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粮食腐烂原因的分析,结合储粮保粮的必要条件,介绍钢板仓低温储粮和降温降水通风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控温储粮是一项能确保粮食安全储存和有效保鲜的节能型综合储粮技术。本文分析了粮堆在开展控温后的粮温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使用冷风机控温能有效控制粮温的上升,实现夏季粮温不受外界气温的影响,从而实现准低温储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论影响粮食仓库仓温的因素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序言低温储粮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其优越性表现为1.1抑制害虫的生长:储粮害虫最适宜温度为27—34℃,低于20℃可限制多数害虫生长;1.2保护粮食品质:在t=0-50℃范围内,温度每降低5℃,种子寿命增加一倍。温度降低10℃,食用粮的生化反应速度就减少一半。1.3限制微生物繁殖。由于国家建仓资金限制,不可能大量建造利用人工制冷进行低温储粮的仓库(低温仓)。这是因为低温仓初投资较普通粮仓大及维修运行费较高。经过实践证明,机械通风储粮技术是适合我国目前国情且已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科学保粮措施之一。如中央粮食储备库…  相似文献   

4.
针对旧房式仓储粮度夏时粮温高、温差大的特点,采用小型谷物冷却机进行膜下间歇内环流冷却低温储粮试验,重复利用粮堆回流冷气,达到降低粮温,节省能源,提高谷物冷却机作业能力和效率的目的,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重点探讨了高大平房仓粮面利用散装稻壳和保温板双层压盖隔热控温度夏储粮试验.结果表明,夏季最高粮温19℃,最低粮温6℃,平均粮温8℃.确保了储粮安全,保持了储粮品质.  相似文献   

6.
密闭隔热通风降温对立筒仓安全储粮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立筒仓储粮粮情变化规律,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在做好筒仓围护结构密闭隔热及防潮处理的基础上,利用冬季低温天气,进行通风降温,并在气温回升之前对降温仓进行隔热密闭。通过三年多的筒仓储粮实践证明:密闭隔热通风降温储藏技术对立筒仓长期安全储存小麦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接第2期)2通风设备及其选择通风低温储粮是利用通风机采用强制通风将低温空气压入粮难,以降低粮堆温度的方法,是增进粮食储藏稳定性的技术措施之一。在冬季采用机械通风降温效果最为显著,其他季节只要不增加粮食水分含量而能降低粮温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机械通风除应用于低温储粮外,还可预防、延缓和消除粮食发热,抑制虫害。由于通风时不需搬动粮食,所以有减少粮食损耗、减轻劳动强度、简便易行等优点。在利用通民技术储粮时,通风机是储粮通风设计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因此,合理选用合适的通风机是保证通风网络正常运行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利用智能空调调节粮堆温度,可以有效控制粮温上升速度,使粮堆冷芯在夏季得以维持,同时在粮堆表层施拌保粮磷,防治书虱和螨类,抑制因上层粮温相对较高而引发的储粮害虫生长繁殖,使粮堆一直处于无虫或基本无虫粮状态,既减少了储粮熏蒸药剂使用,又延缓了储粮品质劣变,实现全年免熏蒸和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9.
机械通风低温储粮技术的应用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讲,准代温安全储粮铁庸置疑机械通风则是降低低粮温的好途径。从应用上看,该项技术适用面广,因各地方气温及密闭隔热措施不同,可使储粮在一年中准低温安全禽存9-12个月,从费用上比较,通风降温的电费仅为常规熏蒸费的1/5-1/10。  相似文献   

10.
鉴于我国幅员辽阔,气候条件的区别较大,建议各地在低温仓的建设中,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结合地区特点选择低温储粮技术方案,建立有自身特色的低温储粮技术体系.本文综合目前常用低温储粮技术手段,在比较各自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的气候条件及粮食特点,对比各种方案的经济性,以期对低温储粮技术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苏式仓经过改建后仓容增加到原来的3倍,双门、双窗、双顶、双墙的设计,配合机械通风降温,使改建后堆高6-8m的粮温比原苏式仓粮温低10℃-12℃,全年大部分时间保持在20℃以下,基本保持准低温状态,既有利于保持粮食品质,又达到改建后增加仓容、改善储粮条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1998年、2000年、2001年国家分三批在全国建设450亿kg中央直属粮库,各粮库均按照现代储粮技术要求配备了计算机粮情测控系统。粮情测控系统是安全储粮必备工具,它的可靠与否,直接关系到储粮安全,使用中必须做好日常维护工作,确保系统运行正常,检测数据准确无误。由于计算机粮情测控系统  相似文献   

13.
地下仓设计     
地下仓是利用特定地形地貌场地的特殊仓型,具有常年自然低温、低湿和密闭缺氧效应,可保持储粮品质,延长储藏期限,可以利用地形的自然高差实现进出粮作业。本文结合地下仓的优点及其在储粮上的实际应用,分析地下仓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粮库储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即过去使用的进、出粮设备不能满足新仓型的要求,必须改造、设计制造新的进、出粮设备来满足市场需求,实现科学储粮的目的,阐述了散粮组合装仓机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5.
拱板仓储粮在夏季有粮温偏高、粮堆各层温差较大的特点,湖北钟祥国家粮食储备库利用地下井水,进行了自动控温喷水试验,结果表明:在夏季高温时段内,最高仓温24℃,最高粮温20℃、平均粮温14℃,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仓内积热,缩小了仓顶与粮堆间的温差、有效的改善了储粮环境,延缓了储粮品质变化速度,解决了粮食度夏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浅圆仓通风储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浅圆仓通风储粮技术在我国尚属一门新的科学技术,过去很少有人研究和报道,但随着浅圆仓仓型的建造,浅圆仓储粮管理上一系列技术问题需要急待解决,从而为新仓储粮管理和粮食安全度夏提供有效保证。本项研究正是从这方面开始,探讨浅圆仓通风储粮技术上一系列问题,供今后浅圆仓通风储粮作为技术参考,使浅圆仓储粮管理更合理、更科学。  相似文献   

17.
针对立筒仓堆高十几米以上,储粮性能不如房式仓理想,稳定性较差,品质变化明显等特点,甚至容易出现"挂壁"现象,特别在南方沿海高温高湿地区,夏长冬短,无雪无霜,如何在有限的低温期快速降低粮温,确保立筒仓储粮安全过冬更是南方地区粮食储藏工作者面临的难题。广东省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珠海直属库通过立筒仓储存玉米生产性应用试验,运用3kW的局部处理通风机吸出式通风技术实现了立筒仓安全储存玉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简称“三北地区”)现阶段低温储粮技术工艺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我国“三北地区”应用低温储粮技术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9.
立筒仓长期储粮温湿度检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立筒库在长期储粮过程中所发生的粮情不稳定、储粮难、不放心等问题,开展了生产性(大量)试验研究,采用定点、定时连续观测的方法对几年来所观测的大量数据进行了综合整理、加工、分析和研究,并将该研究结果与不同类型的房式仓储粮情况进行了对照分析,总结出了立筒库长期储粮温湿度变化规律,提出了利用立筒库长期储粮是可行的,也是安全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20.
大米过夏的准低温储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证明了大米准低温储藏可安全过夏,品质优于常温仓。人工模拟实验表明低温储藏大米品质略优于准低温储藏,常温过夏大米陈化程度比准低温过夏高得多。在目前机械制冷低温储粮不易实现的情况下,准低温储粮是适合我国国情,易于实现、推广并保证过夏大米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