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政府产业总是扩张的。本文建立数理模型考察了公私伙伴关系治理模式对于政府产业规模扩张的约束机制及其效果。公私伙伴关系治理模式能提高公共支出效率,扩大公共服务供给,有效抑制政府产业规模扩张。在公私伙伴关系框架下,政府官员选择一个私人合约者建造和运行项目,理想的公共会计准则能有效约束官员选择项目时的意识形态、社会关系考虑的行为倾向。在预算约束下,项目预期的成本变更反映官员扭曲的激励。如果允许项目部分地实施私人融资,则固定成本合约能够保障公共部门债务明晰并控制其产业规模。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筹资渠道日益多元化,举债经营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和运用,促进了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然而,举债是要付代价的,举债引起的债务成本问题也成为重要的财务会计问题,需要加以规范。对此,在新财会《两则》的基础上,财政部又发布了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X号──借款费用资本化(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借款费用准则》),就借款费用会计处理问题作了专门规定。本文试就此问题谈粗浅认识:一、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含义1.借款费用借款是企业为了生产经营发展、对外投资或调整资本结构,运用财务杠杆…  相似文献   

3.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的颁布和实施,对于规范借款费用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对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使财务人员和审计人员能更好地应用借款费用准则,本对专门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暂停资本化,停止资本化及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及账务处理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扩大企业规模,以及更好地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经常会发生对外筹资业务,向银行或其他单位及个人借款,从而产生借款费用支出,即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本,如何对这些借款费用进行财务核算以及怎样按照税法规定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作为财务人员应有基本了解,以便更加准确地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正确纳税.  相似文献   

5.
借款费有资本化,是指将与建造或生产某项资产直接相关的借款费用计入该项资产成本的过程,借款费用资本化计算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损益的计量。本文立足于借款准则,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展开分析,并对借款费用资本化实施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借款费用处理得恰当与否 ,会直接影响企业资产和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进而影响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正确衡量。本文仅就借款费用的定义、确认原则、及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作一国际比较。  相似文献   

7.
钱俊 《新智慧》2005,(7):61-61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简称《准则》)规定,当“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因专门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和汇兑差额应当开始资本化。每一会计期间利息的资本化金额=至当期末止购建固定资产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215;资本化率。资产支出只包括为购建固定资产而以支付现金、转移非现仓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发生的支出。  相似文献   

8.
试谈改进借款费用会计处理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借款费用,国际通行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资本化和费用化。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对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其目的是使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本文通过对比我国新借款费用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提出进一步改进借款费用会计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马民伟 《新智慧》2006,(3):53-53
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困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以放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整顿。由于在确定辅助费用和汇兑差额的资本化金额时.投有与资产支出挂钩.故本的讨论范围仅限于借款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铺。  相似文献   

10.
施颖 《新智慧》2006,(7):23-24
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确定将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的恰当反映,笔者针对新准则的相关规定,逐项分析阐述,以寻求确定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1.
熊鹭 《西部金融》2011,(6):43-45
日本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已连续多年居发达国家之首,且这一比例仍在不断增长之中.通过分析日本的债务困境,对我们有几点启示:一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二是通缩环境中要有意识的控制政府债务规模;三是经济危机过后要警惕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由来已久,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总体规模已相当庞大,而且呈现不断膨胀的态势,成为当前经济改革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严重制约了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甚至威胁到我国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分析当前我国现阶段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对我们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改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迅速扩大,加上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政治激励的负面影响,以及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政策,加剧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膨胀。利用“资产净值”分析后发现,截至2010年底“地方政府资产净值”为正,说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尚可持续,但债务风险依然存在。因此,地方政府应当防止债务规模持续扩大演变成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14.
自2010年审计报告首次披露地方政府债务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状况及其风险获得全社会高度关注。目前,地方政府债务呈现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特点,部分地区债务负担重、风险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产生与政府职能转变、财政体制、治理机制、债务管理等问题密切相关,必须在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设服务型政府,进行财政体制、官员考核晋升机制、政府投融资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化解可能存在的债务风险,发挥地方政府债务的积极效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通过线性和非线性双重视角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如何影响实体企业信贷融资。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对实体企业信贷融资形成挤出效应,且挤出效应具有企业规模异质性和所有制异质性。线性影响检验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对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挤出效应大于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加入二次项和面板门槛模型的非线性影响检验结果再次验证了上述结论,其中与大型企业信贷融资的挤出效应具有门槛效应不同,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为线性挤出,无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大小均产生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地方债务的规模已十分庞大,并呈现不断扩张的趋势,不但偿债压力大、债务结构不合理,而且债务隐性化趋势明显、管理混乱,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我国地方债务的累积及其风险的扩张,将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降低经济发展质量,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使经济保持较高的通胀率,引发高房价问题,不利于收入分配的改革,并恶化政府和金融体系的信用。地方债务风险的成因是多元的,包括财政体制、预算软约束、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困难、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政绩考核机制等。控制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在短期可通过资产证券化、引进民间资本和出售地方国有资产方式快速筹集偿债资金以尽快偿债;在长期则必须进行实质性改革,如构建市场化的地方政府融资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分税体制、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举债管理约束、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基于宏观经济层面的地方政府债务数据与微观层面的企业数据系统地探索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对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显著挤出了企业债务融资,且挤出效应在长期政府债务与短期政府债务样本中均存在,并在东部与西部地区更为显著,而地方政府债务明显推高了企业内源融资与股权融资水平;PPP项目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债务融资的挤出效应。实证研究进一步发现,地方政府债务通过投资环境对企业融资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地方政府债务通过提高市场开放度和基础设施水平对企业内源融资与股权融资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存在多头管理、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管理不完善、地方债务预算管理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其成因主要由我国现行管理体制内在缺陷与监管制度执行不严格等因素共同决定,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收支不平衡与政治不稳定,助长官员及社会大众败德行为倾向,削减民众的社会福利。应积极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管的内外部约束机制,有效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9.
政府治理是通过认识和界定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确立政府治理理念,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和权利运行机制,不断寻求最有效的管理现代市场经济和驾驭市场机制的政府行政模式。我国现阶段的巨额债务与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关,政府的过度参与与民众监督的乏力造成了政府治理的不完善。文章首先分析了政府治理理论的西方起源,然后以此借鉴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成因并提出在改进我国政府治理的视角下改善债务规模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地方债务风险管理存在着债务规模大,责任主体不明确,债务管理不规范、效率低,债务信息不全面、不透明和隐蔽性强等问题。政府会计可以为地方债务管理提供信息;政府会计信息是地方债务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依据;同时,政府会计职能的发挥是地方债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控制地方债务风险,应该建立独立的政府管理部门,加强地方债务控制;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增强地方债务透明度;健全政府财务会计体系,切实保护公众利益;发挥社会审计的监管职能,防范地方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