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中货币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主要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从货币与产出的相互因果关系来分析我国宏观经济活动中的货币因素;如果货币是产出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则表明货币是非中性的,否则货币是中性的,如果产出是货币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而说明货币具有内生性,否则货便不是内生的,实证的结果表明,我国货币具有中性和内生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近年外汇占款随着外汇储备快速增加而持续增长,外汇占款成为我国中央银行的主要资产,通过基础货币直接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论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外汇占款问题的产生原因,然后对我国外汇占款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选取广义货币供给、外汇占款等指标作为变量,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方法,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建立了模型,并得出结论:我国巨大的外汇占款规模对我国货币供给数量产生了同方向的扩张作用。在短期中,外汇占款是影响货币供给的最强因素。  相似文献   

3.
杨伟鸽 《财会月刊》2017,(12):28-33
针对当前金融错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本文分析了金融错配引发的金融配置效率低下,进而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以政府补贴的科技活动资金和银行发放的企业科技活动资金为分析着手点,通过ADF检验和协整检验分析了金融错配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把握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从企业自身、政府角度和银行机构角度解决金融错配问题,构建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的相关结论,从而进一步推进金融资源合理配置,促进企业创新和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对货币错配内涵和外延进行明确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货币错配形成的特殊原因,并由此提出了我国货币错配防范和控制货币错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资本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检验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实施与资本市场传导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到资本市场的传导机制是顺畅的。相对于利率而言,货币供应量对资本市场有较大的影响,M0和M1都对资本市场存在着正向的因果关系。在从资本市场到货币政策目标的传导机制中,资本市场的变化通过财富效应和“q”效应等途径影响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进而对总产出或国民收入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的进一步扩大,货币错配程度也不断累积,其对我国经济金融环境、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都产生一定影响.在这一基础上,着重对我国货币错配的程度进行了测度和分析,并进一步指出了我国货币错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的进一步扩大,货币错配程度也不断累积.其对我国经济金融环境、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都产生一定影响。在这一基础上,着重对我国货币错配的程度进行了测度和分析,并进一步指出了我国货币错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文章使用协整分析与因果检验的方法,研究货币供应量(M2)对我国股票价格指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与股票市场价格指数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但其不存在对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短期内向长期均衡调整作用机制;货币供应量并不是股票价格指数变化的Granger因,但中央银行在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货币供应量调整对股票市场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外汇储备需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我国外汇储备需求以及相关的经济变量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应用协整理论的建模方法建立了我国外汇储备长期均衡与短期变动模型,分析了货币市场非均衡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迅速增加,2015年12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39.23万亿元,M2与GDP之比达到200%,经济的货币化现象严重.虽然,货币量巨额增加,但是我国的物价水平并不高,CPI一直在低位徘徊,纵观我国十年来的房价,2003以来,房价一路上扬.本文从伴随着我国货币供给的高速增长但是物价水平却在低位徘徊,而房价却一路高歌猛进的现象出发,考察了货币供应量对房价的影响,为我国房地产调控提供可行性建议具有显著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考察货币供应量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得出广义货币供应量、 国内生产总值、 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对房价的影响方向、 影响程度以及作用效果;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其次对我国的货币供应情况进行了分析,回顾了房地产的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等.然后,在现状和理论的基础上,选取广义货币供应量M2指标,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实证论证了货币量与房价之间关系.最后,研究了广义货币供给量、 国内生产总值、 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三个变量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通过研究房价和货币量的关系,最后得出货币供给增加会引起房价的上升,货币量和房价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在整个宏观经济框架下找到具有微观基础的,能够对产品市场产生冲击的货币政策起点,然后再找到货币政策相对起点的偏离对产品市场影响的深远程度,即对价格的冲击水平和价格的粘性周期。首先本文以凯恩斯(Keynes)和希克斯(Hicks)的经典理论为宏观经济框架,以厂商利润最大化为微观经济基础,以严格的数学推导为逻辑纽带,以价格粘性为指导,提出并建立了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通货膨胀效应模型。模型可预期未来下一期的通货膨胀,可确定均衡价格粘性周期,是一个通用的国家模型。然后本文建立了它的中国模型,并对中国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5,(33):50-52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三大政策并用,是我国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2008年以来,中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实施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以稳定经济增长与治理通货膨胀。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这三大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货币财政政策存在区域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货币财政政策是现代国家干预经济的两个最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关于它们的研究文献数不胜数,但是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对两政策实施后的区域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结合目前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已经存在明显差距的现实,通过两地区的简约化模型对1978-2004年间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东部和中西部两个样本地区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财政政策确实存在区域不对称效应,特别是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区域影响差异。  相似文献   

14.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利用国内生产总值,消费品价格指数及相关的货币政策工具变量,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建立了货币政策冲击反应模型,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货币政策工具变量的冲击导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及消费品价格指数的变动特点。从而为及时准确地调整我国的货币政策,实现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提出参考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美国货币政策的国际传递效应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实证研究发现美国货币政策对各国产出水平、净出口和物价具有国际传递效应,其中对各国物价的影响还具有同步效应.结构化脉冲响应分析表明,美国货币政策可在基本不损害美国经济增长的情况下改善美国的贸易收支,并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对中国贸易顺差波动影响尤为显著.因此必须关注美国货币政策的道德风险,谨防美国采取损人利己行为所带来的全球性冲击,并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挖掘平衡中国贸易收支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应用Hsiao提出的最终预测误差准则(FPE)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方法,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用进行了实证比较研究,并得出了有关结论,为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提供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泰勒规则与我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依据泰勒规则对我国1993-2003年期间货币政策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基于利率平滑假设基础上的泰勒规则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利率变动,并且总体而言,我国利率水平弹性不足,导致实际利率逆向变动,加大了产出和物价的波动。但1997年以后,名义利率的弹性有所增强,这有助于解释宏观经济波动幅度大幅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从货币政策规则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从货币政策最优规则和有效规则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央银行的福利损失情况,进而对不同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作出福利评判。  相似文献   

19.
曾晖 《价值工程》2012,31(9):126-12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对调整经济结构有很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的房价持续上涨趋势日益严重,虽然可以带动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通过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房价的效应进行讨论研究,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对房价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HP滤波、LSTVAR方法估算我国产出缺口、通胀缺口及货币政策变量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以此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在目标实现和工具选择等方面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经历了急刹车、软着陆、防通缩和控温降速等阶段,政策调控缺乏预见性和提前量,政策工具的使用和力度把握不准确,政策有效性不容乐观;开放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混合使用使得政府很难掌握调控力度和节奏,政府以利率作为主要调控手段的做法不明智,应主要借助信贷、货币量调控。随着经验的积累,政策工具选择的侧重点越来越突出,微调特征日益明显,调控效率总体上有显著提升。最后,本文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