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何凤文 《理论观察》2007,(1):176-176,F0003
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达斡尔族人性格开朗豪放,讲礼仪,重感情,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在漫长的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作出许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音乐、歌曲和舞蹈,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而流传国内外。其中舞蹈成就尤为突出。达斡尔族舞蹈的艺术特点:一、传统性。达斡尔族的舞蹈传统和艺术风格主要集中表现为罕伯舞(达语译之为“哈库麦”)。其舞蹈保存了旗袍、皮靴、坎肩,男子着毡帽,女子则用围巾或有围发头饰为其传统舞蹈装饰。传统的达斡尔舞蹈分为两种:一种是“哈库麦”舞;另一种是“哈库麦勒”舞。“哈库麦”舞是直接呼号…  相似文献   

2.
马磊 《魅力中国》2014,(27):95-96
中国是一个具有56个民族团结和谐的大家庭,各民族在历史上就相互交融、互相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各个民族基本上都有各自的文化和艺术,不管哪个民族都是在认同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在中华民族儒家文化等传统思想影响下而发展起来的,中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风俗各异、舞蹈艺术种类众多,再加上民族的不同、生活习惯的差异造就了精彩纷呈、五彩缤纷的舞蹈艺术。  相似文献   

3.
廖丽 《魅力中国》2010,(32):261-261
前言:中国古典舞是在戏曲舞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戏曲舞蹈和中国古典舞之间还不能划上一个等号。“戏曲舞蹈是中国古典舞的流而不是源”。我认为中国古典舞和戏曲舞蹈之间有着必在的联系,同时也存在着相应的差异与区别。因此在本文中我将以中国古典舞同戏曲舞蹈在动作上的联系与差异区别为论点所进行分析和比较。去发现两种有着密切联系的艺术表现形式中所蕴藏着的一般规律和舞蹈的特殊规律。从而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得以求新求变,钻研创新。继承传统,为我所用。这些应该正是本文的作为。  相似文献   

4.
张霞 《魅力中国》2014,(19):96-96
舞蹈服饰与舞蹈表演同属视觉艺术,舞蹈服饰是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舞蹈表演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舞蹈中的千姿百态、万紫千红必须靠舞蹈服饰的烘托,才能达到别具一格的艺术视觉效果。在中国舞蹈发展的历程中,一个个令人难忘的舞蹈服饰形象,既与舞蹈艺术交相辉映,又成为中华服饰宝库中的珍贵财富。服饰和舞蹈虽属不同的艺术门类,但是两者有着相通的艺术语言。舞蹈与服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舞蹈表演中的肢体语言要靠舞蹈服饰得以升华,而舞蹈服饰只有在舞蹈表演中才能充溢生命。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舞蹈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5.
郑松林 《魅力中国》2013,(16):239-239
舞蹈作为一门艺术教育学科能够和谐地将身体、精神、情感以及社会的不同层面融合在一起。舞蹈是创造美的艺术,但舞蹈训练过程是痛苦且残酷的。为了促进美的达成。舞蹈训练必须严格、科学,才能培养出舞者超人的柔韧和力量,同时降低训练的艰辛程度。如何来开展有效的舞蹈教学呢?我在这几年的舞蹈教学过程中总蛄了以下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贾晓东 《魅力中国》2013,(11):320-320
少儿舞蹈,顾名思义是少年儿童的舞蹈,是少儿生活的艺术升华和映象。少儿舞蹈是整个舞蹈艺术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品种。它以对少儿进行德、智、体、美教育为己任,通过内容简明、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表演性舞蹈作品,使广大少年儿童在愉悦中陶冶了情操,促进少儿健康地成长。少儿舞蹈是儿童艺术教育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少儿素质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王永新 《魅力中国》2013,(10):88-88
舞蹈艺术是综合性艺术,因为其中除舞蹈本身之外还包括音乐、美术,甚至还包括文学、戏剧等,而我认为最基本的组成应该说是舞蹈和音乐。可以说,它们二者是一种生来的天然组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孙诗幔 《魅力中国》2011,(2):275-275
现今,随着舞蹈事业的越发完善,作为舞蹈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具有传承意义的舞蹈教育,也逐渐的被人们重视,而如何做好舞蹈教育成为了舞者们一致关心的话题。我们都知道,舞蹈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是用身体来表达人类的各种情感,是一种无声的感情宣泄。因此,在舞蹈教育中,需要用为舞蹈量身定做的教学手法进行传承,根据舞蹈的特殊性质,制定特殊的教学方案。本文主要是从舞蹈艺术教学的特殊性方面进行分析,从动作性、模仿性、情感性、反馈性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
杨明 《魅力中国》2010,(27):241-241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但是,这个人体动作,必须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舞蹈化了的人体动作。另外,属于人体动作范畴的艺术也有许多种,如杂技、哑剧、人体雕塑、韵律操等等。所以,舞蹈不同于别的人体动作艺术的主要方面是:它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的人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张杨 《魅力中国》2011,(7):270-270
群众舞蹈是一项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健身娱乐价值的综合性艺术,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良好的锻炼价值,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本文分析了群众舞蹈的特点,并就如何提升群众舞蹈艺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余洁芬 《发展》2011,(9):135-136
本文通过阐明舞蹈与中国书法的相通性,从舞蹈与书法两者共同的本质内涵出发,借助书法这一“民族最为基本的艺术表现形式”,探析中国书法对编导编创舞蹈动作的思维启发。  相似文献   

