此前对于中国制造业前景的一个总体判断:低成本将不再能支撑中国制造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7.
吴伯凡 《21世纪商业评论》2006,(9):4-4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制造是不需要想象力的,需要的只是抓住显而易见的机会和资源。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和最大的劳动力市场,仅此两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使中国制造拥有了强大的活力和竞争优势。不过,天然的低成本可以造就暂时的优势,但这样的低成本终究不是战略。 相似文献
8.
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市场并购和重组,目前国内彩电行业已经形成康佳、TCL、长虹、创维等一系列成熟的、颇具竞争力的企业。可以这样说,中国以后彩电市场的竞争主要是以康佳、TCL、长虹和创维等为首的国内彩电巨头和以松下、SONY、东芝、夏普、日立、三星等日韩彩电巨头之间的竞争。虽然中国彩电巨头彼此之间也存在着竞争。但是中国彩电市场的直接对抗还是以国内彩电巨头和日韩彩电巨头之间的对抗为主。 相似文献
9.
11.
“日本制造”挑战“中国制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最近,日本著名的财经媒体日经BP社的一篇题为《战胜“中国制造”的五张王牌》的长篇连载,成为几日来浏览量最大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日本记者列举了在风雨飘摇的大经济环境下依然有出色表现的几家日本中小企业的例子,挑战有关“日本制造已经失去竞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与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生存手段的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的主要依托。目前中外企业在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深入分析中国企业缺乏有效管理的根源在于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能适应企业的快速发展。具体表现为:1.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滞后.尚未充分调动各种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没有把人才价值上升到人力资本的高度去认识并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13.
美国为迎合贸易保护主义势力需要,采取或威胁要采取一系列保护主义措施,包括加征高额附加税来限制中国的出口。美国应该明白,这样做的后果——美国将既是加害者又是受害者。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做得最好的其实是开放,除了少量的譬如银行、能源、交通运输等领域之外,随处可见外资的身影。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其 相似文献
16.
日前,有报道称,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的一个著名冰箱品牌MAGICHEF,中文称为"神奇的厨师"的产品实际上是是由中国广东科龙电器公司设计并生产的.但最终在产品上出现的仅仅是一个宽泛的"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标识,而不是国内驰名的科龙电器商标.科龙是我国著名企业,科龙集团拥有着包括科龙、容声、华宝和三洋在内的多个品牌.一个国内如此有影响力、如此成功的企业却依然要为国外知名品牌作贴牌生产,以小突击大,我们不得不为中国企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忧虑.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制造型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不断扩大,说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工厂”无可厚非。然而,在巨大的数量背后,我国的制造业实力到底处于一个怎样的状态呢? 相似文献
18.
19.
近年来,快速成长的中国制造业,越来越引人注目,中国制造业产值在世界位居第四,因此,2001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第一次提到,中国正成为"世界的工厂".笔者曾于2000年对美国,爱尔兰,巴拿马等十几个国家进行了考察,发现"MADE IN CHINA"字样的产品在世界各国随处可见,可以说风靡世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制造业是世界制造生产链中的重要一环,但中国只是一个‘车间’,还远未成为‘世界工厂’。”这是前几年企业家与专家学者中颇具有代表性的看法。而近两年,随着各类成本要素的明显变化,中国供应商的制造成本不断上升,同时中国正面临着东南亚等地区激烈的竞争压力,致使中国从“车间”迈向“世界工厂”的步伐艰难重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