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康就升 《南方农村》2009,25(2):80-83
广东山区经济发展与珠三角发达地区比较,在经济发展的质量、结构上存在明显差距。因此,必须创新思路.采取树立区域协调发展新理念、整合整体区域优势、构建山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改善和优化山区发展环境、形成区域经济合作互动发展新机制等举措,加快推进广东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广东现有50个山区县,面积占全省的64%,人口占全省的41%。山区与平原相比,社会经济资源略差,但自然资源丰富得多。然而,山区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之平原地区差距很大,山区人民的生活较为贫穷,有相当数量的人至今尚未彻底解决温饱问题。以1992年为例,广东全省农村人均纯收入1308元,珠江三角洲部分县高达1900元,提前八年实现了省定的小康经济目标。而地处粤北山区的韶关市,同年农村人均纯收入933  相似文献   

3.
一、广东的扶贫工作要坚持长期抓下去 在我国扶贫开发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他明确指出:“扶贫开发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长期抓下去。”现在问题是,从整体看,我省经济发展较快,但沿海发达地区与老、少、边、穷的欠发达地区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扶贫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这是广东现代化建设中一个带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对此,我们绝不能含糊,必须统一认识。理由是:  相似文献   

4.
"广东农户金融需求状况与供给机制研究"课题组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山市和从化市)、广东东西翼沿海地区(湛江市)和粤北山区(英德市)进行了农户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通过对广东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次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户借贷行为的调查,作者希望发现当前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农户的借贷行为规律和特点,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因素,以揭示经济发达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农户借贷的限制性因素,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一) 根据四川省平坝区经济较发达、丘陵区经济中等发达、贫困边远山区不发达三种类型地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我们认为四川的丘陵区较之于平坝地区和盆周边远山区贡献大、潜力大。把这一地区作为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是推动我省地区经济平衡发展,实现农村总体战略目标的必经阶段。其理由是: 1.丘陵地区农业在农村经济发展巾占有重要地位全省214个县(区),其中有84个丘陵县。丘陵地区既是全省耕地、人口、劳动力  相似文献   

6.
不发达地区由于传统而单一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了人们的封闭意识和落后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困难有别。但存在几个相同的基本问题。一、思想观念上,没有意识到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不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差距,实质上是思想差距的物态表现。不发达地区一般是山区,边远地区及老区,这些地区由于封闭的经济地理环境,商品经济意识不浓,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结构单一,农业占  相似文献   

7.
按经济自然条件的不同,广东可分为中部、两翼、粤北山区三个区域。改革开放15年来,广东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加快。但如此同时,三个区域农村经济差距也不断扩大。为此,广东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特别是1991年全省第六次山区工作会议以来,省直单位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指示,坚持机关挂钩扶贫,强化职能对口扶贫;中部较富裕的市县支持贫穷的山区市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山区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从全省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8.
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贫困山区广大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很大,尤其是农产品的产出率和商品率,远远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如何加快发展贫困山区县农村经济,跟上全省的经济发展步伐,力争在1997年前实现小康,是摆在山区各级党政领导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根据五华的多年实践和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他认为,今后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应是:以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旨,走以农固本,以工致富,工贸结合,发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抓好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持续开展了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广东的贫困面已大大缩小.根据2001年中期省扶贫办的调查统计,全省农村人均年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约214.9万人,约占全省人口的2.9%,占农村人口4.8%,贫困地区的经济总量和质量明显提高.与1990年相比,2000年全省山区县的GDP增长了263.4%,财政收入增长了209.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70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385.8%.但是,由于区位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及一些历史因素,广东省贫困人口仍有较大数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较大,且还有扩大的趋势.减轻与消除贫困即反贫困仍然是新时期广东省政府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就贫困的标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农科教结合 农业教育与农村市场接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的原因,山区经济和教育、科技、文化等事业的发展,与发达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湖南怀化地区从1987年以来,积极探索实行农科教结合,推进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面向市场、服务市场的新路子,有力地促进了山区综合开发和农村经济发展。 一、围绕建立农村市场经济的目标 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宏观管理 为了推进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市场经济的“接轨”,怀化地区在强化宏观管理上,着重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11.
浙南山区包括丽水地区和温州市的永嘉、文成、泰顺三县。现有人口373万人,占全省人口的9.26%,其中乡村人口343万人;土地总面积23163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3.16%;工农业总产值23.1亿元,每平方公里的产值仅为全省平均数的13.85%;农村工农业产值16.5亿元,人均480元,仅为发达地区人均的1/4左右。本文根据浙南山区的自然、经济特点,对加快开发山区资源,振兴农村经济,提出一些初步的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山区建设必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山区建设的主题依然是构筑山区经济发展的条件,帮助山区人民摆脱贫困,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恢复、保护和利用好山区资源与生态环境,使之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对于这样一项长期性、综合性和战略性的发展任务,市场经济本身的作用是有限的,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一、我省发展农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前景远大 首先,广东的现代化农业亟需大量的高级专门人才。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现代化农业虽然有很大发展,但是和发达国家比较,差距还很大。以1993年的情况与日本80年代初期相比,只达到当时日本农业现代化43%的水平。而且发展很不平衡,珠三角地区达到59%,东西两翼分别为48%和42%,山区只达到38%。广东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低的因素是  相似文献   