12.
杨霞 《魅力中国》2014,(12):227-227
舞蹈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人们接受各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舞蹈与教育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舞蹈教育以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独特魅力,已经成为人们提升知识能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孟蕾 《魅力中国》2011,(4):256-256
舞蹈是在音乐的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以动作舞姿和表情来综合表现艺术形象,抒发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教幼儿舞蹈。不仅是教协调的舞蹈动作.还要幼儿有表情地表演,这样才能得到艺术感染。达到艺术教育目的。舞蹈教学中的感情训练.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4.
张杨 《魅力中国》2011,(10):336-336
群众舞蹈是一项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健身娱乐价值的综合性艺术,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良好的锻炼价值,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本文分析了群众舞蹈的特.最,并就如何提升群众舞蹈艺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张炬 《西部大开发》2011,(2):123-123
舞蹈是有型的流动艺术,肯乐是无形的视听艺术,舞蹈更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便与音乐天然合一,融为一体。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而这个灵魂往往在学校教学中来源于钢琴伴奏。  相似文献   

16.
盛国营 《魅力中国》2014,(17):93-93
舞蹈,是一门高贵优雅的艺术,它是美化了人的人体动作来传情达意的,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社会功能。古人早对舞蹈艺术的作用和价值有所论述“言之不足,歌而唱之,歌之不足,舞而蹈之。它“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盖乐心内发,感物而动,不知手足自运,欢之至也。”就我的理解而言,舞蹈是一种群体或个体在七情六欲的催化下进发出的一种或喜悦、或悲伤、或焦虑、或愤怒、或挣扎、或思辨的状态表达,多以淡化繁复的故事性描述,而注重大背景气氛下肢体语汇的情绪抒发。  相似文献   

17.
张黎静 《魅力中国》2014,(14):82-83
中国做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文化艺术上所拥有的成就是无可比拟的。由于我国民族众多,文化各异,在历史的演进中.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很多独具地方特色,风格迥异的民族民间舞蹈,譬如说傣族的孔雀舞、鄂尔多斯蒙古族的顶碗舞、还有藏族的锅庄舞等等。都具有其自身民族独特的个性色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许多外来的舞种和新的舞蹈方式融入了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使我国的传统民族民间舞蹈遭遇巨大挑战。当下,应如何在保护好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同时,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民间舞,这个问题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魏丽华 《理论观察》2007,(4):206-207
舞蹈是人类历史中最悠久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人类社会早期,舞蹈与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成为先民们不可或缺的日常娱乐活动,既可以娱人,也可以娱神。舞蹈艺术起源于民间,一开始就有广泛的群众性。据《尚书.舜典》所载;“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其实就是群众性的狩猎舞;《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说:“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那也是欢庆胜利的群众舞蹈;古希腊在酒神祭祀中的狂欢醉态的舞蹈,也是群众舞蹈。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素质的提高,舞蹈艺术越来越回归到群众当中,现在这种趋势已经愈加明显。群众舞蹈与专业舞蹈的界限也…  相似文献   

19.
舞蹈,作为人类精神需求的一种表达形式流传至今而不衰,皆因其由形体的美来表达人的所想所思.所以,舞蹈艺术要想延续强盛的生命力,为广大观众多接受,就必须因"情"而发,由"形"而美.  相似文献   

20.
庄晓蓉 《走向世界》2010,(20):36-36
2010年7月21日至27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舞蹈家协会、青岛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承办的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将在青岛隆重举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