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背景,深入剖析农户创业与家庭金融投资的内联关系意义重大.首先采用数据调查、Probit等多种命题研究分析方法,对农户创业与家庭金融投资间的影响渠道与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其次采用工具变量、倾向得分匹配、联立方程等多种回归检验方法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农户创业与家庭金融投资间存在正向驱动关系,农户创业水平的提高引致家庭金融投资的新增.异质性分析显示,农户创业对于低收入、高房价及教育程度(初中)的农户而言,促进家庭金融投资的作用更加明显.根据解释机制中的相关内容可以看出,农户创业有利于提升财产收入、增加要素投入、刺激金融信贷,进而提升家庭金融投资意愿,社会资本则显著削弱了农户创业对家庭金融投资的正向影响.根据Shapley分解结果,发现生存型自我雇佣对农户家庭金融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农户创业意愿,对于破除农户家庭金融市场的"有限参与"之谜、减缓农村"金融排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投资主体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过去国家、集体、金融机构的组合方式转变为以国家财政投入为导向、以金融信贷资金为支柱、集体和农户投资为基础的新格局。农户作为农业经济的微观基础,在新的投资主体结构中越来越居主导地位,其资金投入量已占总投入量的40~60%。由于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家庭经营既成为世界各国无一例外的选择,也成为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适应WTO规则要求,农户投资将会取代国家与集体投资而成为农业投资的主要来源,保护和激励2亿多农户的农业生产积极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从金融的角度来研究促进农户投资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农村普惠型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行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各种因素相互协调。本文以普惠型金融用户申请小额贷款、普惠型金融机构对农户申请进行审批、普惠型金融农户小额贷款使用、普惠型金融农户归还贷款过程为主线,用灰色评价的方法研究农户从申请贷款到贷款使用再到贷款偿还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影响因素对农村普惠型金融的综合作用。研究发现普惠型金融机构对农户申请进行审批得分最高,其次是普惠型金融农户申请小额贷款,再次是普惠型金融农户归还贷款,最后是普惠型金融农户小额贷款使用。资格初审小组能力成为影响普惠型金融机构对农户申请进行审批的主要方面,普惠型金融农户申请小额贷款,各评价指标平分秋色;普惠型金融农户归还贷款中,农户经营状况、金融机构惩罚制度所占比重较高;普惠型金融农户小额贷款使用更多的是由农户的经济条件决定。  相似文献   

4.
从二元经济视角出发,以重庆市部分区县50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三种类型农户的金融需求特征;并建立Probit模型分析了农户金融需求与正式金融、非正式金融的影响因素;最后从农村供给者、需求者及政府三个不同角度,探讨了提供针对性的农村金融服务,确立正确的区域金融需求,加快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创新,推动资源要素更好更快向农村转移的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5.
金融素养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本,对农户消费升级及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9年数据,研究了金融素养对农户消费结构的影响以及第三方支付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第一,金融素养不仅能够刺激农户消费,还能显著优化农户消费结构,即提高农户的发展享受型消费占比,同时降低生存型消费占比。第二,金融素养对农户消费结构的影响可以通过第三方支付的“部分中介效应”产生作用。对此,论文从普及农户金融教育、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差异化进行政策宣传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结构中农业劳动者阶层(农户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由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不同的农户结构有着不同方式、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而不同的金融需求又需要不同的金融供给与此相适应。本文根据研究需要,对240户农户的金融供需状况进行调查,在阐述不同阶段下的社会阶层结构提出的金融需求状况、分析差异性农户金融需求与同质性金融供给影响的基础上,得出本文的一般性结论及有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CHARLS全国调查数据,通过Probit模型检验了金融可得性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都能显著提高农户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概率,且正规金融的影响效应更大;但另一方面,无论是融资数量还是资金来源,非正规金融都是农户融资的主要渠道,正规金融对农户融资存在着严重的供给约束,金融需求与供给的脱节成为农户转变生产经营模式的重要障碍。因此要持续推进我国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就必须创新农村金融市场,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提高农户的金融可得性。  相似文献   

