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比传统加热方式制作食品的品质,讨论了微波加热对食品品质的影响,要使用微波加热获得品质好的食品,须通过调整食品配方以及优化工艺条件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冷冻干燥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工技术,主要应用于高附加值的食品、生物制品等方面,但是由于冷冻干燥周期长、成本高、能耗大、生产力小,无法将该技术推广到普通食品的生产加工中。因此,食品工业界急需一种新的技术来弥补甚至消除冷冻干燥技术的缺陷,既能在低温下极大地保留食品的营养成分及色香味,又能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干燥时间,提高干燥速率。因此,本文对微波冷冻干燥技术展开了研究与讨论,微波干燥技术具有升温速度快、整体加热、加热均匀等优点,将两种技术结合在一起,可克服各自原有的缺点,实现技术的优化,进而应用于更多食品的生产加工。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在饮食方面人们有了更高的追求。饮食的绿色程度、营养度、安全性以及便捷化引起人们的重视。微波技术属于新兴技术中的一类,食品加工过程中运用愈加普遍,例如食品的解冻、焙烤、杀菌、烹调、膨化和加热等。换个角度来说,微波技术对食品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面对严格质量的、高价值的、低热传导率的以及传统工艺要求,难以解决食品物料时微波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微波加热技术在除害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波加热技术是物质通过对微波能量的吸收进行自身加热,其研究始于1954年,在皮革、木材、彩色印刷、药品灭菌、纸张、食品、烟草、化工、建筑材料以及医疗等行业已逐渐应用,我国在70年代初开始研究微波加热技术。目前,由于微波所具有的加热特性和对生物体的非热效应作用,其在检  相似文献   

5.
在食品加工处理方面,需要尽可能地保留营养物质,且避免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以便于人体吸收消化。微波技术、非热杀菌技术与冷冻干燥技术等属于新食品加工技术,这些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食品中营养物质造成影响。基于此,本文探讨新食品加工技术对食品中营养物质产生的积极影响及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微波真空干燥技术是综合微波干燥和真空干燥各自优点的一项现代高新技术,因其加工温度低、营养成分损失率低、脱水效率高等特点,在农产品、水产品等热敏性、含水率较高的食品干燥生产中更能发挥优势。基于此,详细阐述微波真空干燥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以及其在农产品和水产品中的应用,并对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目前,染色红烧肉、地沟油烹制的水煮鱼等食品,让人们对饮食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但很多食品离不开添加剂,因为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所以,对于相关工作人员来说,怎样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确保人们饮食安全才是最为实际的工作。下面笔者就来具体讨论一下食品添加剂在烹饪中的安全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8.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食品为人体提供日常生活、运动等所需的营养物质。当前我国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当前食品加工技术逐渐增多,比如常见的微波处理、冷冻干燥处理等技术,不同的处理技术会从不同程度影响食品的营养。为了保证食品的营养不流失,确保食品安全,保证食品味道,应当根据食品特性合理选择食品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食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也更加重视。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杀虫剂、保鲜剂可经过水、土壤等媒介进入到人们日常饮用的食品中。因此,很有必要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对食品质量安全进行全面检测。虽然在销售前会对食品质量做全面的检测,但检测方法和技术对检测结果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给行业内人士提供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食品辐照保藏技术的概念和特点,就辐照对食品感官特性和营养成分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并对辐照辐照食品安全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受食品工业飞速发展的影响,加之人们的饮食习惯有所改变,预包装食品逐渐得到人们的青睐。作为预包装食品营养消息的主要来源,预包装食品标签的关注度也日益提升。作为消费者,希望能够透过食品标签对包装食品的营养成分了解,从而更加合理、科学的选择与自己口味相符的食品。问卷抽样调查表明,食品营养标签的使用行为一直受到营养知识、收费环境以及消费者个人特征等诸多因素影响。为提升营养标签的实质性作用,国家相关部门已经拟定相关法规,加强对消费者阅读营养标签的培养,督促生产厂商尽义务尽责任,全面推动食品营养标签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进步,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及养生保健功能需求也逐渐提升。海参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海参体内含有的营养成分有50多种。其中包括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经研究测定,每100 g干海参中,含蛋白质74.5 g、脂肪1.1 g和糖类13.2 g。此外,海参还是目前发现唯一不含胆固醇的动物性食品。因此使海参制品更加为人们所青睐。本文通过不同加工方法对海参营养成分影响深入探究,旨在提高海参食品的生产加工水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检测是评估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提高食品检测效率和质量,需要不断学习掌握最先进的食品检测技术。液相色谱法作为一项高效、精确、快速的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本文介绍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然后对液相色谱法在食品营养成分、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进行重点分析,以此指导食品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4.
由于食品中有大量的营养成分,所以为微生物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也因此使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现阶段,这种食品污染已成为广大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食品污染为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隐患,尤其是现在社会中广泛出现的食物中毒问题,造成了大多数人们得了食源性疾病,毒物会导致集体正常的生理工程造成破坏,从而引发集体中毒,甚至会导致身体死亡的可怕性毒物。那么,如何有效控制这种污染呢。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也逐渐突出,如果无法保证市面上流通食品的安全性,就极有可能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极大影响,因此,相关检验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多采用食品理化检验,保证市面流通食品的安全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微波消解技术等相关样品前处理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而这种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对较为简单,且能有效提高检验的效率和检验质量,从而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三甲基锡(TMT)、二丁基锡(DBT)和二苯基锡(DPhT)3种可迁移有机锡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分别选取蒸馏水、3%乙酸(体积分数)、10%乙醇(体积分数)和橄榄油4种食品模拟物,研究在各种模拟物中浸泡温度和浸泡时间对迁移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食品模拟物中有机锡的迁移量依次为10%乙醇溶液> 3%乙酸溶液>蒸馏水>橄榄油,且迁移量随接触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用10%乙醇模拟物进行微波加热迁移试验,结果表明,有机锡化合物迁移量随微波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油炸食物作为我国一种传统的食物,因其扑鼻的香气和可口的味道备受人们欢迎。油炸食物的烹饪工艺也比较简单,它的味道及口感也是其他食品不能比拟的。但是,因为这种油炸食品中含有的有毒物质较多,如果长期食用会对人的身体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加强对油炸食品食用量的控制,我们的身体健康才能得到一定的保障。本文就油炸食品的营养成分、卫生问题、制作工艺及合理控制食用的原因等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食品是由食材经过烹调等手段加工而成,而大多数的加工过程都离不开加热,并且很多食品的加热要使用明火,如煎炸、烘烤、烹炒、熬炖等,这些加工手法都有火灾发生的隐患,是危害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因素,食品加工产业还是我国较为重要的一个工业门类,具有不可替代性。本文分析了食品加工过程中存在的火灾隐患并提出了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降低了火灾风险。  相似文献   

19.
保持食品的健康和美味,必须运用到现代化的食品保鲜技术,依靠这些技术进行合理的加热或冷藏,可使食品不易变质。在食品保鲜技术中,温度的控制一直是较难掌握的技术之一,而只有合适的温度才能为食品加热与保鲜创造最有效的储藏环境,为此,必须着重发挥温度测量的作用,以有效提高食品加热保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微波技术的原理着手,对微波技术在食品杀菌、食品催陈、食品干燥以及杂粮脱壳这些食品加工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