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对样品中分离的蜡样芽孢杆菌进行分析,为蜡样芽孢杆菌检测提供数据依据,探索蜡样芽孢杆菌最准确、最简便的鉴定方法。方法:使用VITEK 2 compact、根状生长试验和蛋白质毒素结晶试验鉴定蜡样芽孢杆菌,采用单盒生化鉴定管进行生化分型。结果:VITEK 2 compact结合根状生长试验以及蛋白质毒素结晶试验可以准确鉴定出不同菌体形态的蜡样芽孢杆菌。在甘露醇卵黄多粘菌素琼脂(MYP)平板上典型蜡样芽孢杆菌菌体形态有多种类型时应该选取有代表性的数量进行鉴定,蛋白质毒素结晶试验中菱形蛋白结晶体的判断是区分苏云金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的关键性确证指标。  相似文献   

2.
利用含有0.3%CaCO_3的MRS分离培养基,从鳄鱼肠道分离得到1株产酸能力强的菌株,命名E02,通过形态观察,并进行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初步鉴定为乳杆菌。以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黑曲霉作为指示菌,采用牛津杯双层平板法测其发酵产物抑菌活性。通过用乳酸调节与原发酵液相同pH的MRS液体培养基,并与原发酵液作抑菌活性对比,进行抑菌活性物质初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菌株E02发酵产物的抑菌物质主要是酸,只有少部分是其他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自制泡菜为原料,通过平板涂布、划线分离、革兰氏染色和接触酶试验得到3株乳酸菌,经过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3株菌株分别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2株和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utum)1株,并对其胞外多糖产量进行测定,筛选出产胞外多糖含量最高的菌株。分离出的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可为研究、开发新型功能性食品提供原料,并为后续胞外多糖的工业化制备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维生素B_6乳酸菌的筛选及其鉴定情况。方法:选择本地某医院内2~3岁幼儿粪便中分离出的6株乳酸杆菌为研究菌株,分析各菌株所属菌属及其维生素B_6产量,并筛选出产维生素B_6能力最强的菌株,对其属内种进行鉴定。结果:6株乳酸杆菌,经鉴定均为乳酸菌的乳杆菌属。6株乳酸杆菌均可产生维生素B_6,但是产量存在差异,乳酸杆菌N6产量最高,显著高于N1、N2、N3、N4和N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糖发酵试验证实乳酸杆菌N6能发酵葡萄糖(不产气),属同型乳酸发酵类型,同时符合植物乳杆菌鉴定标准。结论:乳酸杆菌具有产生维生素B6的能力,但是产量存在一定差异,而属内种为植物乳杆菌者具有较强的产生维生素B_6能力。  相似文献   

5.
赵露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9):353-355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能产生具有强烈杀虫作用的晶体蛋白(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ICP),对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同翅目等节肢动物,以及动植物线虫、蜱螨等都具有特异性的毒杀活性,而对非目标生物安全。目前,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的方法对苏云金芽孢杆菌进行改造,扩大其杀虫谱,提高杀虫毒力,使多种因素和成分发挥作用,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避免了化学农药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抗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 1 苏芸金芽孢杆菌杀虫剂简介 苏芸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杀虫剂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最深入、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最有发展前景的一种无公害生物杀虫剂。它对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翅目、蠊目和直翅目等七个目500余种昆虫具有不同程度的毒  相似文献   

7.
从苗族腌汤中分离纯化到9株乳酸菌菌株,通过菌落形态、个体形态、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结果表明,其中3株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2株为乳球菌属(Lactococcus)、3株为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1株为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新绛酵子为材料,通过微生物学方法分离筛选出酵母菌,观察其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的形态特征,并对其进行美蓝染色鉴定。采用CTAB法提取酵母细胞核中的DNA,再利用ITS引物进行PCR扩增,通过凝胶电泳分析,测定该酵母菌菌株的ITS序列。然后利用Blast与MEGA软件得出:该菌株与酿酒酵母相似度较高,相似度为99.5%,属于酿酒酵母属。本研究为今后该菌株的特性和发酵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林苍 《粮食流通技术》2016,(10):114-115
本文主要探析了不同菌种发酵豆渣的营养及抗氧化特性。结果表明,对比蒸煮豆渣以及发酵豆渣,发酵豆渣有增加的蛋白质以及减少了含有的脂肪,维持不变的就是粗纤维含量。米曲霉发酵进行到48 h时,对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最强。其余菌株发酵豆渣80%乙醇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在发酵进行到24 h时达到最高值,其中枯草芽孢杆菌最大达42%,比未发酵蒸煮豆渣提高40%。  相似文献   