8.
民间金融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在我国,民间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融资中的作用甚至超过了正规金融部门。论文从农户金融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农村民间金融契合农户金融需求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测评农户金融素养,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普惠金融信贷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8成以上的农户对普惠金融信贷服务比较满意;经营非农业为主农户的金融素养高于经营农业为主农户;全额获贷、续贷、信用贷款与普惠金融信贷服务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金融素养、贷款利率、经营非农业为主农户的家庭年收入与普惠金融信贷服务满意度呈负相关关系。基于此,建议应通过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举措,精准有效对接不同类型农户的融资需求,提升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设计云南藏区金融素养调查问卷,并在迪庆辖区深入开展农户问卷调查1000份,以此分析迪庆农户金融知识、金融能力、金融意识、金融行为的情况及特征。在问卷初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金融素养与金融扶贫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金融素养通过金融行为的中介效应与金融扶贫具有正相关关系。通过分析金融素养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提高金融素养的政策建议,以期金融素养促进金融扶贫,形成两者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农户数据,从“质”和“量”的双重视角实证检验智能手机应用对农村家庭参与风险性金融市场的影响,并识别其中可能存在的影响机制。采取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后发现,智能手机应用在农户投资风险性金融资产方面起到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进一步的机制分析揭示,智能手机应用可以通过增进金融知识和提高信贷可得性的途径,促进农户参与风险性金融市场。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智能手机应用在帮助风险管理能力弱和没有务工经历的农户参与风险性金融市场方面,发挥的影响更大。因此,政府需要努力打通农村网络设施“最后一公里”,缓解农户面临的信贷约束,不断填平农村“数字鸿沟”,采取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的金融知识普及政策,提高农户的金融知识素养和金融市场参与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我国农村经济的现实出发,提出了我国农村的基本形态是以农户为基础的“小农村社制”,并在农户经济行为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一直以来以农行、农发行和农信社为主体的农村金融改革思路存在不足的结论。文章以HN省农户金融需求为例,进一步探索农村金融组织建设与改革方向,提出发展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是解决广大农户金融需求的根本之路,以及针对农村不同阶层建立有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微观数据,以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t模型和负二项模型研究社会资本、金融素养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和金融素养对农户向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行为存在正向影响,社会资本的影响显著,而金融素养的影响不显著。社会资本与金融素养对农户借贷行为的交互作用并不明显,社会资本中的转移性收支、个人声望和对家庭的重视程度与金融素养的交互作用显著。对于农户向非正规金融机构借贷的行为,社会资本和金融素养仍对其有正向影响,只是社会资本影响不显著,金融素养有显著影响。社会资本除对60岁以上年龄段农户向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行为影响为负,对不同地区农户正规借贷行为均有显著影响,金融素养对东部地区农户正规借贷行为和中西部地区农户的非正规借贷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农户可获得的金融支持情况对农户流转行为及农地流转规模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陕西省农户获得金融支持情况,采用多元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户是否获得农业贷款、是否获得农业补贴、过去三年是否有借款、是否从正规机构借款以及借款的难易程度等金融支持变量对农户流转行为和流转规模有显著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在财政金融、政策性金融、银行金融和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并对土地流转的非粮化与国家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贫困地区推进农户金融扶贫业务数字化转型条件、同业典型做法的基础上,从数字化融资、数字化渠道、数字化场景、电商金融、消费金融等方面阐述了农户金融扶贫业务数字化转型的重点方向,最后从银政合作的视角,提出了在贫困地区通过数字普惠金融示范实施突破、建立农户金融扶贫业务数字化创新平台、实施数字金融创新工程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CHFS 2015年数据,运用Logit模型剖析农户参与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影响因素,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系统分析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对农户生产经营风险的化解效应。结果显示:农户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家庭人口规模、家庭人均收入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参与金融借贷;正规金融能够显著化解农户生产经营风险,且对35岁以上的农户、非贫困户、高收入家庭、西部地区农户等群体所起的作用更为显著;非正规金融在农户生产经营风险化解中发挥的作用有限。正规金融能够通过促进农户创业来化解农户生产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17.
夏咏  郭晴  申建良 《征信》2021,39(7):75-84
采用Logit模型,从金融科技异质性视角对农户正规信贷需求展开评估,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异质性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影响因素具有异质性.耕地面积、农业培训等因素对使用金融科技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产生显著影响,而户主年龄、家庭年收入等因素对未使用金融科技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浙江省农户金融需求状况调查发现,农户的借贷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生活性资金需求比例较高;农户对信用社的了解和认知程度不高,民间借贷是农户融资的主要渠道;农户对其它金融需求的了解意愿比较强烈。因此,地方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对民间金融应积极引导,加强监管,使其成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而作为担当"支农主力军"角色的农村信用社应深化改革,开发多样性信贷产品,满足农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最后还要通过金融知识下乡等方式,让农户了解金融常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金融知识、金融技能、金融意识、金融行为四个维度对青年人的金融素养进行测度,并基于Heckman两步法,研究青年人金融素养对其投资理财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素养提升有助于提高青年人参与投资理财的意愿,金融素养对不同类型投资理财产品的参与意愿具有差异性,金融素养提升有助于提高其投资理财收益率。本文政策寓意在于强化金融教育、普及金融知识、分层次供给金融产品、营造家庭理财氛围。  相似文献   

20.
家庭金融资产持有与居民收入阶层变化密切相关,家庭个体特征、教育与金融素养、信息获得均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产生影响,但近年来金融体系中最大的变化是数字金融的发展,投资便利性大大增强,投资体验不断提高,居民随时随地即可完成金融投资。因此,本文从金融供给侧角度,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的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对家庭金融资产持有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影响了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的持有比例,并提高了风险资产投资占比,其中数字金融对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更大,发挥了普惠金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