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建立《财政法》是实现财政行政行为法制化的需要,是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制的需要,是体现全体人民支持财政和管理财政的需要。《财政法》应当体现、整合和补充现有的宪法财政条款和财税法律,把政府财政活动的法定授权作为财政立法的主要事项,把国家权力机关的财务收支活动的立项和准许,作为财政法律的主要程序性规定,把政府的全部财务活动纳入财政法制管理的轨道。通过财政立法,实现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法制化和国民财富分配的科学化、合理化,形成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并且与国际惯例相一致的现代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2.
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是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方面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分税制财政体制在运行中表现出了一系列的积极效应。同时,地方财政尤其是县乡财政困难以及地区间财政能力差距日益扩大也暴露出了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所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本对分税制财政体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国际经济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广西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成为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其中,外贸出口在加快广西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广西工业化、产业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广西工业持续不断的发展,工业化水平的逐年提高,为外贸出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从外贸出口角度对广西主要出口行业的工业化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从财政改革还是财政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看,应把健全财政体制机制作为财政工作的重点。我国渐进式改革道路和由计划经济体制向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目标,不但决定了我们下一步健全财政体制机制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而且只有在广泛吸收国外经验的同时充分考虑我国国情才能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5.
分税制财政体制作为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有效途径,已广为世界各国所采纳。尽管其类型多有不同,但都在实施分税制体制的同时,构建起了较为完善、公平的转移支付制度,以此来正确处理分税制体制下所导致的中央与地方财政间的纵向不平衡和各地区财政间的横向不平衡的矛盾,成效是显著的。我国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体制以来,已初步形成了以税收返还为主要内容的转移支付制度,实践证明在维护地方既得财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转移方式、类型以及制度的规范性等方面还很不成熟,亟需改进和完善。因此,对世界各国转移支付制…  相似文献   

6.
现代西方公共财政理论是以市场经济为立足点,把市场失灵作为公共财政存在的根本理由,把提供公共产品和满足公共需要作为财政活动的目的。政府与财政的依法理财是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社会抉择作为财政决策的政治过程。借鉴现代西方公共财政理论,加快我国财政理论的创新和财政职能的转变,努力构建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分配框架。  相似文献   

7.
非税收入管理上一直以来就是财政经济管理中的难点,目前主要存在思想不统一,认识不到位;管理体系不完善,征管监督机制滞后;征收管理、稽查监督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为此,建议把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纳入财政税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通盘考虑之中;把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与加强税收征管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看待;加大对非税收入收缴、征管改革的力度,完善财政监督管理机制、体制,强化财政监督职能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乡义务教育不平衡发展与政府财政体制现存问题有密切关系,是社会结构转型中制度转型有效支持不足所积累的矛盾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政府应承担主要的责任。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差距的四条建议: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完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均衡化的拨款制度。  相似文献   

9.
促进广西县域经济稳健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广西县域经济总体水平偏低且各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及目前广西正逐步建成便捷的交通网络、中央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政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以及建设“泛珠江三角经济圈”等良好机遇。提出了“农业稳县”、“工业强县”、“商业旺县”、“旅游活县”的发展县域经济思路,和加大财政对城乡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合理制定利用财税优惠政策、建全广西财政管理体制、积极支持县域经济结构调整、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等政策措施,来促进广西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1994年税制改革后,我国推行了“省管市”、“市管县”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形成中央、省、市、县、乡镇复杂的五级财政。这种财政体制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弊端。从2000年开始,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逐渐兴起,广东、河南、湖北、安徽等省份出现了在财政上“省直管县”的试点,浙江甚至已经在一些社会管理事务上进行省直管县的试点。“省直管县”作为政府解决县乡财政时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已逐渐取得了共识,这种体制有着许多现有体制不具备的优点,但是,它并不能在短期内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显作用,却有着一些无法避免的弊端不得不去面对,若认识不清、处理不好,就有可能让整个体制改革的目标落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管理思维方式变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及方法论的角度看,管理思维方式就是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着人们进行管理活动的方向、过程和结果的范式.自20世纪中叶起,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或称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开始席卷全球,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创造着新的产业群、技术群,极大地改变着这个时代的产业结构和劳动组织,此时,整个的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管理的方式、方法更具有现代化的色彩.这一时代的管理思维方式是与这一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相对应的,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体现出向系统性、开放性的转变,也体现出优化思维与非优化思维、精确性思维与模糊性思维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2.
庄子的自然观是对其时代理想的表述,它是战国时期人的生存面临全面而深刻危机的产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注解家,诸如庄周后学、郭象、成玄荚,对其均有所阐发,他们的自然观虽源于庄子,但不止于庄子,而表述了各自时代的理想与追求。  相似文献   

13.
从哲学及方法论的角度看、管理思维方式就是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着人们进行管理活动的方向、过程和结果的范式。自20世纪中叶起,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或称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开始席卷全球,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创造着新的产业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管理的方式,方法更具有现代化的色彩。这一时代的管理思维方式是与这一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相对应的,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体现出向系统性,开放性的转变,也体现出优化思维与非优化思维,精确性思维与模糊性思维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及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薪酬水平与职工工资差距的实证分析,结论是支持国资委关于限制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水平与普通职工差距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企业负责人平均年薪25万元。与普通职工工资差距保持在12倍。绝不是所谓的“心理底线”,而具有一定的市场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公司必须加速固定资产的折旧,使固定资产更新加快。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公司仍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严重阻碍了固定资产更新的步伐。因此,有必要加快固定资产折旧。  相似文献   

16.
校报是高校的机关报。校报新闻宣传工作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中不可或缺。发挥校报的新闻宣传作用,应加强对校报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思路,整合资源,充实内涵,突出特色,不断适应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充分发挥校报在促进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宣传导向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描绘了未来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未来走势主要有:高等教育事业目标规模呈积极推进、稳步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将呈更加多样化,体制改革向加强宏观严管、微观放活方向发展,学校办学自主权将进一步扩大并落实,与国外教育交流合作由"单向"为主向"双向合作"发展,教育结构调整更加协调均衡并向中西部倾斜,更加重视对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的支持,教育经费投入多元化和管理更趋科学化等。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公务人员高效率的行政行为是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但其行为中的外部性问题却影响行政行为的效力。因为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与帕累托最优原则不符。因此通过外部性理论审视与分析农村公务员行政行为中的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在制度层面完善对农村公务员行政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措施。弥补正外部性行为的额外成本支出,加大负外部性现象的成本风险。  相似文献   

19.
根据汽车零部件企业专利信息的特点,研究了利用专利数据信息检索技术中的需求表征方法和匹配模型来进行专利检索。在专利信息获取后,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构建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检验一致性。采用模糊物元法对某企业的专利信息进行评价分析,为企业专利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在贫穷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但这一问题的探讨却蕴含着中国共产党93年的探索。执政之前,中国共产党主要解决了如何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新中国建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认为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