10.
对内蒙古地区自制酸羊奶中的乳酸菌采用平板涂布法在MRS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观察形态学特征,结合生理生化试验对照伯杰细菌鉴定手册对其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乳酸菌菌落形态为乳白色、圆形、不透明、中央突起、边缘粗糙,表面湿润光滑,没有光泽,黏稠易挑起。菌体形态为革兰氏染色阳性,杆状,链状排列,无芽孢。生理生化试验发现该乳酸菌可以发酵葡萄糖、蔗糖、乳糖和麦芽糖、可以分解淀粉,并且有较强的耐酸能力,生长最适温度在30℃~40℃。  相似文献   

11.
浓缩苹果汁中耐热耐酸菌的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97批浓缩苹果汁样品进行耐热耐酸菌检测,从其中的108批中分离培养出可疑菌落,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检出率54.8%.筛选出适应出口浓缩苹果汁中耐热耐酸菌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公开号:CN101054552公开日:2007.10.17申请人:清华大学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菌剂由一次发酵菌剂和二次发酵菌剂组成,一次发酵菌剂的活性成分为水生栖热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嗜热球杆菌、强壮类芽孢杆菌和酸热芽孢杆菌中的一株或几株菌的组合,每株菌20~100份;二次发酵菌剂的活性成分为巴氏芽孢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ph值对鸟苷发酵的影响.采用摇瓶和fus50全自动控制发酵罐,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 a066为供试菌株,在不同ph条件下研究鸟苷发酵工艺,经过优化ph控制可使鸟苷产率由原来生产最高水平20g/l左右提高到30g/l,比原来提高了10g/l,过程稳定并能够重复多批次.从而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化工科技市场》2007,30(10):59-59
成果简介 该项目通过优化巨大芽孢杆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的发酵工艺,生产出了高浓度发酵液,从而制成高含量的固体菌剂(拌种粉剂,基施颗粒剂)。其次通过对高吸水树脂最佳合成条件的选择建立起更合理的合成工艺,生产出了高质量的吸水树脂。最终通过合理的物理掺混制成了高含量、高纯度的优质保水微生物肥料拌种粉剂和基施颗粒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正> 目前我国很多利用苹果进行生产的公司都存在着“苹果废渣”的再利用问题,我们对大连地区某公司的“苹果废渣”样品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生物发酵实验。并根据上述结果提出利用“苹果废渣”生产生物饲料(添加剂)的深化利用建议。1 生物发酵方法以及结果 取500克“苹果废渣”经灭菌、调整PH值、加入适当的菌株(纳豆杆菌)、发酵、干燥、粉碎后,制成135  相似文献   

16.
以干制金针菇水提液为基质,采用纳豆芽孢杆菌进行发酵,探究发酵工艺的优化和发酵前后抗氧化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发酵后的金针菇水提液相比发酵前具有更强的DPPH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但两者ORAC值并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检科院测试评价中心(ACAS)的能力验证乳粉样品,参照GB 4789.14-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胞杆菌检验》第一法进行检测,进行蜡样芽胞杆菌计数,最终将VITEK 2compact生化鉴定结果符合蜡样芽胞杆菌的菌株,进行根状生长试验以及蛋白质毒素结晶试验,结果获得满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加工番茄为原料,模拟工业生产工艺制备番茄汁,添加从酸奶中分离鉴定所得菌种,驯化制成复合发酵剂,研究优化发酵番茄汁的加工工艺。发酵菌种鉴定结果为植物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合感官评价法优化获得了制备发酵番茄汁的最佳工艺:白砂糖添加量10%、发酵时间14 h、发酵剂添加量1‰、发酵温度37%,发酵终点PH值3.96。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腐乳的概述、种类、前发酵菌种及腐乳白坯的工艺流程,分析了发酵型腐乳及全豆腐乳的国内研究现状,提出应将研究方向转向后期发酵或在腐乳发酵过程中分离其他新型菌株;对全豆腐乳应进行多方面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通过N 离子注入乳杆菌lp-0429,获得高产L-乳酸的菌株lp-0201,并通过存活率和突变率的分析初步研究了N 离子注入诱变效应,发现N 离子注入后有较高的正突变率.同时对菌株lp-0201发酵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产酸率较高,产酸时间较长,而且在碳源的利用上可能有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