14.
本溪市辖本溪、桓仁两县和四个区。总面积1252.7万亩,其中林业用地910.5万亩,耕地85.8万亩,农业人口56.6万。与省内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这里山多田少,交通闭塞,经济发展缓慢,人均收入居全省平均线下。什么是山区致富的有效途径?怎样才能加快山区经济发展的步伐?山区应该建立个什么样的经济结构?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体会到只有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宜兴市湖滏镇地处宜南丘陵山区,经济发展步伐、群众的思想意识以及山区基础设施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如何充分发挥山区的资源优势,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是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的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难题之一:同全省的差距在逐年拉大.由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方面原因,盆周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在我省五大类型区中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尽管近几年来,本地区有了较大发展,但随着全省发展速度的加快,盆周山区与全省的差距已逐年扩大.以农业总产值为例,1988年与1980年比较,盆周山区农业总产值每年平均递增5.1%,人平增加76.6元,同期全省平均递增5.7%,人均增加106.9元.农民人平纯收入1988年为372.83元,比全省低76.02元,低16.9%.从1988年农村住户调查资科看,盆周山区农民纯收入比全省低,一是从种植业获得的收入比全省低8.93元,占差额总数的51.2%;二是从畜牧业获得的收入低12.04元,占差额总数的15.8%;三是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差10.61元,占差额总数的14.0%.由此可见,制约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  相似文献   

17.
一、广东省扶贫双到工作基本情况广东省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尽管广东经济社会综合实力较强,但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等问题依然突出,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3.03:1(全国3.23:1,江苏2.52:1),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超过80%,区域发展差异系数达到0.75(全国平均0.62,国际标准极限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共有50个山区县(其中16个属贫困县),占全省总人口的39%,占全省总面积的65%。党的十六大报告作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指明了山区快速发展的路向。我们遵循党的十六大精神整理对广东山区县快速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考,认为广东山区县要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清远市是1988年1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地级市。全市总面积1.9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8.256万公顷;总人口352万多人。 清远市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市。南面是比较富饶的小平原地带,北面有4660平方公里的石灰岩地带,是广东省重点扶贫地区。全市共有34个石灰岩乡镇,人口72万,面积占广东全省石灰岩山区总面积的70%。广东原有200万人处于贫  相似文献   

20.
农民收入水平差距是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最大差距,已成为制约西部大开发进程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难点问题.东西部的差距表现在很多方面,但最大的差距是在农村,而主要体现就是农民收入差距的逐步拉大,东部发达地区实现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甚至消除了城乡差别,而西部地区不仅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大大低于东部,而且城乡收入差距也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四川省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浙江省、广东省的比较为例:1980年,四川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浙江、广东分别只差3.4元、31.3元和86.5元,到2000年,已扩大为338.4元、2338.6元和1739.5元.因此,以逐步缩小地区差距为战略目标的西部大开发,必须首先突破西部地区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水平不高这一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