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南金融电脑》2006,14(8):32-33
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中心正在酝酿推出网银动态密码,网银使用每次登录时输入的密码都不一样,从而杜绝不法分子通过盗窃固定密码盗取资金。  相似文献   

2.
周同仁 《现代金融》2006,(12):46-46
一、提高员工防范法律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意识,加强对员工网银业务知识的培训,严格按照《中国农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操作规程》办理网上银行业务。二、加强网上银行业务的自律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员工的操作和管理行为,防范员工的操作性、道德性风险。三、对客户提交的个人身份证件、企业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等资料认真审核。确保网银业务所需资料真实有效;办理企业客户注册时,应按规定利用证书两码分别将企业管理员、操作员证书下载到USB Kevk中。同时打印证书密码信封,严格领用签收手续,网银注册登记表、网银协议等资料内容应完整、真实,签章要齐全。四、规范证书保管与发放、资料传递等操作。避免相关纠纷。五、加强网上银行机具的安全管理。六、建议增加网银操作系统自动提醒、控制网银操作员定期修改密码功能。  相似文献   

3.
中国银行企业网银系统是由总行统一开发的,其汇划费用(汇划费、手续费)计算功能具备以下特点:一是通过网银内部管理子系统统一设置全辖(全省或全地区)收费标准的优惠比例;二是通过网银内部管理子系统设置单个客户优惠;三是优惠分多档,最低为0(免费),最高为100%收费。同时,企业网银跨行交易均通过大小额系统完成,此种实现方式可方便、快捷地完成跨行汇划交易。由于同城跨行业务的手续费用偏高,与同业相比处于不利竞争地位,客户和辖内行意见都较为强烈。  相似文献   

4.
此前,有市民表示某银行网银认证系统兼容性差。该网银程序推荐使用XP系统下载证书,不支持WIN7和WIN8系统,相关程序还要在IE6以下的浏览器上才能操作,网银U盾在使用过程中费尽周折。  相似文献   

5.
只登录一家银行的网银系统就可以查询到多家银行的银行卡信息,再也不用购买多家银行的U盾,也不用在电脑上安装多家银行的客户端,而且还可实现跨行转账实时到账……这些都是超级网银即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四通八达的今天,与时代同步、与网络技术相伴而生的网银,正逐渐成为提供便利、快捷的信息服务和交易服务的主要金融工具,在国内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据公开的数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银客户数量已达7400万,网银交易金额95万亿元。但是,网络黑客、伪冒网站等不安全因素,就像人体病毒与人体共生一样,始终伴随着网银的发展,专门针对网银的病毒和木马程序更是屡见不鲜,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政府有关部门和杀毒软件公司就会发布一些针对网银的新病毒样本信息。肆虐的病毒和木马程序,使网银用户在使用网银业务时心有余悸,一些用户担心在计算机上输入的密码"泄密",甚至有些用户极端地认为能不用网银的时候就尽量不用,加之一些媒体频频曝光网银案件,使得网银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安全问题成了始终附着其身挥之不去的困扰。用户,尤其是个人用户对此疑虑重重,商业银行和政府相关部门也在殚精竭虑地努力破解这道难题……目前,国内的网银大都已经采取了防病毒安全控件、余额变动提醒、预留信息验证等一系列安全措施来保障用户安全,但时有发生的网银案件,证明这些手段还不足以彻底解决阻碍网银进一步发展的安全难题。近日,记者先后采访了中国金融认证中心(以下简称"CFCA")总经理李晓峰、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张健副主任,请这两位与网银安全密切相关的人士畅谈如何更好地化解网银安全风险,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发展网银业务。  相似文献   

7.
李银 《理财》2012,(5):57
互联网的应用日趋广泛,为我们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可能的一些风险。有不少网银用户担心自己的账户是否安全,甚至不少网银客户打算放弃使用网银,一时间网银的安全性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那么,如何在享受网银便利的同时也确保账户安全?记者调查走访时发现:目前网银安全最大的风险主要来自于用户的疏忽大意和不当使用。  相似文献   

8.
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了一名叫"顶狐"的网络黑客,通过自己制造的木马程序,盗取大量用户的网上银行信息,从而导致大量网银用户存款被盗。网银安全再次成为众矢之的。网银真的这么不安全吗?不可否认,目前网银还存在安全隐患,还需要银行进一步改进,但用户自身使用是否也存在不当之处呢?是否因为它存在出现问题的可能,就放弃使用它?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银行业也步入了网络时代。网银因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网银交易,并已成为商业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作为互联网上的虚拟银行柜台,网银为广大客户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捷服务。近年来,随着用户的银行账户及密码在网上交易中频频受到安全威胁,网银安全已备受关注。安全性作为网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及核心,从一开始就受到各家银行的极大重视,都采取了有效的技术和业务手段来确保网银安全。近日,记者采访了深圳发展银行(以下简称“深发展”)电子银行部总经理蒋笑凡,听其介绍深发展在网银业务创新和安全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凭借快捷便利、即时性强、互动性强等优点,网银为越来越多的人熟知。但是,用户真的清楚如何开立网银账户吗?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专业术语是否动摇用户开设网银的信心?民生银行的网银服务机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民生银行的营业网点目前都布放了网银服务机,并有专职人员负责解说,用户可以在机器上直接体验网银的使用。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CFCA关于网银知识及安全教育普及的调查中,民生银行位居第一。  相似文献   

11.
《华南金融电脑》2006,14(5):44-44
工行网上银行客户账号、密码信息可能遭木马病毒盗取的消息,最近被多家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工行网银的高度关注。对此,工行总行出面澄清,称工行“金融e家”个人网上银行数年前就具有防木马程序的功能,能有效防范病毒。  相似文献   

12.
网上银行(以下简称“网银”)是搭载在互联网上的银行业务渠道。互联网是开放的网络,具有很多不安全因素,也就是说,网银的基础是不安全的。因此,网银白应用以来,金融机构就在不断地采取各种技术措施以保障其安全。但是,由于防范意识、法律知识、安全知识不足以及犯罪手段不断翻新,网银不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为了向广大公众宣传相关知识,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从2005年开始就启动了“放心安全用网银联合宣传年”活动,今年的主题是“共筑网银绿色通道”。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网银存在的安全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CFCA总经理李晓峰。  相似文献   

13.
《中国信用卡》2010,(13):53-54
北京银行的网上银行近年来一直高速发展,在功能与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越来越多的客户已经迈过了对北京银行网银的认知阶段,进入实质使用时期,网银渠道客户活跃度和黏着度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4.
近日,青岛银行在国内网上银行首家实现了个人网银和企业网银交易验证码语音播报功能。2012年10月,一则视障人士联名投诉网银验证码障碍的报道引起了青岛银行的高度关注。为解决视障人士在网上银行使用上的不便,青岛银行通过广泛凋研和技术开发,创新了服务。  相似文献   

15.
此前一度猖撅的银行"钓鱼网站",新年伊始又重现,而此次短信诈骗又现新花招:骗子以"网银E令升级"为借口,诱骗市民登录假银行网址,趁机盗取网银密码,再将被害人银行账户内的资金转走,其中被山寨的银行有中国银行和光大银行.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某高层在上海出席2009年网银“安全之旅”活动时表示,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发展迅速,以笔数计算的交易数量每年以成倍的速度增长。“2007年全年我国网银的交易金额为225万亿,这一数据在2008年高达317万亿,2009年全年的网银交易金额将高达450万亿。”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青海省网银业务开展情况,分析了青海省网银业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自从10年前中国银行首次推出网上银行服务以来,网银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很高的交易风险。随着网银普及率越来越高,网银安全事件也屡屡见诸报端,高达71.6%的银行用户表示他们不信任网银系统的安全。这种普遍不信任的心态,已经成为制约网银业务进一步扩展的最大障碍。因此,银行一直致力于寻找更安全的技术来保障用户的账户安全。近几年,动态口令(OTP,One Time Password)技术被越来越多的银行用来提高网银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由于经常使用招行信用卡,我又办了一张招行的一卡通借记卡,绑定信用卡还款,这样就省去了跑营业厅的辛苦。后来我收到一条招行的短信,大概意思是:“60元的网银移动证书优Key现30元半价优惠。”我想,一下子就省了30元,而且当时正准备体验网银,就去营业厅填表买了一个优Key,开通了网上银行。没想到,越用越喜欢,招行网银逐渐成为我最常用的网银。  相似文献   

20.
从2002年8月28日香港东亚银行在中国内地开展个人网银业务算起,境外银行在华网银之路已经走过了近6个年头。在此期间,境外银行少说多做,其网银业务既没有产生眩目的光彩,也很少招致负面的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